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编史学角度看,中国科技通史的研究至今未能真正超越李约瑟所开创的"实证史"编史学纲领。尽管李约瑟之后的科技史家在编史学变革方面做了许多重要探索,但这些探索大多停留在对实证史纲领的方法论反思,未能从形而上学层面彻底反思科学观、技术观、历史观等编史学预设,从而未能真正超越实证史纲领。要超越实证史的编史学局限,有必要引入身体现象学视角,从形而上学层面深入反思与批判实证史的编史学预设。这种反思将引领我们走向一种后李约瑟时代的新编史学纲领:"现象史",即身体现象学视角的中国科技通史。  相似文献   

2.
从科学编史学的角度对女性主义与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科学史理论和经验研究进行简要分析,认为二者在科学编史学层面上具有如下一般共性:均以建构主义科学观作为编史基础和前提;均采取批判编史学的立场,对关于科学“内部史”与“外部史”的区分、辉格式的编史原则及“进步主义”科学史观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3.
拉卡托斯的科学编史学思想旨在评价不同科学哲学方法论进而突出自己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既是其科学哲学的组成部分,又具有独立的编史学地位。文章分析了拉卡托斯科学编史学思想的三大特点,总结了他人对拉卡托斯科学编史学观点的批评与相关修正,并指出拉卡托斯的科学编史学思想对于科学编史学的实践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拉卡托斯作为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科学编史学研究纲领的提出对促进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文章试图从认识论解释学有关文本的观点与拉卡托斯科学编史学研究纲领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理论特别是对后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对科学编史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系统阐述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在历史研究领域的应用,它是拉卡托斯的三大学术成就之一,作者从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关系、内史与外史的划分及其相关性、科学史研究的检验标准等三方面介绍了拉卡托斯的科学编史学思想,并做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6.
除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之外,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来源还包括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和库恩的科学编史学思想.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等概念和"怀疑有限度"的思想、库恩的实践取向和反辉格立场与"两种科学传统"的思想对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萨顿将科学史视为人类文明史的支柱部分,主张科学史应该是一部全世界的、完整的综合史,井应证明科学、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尤其要充分反映科学中深邃的人性,以促进新人文主义即科学人文主义的发展,促进人类的团结和进步。萨顿的科学史观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由于其方法属于实证主义编史方法,因而难免过于强调科学的细节特征,把科学史变成了“剪刀加浆糊的历史”等种种缺陷,以至于无法完成浩瀚无边的科学史创作工程,也未能达到“写”就一部“人性化的”科学史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广泛考证近现代科技哲学的李约瑟式解答后,认为库恩的范式理论和科技发展理论为研究李约瑟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域,沿着这条线索,在库恩视域下,以范式理论和科学发展理论对李约瑟难题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库恩理论和李约瑟问题所共同存在的边际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史研究是以学科独立与学术自由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科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编史学也长足地发展起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还没形成系统研究。文章主要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科学编史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对开展科学编史学研究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科学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史在科学传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促进科学史的发展,加强对科学编史学的探索是必要的。库恩引入范式的概念说明了科学的革命发展模式,其科学发展理论为科学编史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和方法。外史研究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真正受到重视和发展。历史发展证明,仅有内史或是外史都不利于我们真正了解科学的实际发展过程,只有内外史的结合才会有助于科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才会有助于我们对科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史研究中的“地方性知识”与文化相对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分析作为人类学核心思想之一的“地方性知识”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的科学史研究案例,探讨地方性知识的研究给科学史研究带来的变化以及编史学意义,并分析了由于此概念的引进而带来的有关文化相对主义的说法。作者认为,带有文化相对主义特征的引进“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是对多元的历史的承认和尊重,是对其他民族和智力方式之合法性的认同,也更加有益于科学史研究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理 《科学学研究》2006,24(6):828-833
