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例1】万以内进位加法(数学课本第四册第19页例1、例2)的教学。进行新课前,教师先让学生笔算、珠算两道准备题:28+26,828+126,使学生通过比较,初步理解到加数的位数扩大了,但计算  相似文献   

2.
【愉快教学片断一】适时铺垫,激发兴趣1.根据摆的图形想一想,求总数用加法进行计算该怎样列式。①教师摆出:学生列式:2+2+2=6②师生同摆:学生列式:3+3+3+3=12③学生摆出: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下第24~26页。【教学重点】结合现实问题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规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模型1.复习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和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a+b=b+a(a×b)×c=a×(b×c)。2.师生赛一赛,出示:589×4+589×6,(40+4)×25,学生每人挑一道题做,教师全做,看谁算得快。比赛结果,教师获胜。师:想知道老师算得快的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4~75页例1,"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能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56~58页例题,"想想做做"的第1~5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五的4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这是老师周末的一次骑车出游记录,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课件出示:家16千米动物园18千米中华梨村32千米松溉古镇)师:你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教师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2-93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请大家口算下列各题。(学生直接口答)10+29+310+59+610+79+8师:刚才口答的过程中,你感觉哪几道题比较容易算?(10加几的口算比较容易算)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谈话:鱼缸里有多少条鱼?该怎样列式?板书:15+28=谈话:都认为应该用加法,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谈话:15+28到底等于多少呢?你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相似文献   

10.
<正>在加减混合计算中,有的题目在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这样能使计算变得简便一些。【例1】1-2+3-4+5-6+7-8+9-10+11=?【分析与解】这道题中的加数有1,3,5,7,9,11,减数有2,4,6,8,10。如果按照原题顺序计算,  相似文献   

11.
教育内容:练习册 P2、第2题 P3、第4题教学目标:在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和背诵。运用游戏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师述:上二节课学习了进位加法,这节课我们继续上练习课。出示课题“进位加法练习课”一、归类:(一)9加几的进位加法。1.先出示 9+4= 问这道题等于几谁会算?出示 9+7= 谁会算? 出示:9+9 等于几?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132页例1和例2及第132页中间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九的第1~4题。【教学目标】1.理解并牢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重点)2.会用上述法则准确、迅速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难点)3.使学生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并培养学生认真、严格、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1.叙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2.计算下面各题。14+14=78-38=36+26=1012-912=3.什么叫通分?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  相似文献   

13.
建筑式结构数学第二册78页例1、例2“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会写乘法算式;懂得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过程如下。教学开始,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上堂课课外作业第2题:1+2+3,2+2+2,4+4十3,3+3+3+3,思考这些题都是什么算式?找出加数相同的算式,说出相同加数是几,各有几个。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小结:在加法算式中,如  相似文献   

14.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25页例5、例6。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含义。2.学会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3.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三、重点、难点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四、教具准备桃子图片,小猴、小猪、小熊、小兔图片。五、教学过程(—)学前准备1.补充完整二三()三五()一四()三四()二四()五五()2.把下面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2+2+2+2改写:3+3+3改写:4+4+4+4+4改写:(二)故事引入星期天,小狗家来了三个客人(依次出示动物图),有小猴、小熊、小兔,小狗很热情地招待这…  相似文献   

16.
<正>【题目】计算下面各题:(1)6+7+4 (2)15-8-5 (3)9+4-6【分析与解】这三道题,如果我们按照一般的方法计算,有的要“进位”加,有的要“退位”减,算起来比较麻烦。如果我们采用灵活的算法,把两步计算的先后顺序换一换,那么计算就变得很简便(都可以口算)。计算如下:(1)6+7+4一般算法:6+7+4=13+4=17(先算6加7得13,再用13加4得17)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六年制第一册46页1——4例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得数是11的加法。记住相应的加法口诀。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4.初步渗透并集思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27 ̄29页例1、例2。【教学目标】①创设富有数学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亲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②凭借贴近生活的学习材料,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  相似文献   

19.
文字题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又是学习式子题和应用题的桥梁,在低年级就抓好文字题的教学很重要。文字题一般是穿插安排于有关的章节,第一次出现在第二册100以内的加减中。在教学文字题之前,应让学生先熟悉有关的术语。如:学习第一册第6页的加法时,有意识地让学生看着一道加法算式说出不同的表达方式。3+1=?可以读做“3加上1等于几?”还可以读做“3和1相加等于几?”  相似文献   

20.
一在理解图意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案例】只顾提问,不顾题意。结合某地年平均气温变化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略),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生:1月份和2月份一共有多少度?答:2+5=7度,一共7度。【分析】1.惯性思维,迁移影响。从一年级开始学生最先接触加法,再学减法,所以加法是学生第一选择,认为解答加法问题往往是最简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