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例,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探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六大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研究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提出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陈月辉  赵霞 《青海科技》2003,10(1):29-31
分析了青海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其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树立健全青海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和措施,为青海省农产品实现无公害生产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预警类别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首要屏障和根本基础.为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预防和控制功能,各国政府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本研究在分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成绩及面临的严峻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就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的类别及所采取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综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于农产品来说,其质量的好坏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控制是我国质量监管部门的职责。现如今,随着物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农产品质量控制的体系框架,主要将互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产品的种植、生产以及加工等各个环节,不仅提高了监控的水平,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主要对物联网在绿色农产品质量追溯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的出口安全对于整个农产品的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中国加入到国际贸易组织,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安全也逐渐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由于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比较高,导致国内外很多人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安全持怀疑态度,这为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而实际上,我国的出口农产品是经过严格的质量监测的,并且我国很多的农产品检测标准是高于一般的国际进出口标准的,本文就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体系、农业标准体系、质量临近管理体系几个方面总结"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分析农产品质量保障工作仍存在的五大问题,并提出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法规体系、加强机构建设,提高监管和技术服务水平、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体系、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研发应用"两型"农业技术、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环保综合治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的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企业规模小、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滞后、质量安全关键控制技术发展落后、行业标准及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食品安全问题在全球各个国家都时有发生,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共同关注。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产量占30%,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占40%,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国际贸易也逐步频繁。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尤为重要,而要打造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品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发展的现状与优先领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 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迫切性与意义农业的高速发展,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农用化学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此而引发的农产品污染、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等,特别是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成为制约新阶段农业生产持续高效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增长与中国及世界食物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分析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中国和世界食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不会对本国和世界的食物安全带来威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其它国家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发展机会,而且大部分国家将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受益。  相似文献   

12.
热烈祝贺:1:郭老师被“中国医师协会”聘请为治未病专家、医疗健康讲师。2:“字门医疗康复门诊”被“中国医师协会”指定为治未病服务站。3:郭老师研制的“白乌风湿丹”被“国际卫生医学研究院、美国国际天然药物开发中心、东方传统医学研究院”联合评审为“天然药物研究开发优秀成果奖”。4:字门武医培训学校“宇门武医”商标已在商标局注册。5:字门五项医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详情请登录www.zgzmwy.com.  相似文献   

13.
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的若干战略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正面临着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区域安全的危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的目标导向应是优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文章最后提出了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的五大战略。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问题是民生第一要件,触动着全民的情绪。而危机带来的恐慌激发了强烈的认知欲,直接影响消费意识。近年来台湾省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发指,因此以台湾省民众为研究对象,恐慌情绪为自变量,食品安全认知的欲望及成长为中介变量,消费意识为因变量,探讨恐慌情绪的强弱对食品安全求知欲望的影响、认知成长对食品安全消费意识的影响。通过实证调研发现其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环境约束下粮食安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慧玲  卢锦培 《资源科学》2014,36(10):2149-2156
考虑资源环境的约束,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中国30个省市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做出了测算。研究发现中国从1997-2010年以来,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得益于生产技术和效率的进步,但其背后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进一步对各个省市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粮食产量占比高的省份粮食生产率呈现出不断进步的状态,粮食产量占比中等的省份却相反,粮食产量占比低的省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或退步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最后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艳 《未来与发展》2013,(10):24-3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是民生的基础和最重要的保障。本文以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欧盟、日本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总结较为成熟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运行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现状,提出建立以政府监管为导向和全民社会化参与监督监管的思路,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仲超 《学会》2011,(11):23-26
食品安全预警体系过分依赖以政府为主体。本文通过对非政府组织特性的分析,阐明了其特性与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基础关系,提出非政府组织参与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应规范和标准化,对完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建设,促使食品安全预警成为全民的行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覆盖中国国土的Landsat遥感数据,本文监测了1986-2000年间耕地的变化态势,并利用农业生态区划模型,计算了耕地变化导致其生物生产力的变化。研究表明,1986-2000年耕地面积增加了265万公顷(或增加了2%),耕地的平均生物生产力下降了2.2%;研究还发现,耕地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没有造成显著影响。适度的耕地非农化是不可避免的,人为遏制这一转移趋势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顾小林  张大为  张可  浦徐进  曹文彬 《软科学》2011,25(11):136-141
针对食品生产加工的安全问题,建立了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食品安全信息预警模型,此模型从数据挖掘视角以食品生产加工的检测数据为处理对象,分析数据异常情况,采用改进的关联规则挖掘APTPPA算法,生成关联路径树、寻找频繁项集、最大频繁项和最大关联规则,进而抽取报警关联规则,挖掘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并进行诊断和预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预警挖掘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对构建四川可持续粮食安全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成玉 《软科学》2002,16(4):73-76
四川已基本实现粮食安全,但四川的粮食安全水平较低,粮食安全体系尚比较脆弱,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不强,有必要继续加强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四川具有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的自然潜力,但也面临诸多困难。本文在分析粮食安全现状和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面向21世纪的四川粮食安全体系的思路与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