“李约瑟命题”似乎已被证伪。诘难该命题的理由在史学理论逻辑和关于“科学”涵义方面都存在着另一种意义上的化约论祈求。人们对李约瑟的社会学方法也缺乏深度反思。我们应该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对方法论自觉的反思,利用比较社会学方法的逻辑预设来妥当地应对与中国历史经验一致以及西方视域潜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拉卡托斯与夏平二人分别提出了两种风格迥异的科学编史学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科学史的内外史划分、社会学解释科学的恰当性以及科学史的研究语境等三个方面。我们认为,夏平的科学编史学思想超越了拉卡托斯,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科学编史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科学知识的社会史夏平的建构主义科学编史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受建构主义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影响,西方科学社会史研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了一种新的批判编史学纲领。本文以倡导该纲领的核心人物夏平的工作为例,对这个新兴纲领的非辉格主叉取向和建构主义立场做了初步检讨。本文认为,批判编史学尽管并不完善,并且受到了各种批评,但其理论视野和经验研究路径都是全新的,它所提出的问题值得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约瑟是一位对中国科学史和世界文明史研究影响至深的人物。但他在跨入科学文明史研究之前,首先是剑桥大学的生物化学家,曾在胚胎生物化学研究领域做出过开创性的工作并被遴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中国读者对他前半生的科研经历和科学创见知之甚少。分析李约瑟童少年时代接受的科学教育,在剑桥大学的科研岁月,以及他与理论生物学小组的交往。期望通过他的经历一窥20世纪前半期生物学思想发展的一个侧影,并由此丰富对李约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介绍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化学教育家、科学史家张资珙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基础和相关工作后,分析他从科学思想史进路和实证主义编史学进路于中国科学史研究领域所做的一些工作和取得的成就,从而说明西方科学史研究理论亦能成功应用于中国科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17.
科恩作为著名的科学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他的科学史研究主题体现在人物研究、科学与社会关系研究、科学编目研究、科学编史学研究等方面,体现了在研究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对前人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8.
H·弗洛里斯·科恩(H. Floris Cohen)是荷兰著名科学史家,专门研究科学革命。他生于1946年,早年在莱顿大学学习历史,1975-1982年任莱顿布尔哈夫博物馆(Museum Boerhaave)馆长,1982-2001年任特温特大学科学史教授,2006年12月起任乌德勒支大学比较科学史教授。其代表作有:《量化音乐:科学革命第一阶段的音乐科学》(Quantifying Music:The Science of Music at the First Stage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1580-1650,1984)、《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A Historiographical Inquiry,1994)、《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De herschepping van de wereld:Het ontstaan van de moderne natuurwetenschap verklaard,2007)、《近代科学如何产生:四种文明,一次17世纪的突破》(How Modern Science Came Into the World:Four Civilizations,One 17th Century Breakthrough,2010)等等。其中《世界的重新创造》和《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已由张卜天译成中文,中译本今年将在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值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荷兰文学基金会与比利时文学基金会代表团访华之际,科恩教授来到北京。张卜天就科学革命、李约瑟问题等话题对科恩教授作了采访。  相似文献   

19.
如何界定科学革命的起止时间反映了科学史家关于科学革命实质和原因的编史学观念,关于科学革命完成节点的争论凸显出对科学革命所涉及的不同学科和潮流的认识。本文详细探讨了科学革命起止时间背后的编史学观念,以揭示对科学革命的理解是如何层层深入递进的。  相似文献   

20.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具学术魅力的课题。本文根据李约瑟自己对相关几个悖论的分析,称为"李约瑟悖论"。正是李约瑟对"中国无科学论""制度抑制发明论"和"中国文明停滞论"三种观点的分析批驳,形成了"李约瑟悖论"的三重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从中西科学形态、制度形态、文明形态三个层面的比较,较为深刻地揭示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内在原因与制度根源,也是对李约瑟悖论的一种诠释,而这本来就是李约瑟悖论的应有之义。通过对中西科学技术和经济增长的大跨度历史分析与比较,进一步考察了"李约瑟悖论"的经济背景,并分别阐述了对李约瑟悖论的科学学解释与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