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高校领导干部若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效地开展领导活动,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作保证。最近,国家教委就有关如何加强校级领导干部保健工作专门发了一个通知,针对高校领导干部身体健康状况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从工作上、制度上、组织上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要求。可见,领导身体健康状况到了我们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了。一、身体健康是干好工作的根本保证马克思说过:“有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冲指出:“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作为一位高校的领导者,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有过硬的本领,有高超…  相似文献   

2.
道德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道”和“德”二字在先秦古籍《论语》《老子》《孟子》等中就有表述。所谓“道者,路也”,后来引申为“规范、规矩”;所谓“德者,得也”,从“心”“直”,后被引申为内心“品质”“自我觉悟”。战国后期儒家代表人物苟子把“道”“德”二个字合起来使用:“故学至平礼衙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宋代理学家朱赢也有关于“道德”的注解:“无乎不在之谓道,自其所得之谓德,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自得也。”  相似文献   

3.
孔子曰:“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品德与生活课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如何让学生喜爱它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认为,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依托学生的现实生活,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培养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道德人格是一个人道德素质和道德面貌的概括,领导干部的道德人格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领导干部的道德人格的特殊性决定它对社会也有其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我国由于多种经济关系并存,使道德关系错综复杂,呈现多化、多极化。社会道德生活中,有无私奉献者、有助人为乐者、有损人利己者、有化公为私者、有坑蒙拐骗者。有同志式、互助合作的关系,有剥削与雇佣关系、有等价交换关系、有自食其力关系。凡此种种,使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理道德建设,更应批判继承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使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深处的伦理道德观念,不断得到净化、升华。 儒家“义利之辨”、“理欲之辨”中体现着的义利思想,涉及物质利益与道义原则、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诸方面的关系。儒家伦理十分重视公共利益,主张以公利为本,先公利后私利。讲公利光荣,争私利耻辱。注重内有与实践的修养之道。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转型期,处理好法制建设与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正确把握法制建设与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认识法制建设与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互动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实现法制建设与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结合和功能的整合,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靠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护身法宝和根本措施。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概括为“忠、勤、廉、公”四字。要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就要加强理论学习,注重道德的实际锻炼,加强立法监督,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内涵;解析了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结构的构成要素:领导干部道德认知、领导干部道德情感、领导干部道德意志和领导干部道德行为;指出了领导干部道德素质具有维系功能、导向功能、示范功能和约束功能。这对于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提升领导干部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保持党的纯洁性。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是根本。领导干部的道德形成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既是人性的要求,也是岗位职责的根本要求。用内省的方法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激发领导干部道德诉求的根本途径;通过教育培训,使领导干部完善个人道德,遵守职业道德,重视道德实践;领导干部的道德形成,还必须有完善的用人制度、监督机制和法制体系作保障。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是社会和谐之本。  相似文献   

10.
论道德修养     
郭丽萍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4):21-23,73
道德修养是人类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要使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成为行为者的内心“当然之则”,就有赖于行为个体在道德自我教育基础上的自我道德修养,对于道德实现其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基本职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道德修养的研究,不仅是目前我国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德育理论的重要方面,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浅谈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李道银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我们党历来重视和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领导干部由于其职业活动的特殊性,使其具有进行社会管理的特殊地位并负有重大责任.领导干部的道德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决定着社会的道德面貌.甚至在...  相似文献   

12.
以为政之德为基本内容的共产主义道德修养,是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执政为民、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核心,慎权、慎思、慎行、慎言、慎欲、慎独、慎微、慎好、慎家、慎友、慎初、慎终,在自我实践、自我陶冶、自我锻炼中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水准,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相似文献   

13.
鲁洁先生的生活论德育思想是建立在其对道德和生活关系认识的基础上的。道德源于生活,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道德的学习要通过生活进行,道德为了生活。生活论德育的目的就是引导人生活的建构,其建构起来的是一种更好的生活、一种更全面和更丰富的生活。要使人成为自觉的生活建构者,就要引导人关注生活、反思生活、改变生活。生活论视域下的道德...  相似文献   

14.
本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及对策。加强权力道德建设要解决好权力价值观的问题,以规范权力道德为核心,突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在当代,搞好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知性论道德教育遗忘了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 ,而丧失了魅力源头。而今道德教育面临第二次解放 ,在回归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的前提下 ,诱发道德体验。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 ,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道德体验论将教育者改称为“导引者”,受教育者改称为“体验者”,凸显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情境性和生成性 ,从体验活动和体验课程的融合上展开实践探索。在道德体验中 ,体验者可达成生态体验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娜娜基告诫教师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本身就应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境界。就像马卡连柯所指出的:“首先是教师的品格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由于党的长期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我国的教师队伍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总体上看是较高的。但是,教育战线也不是真空,教师像普通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面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收入不均,特别是面对少数…  相似文献   

17.
贯彻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主要在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官德之立,首先在于树立领导干部的自律自重意识,其次在于建立健全他律机制,应把两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社会道德内化为官员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道德是邓小平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50年代起邓小平同志就十分重视这个问题。80、90年代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此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思考,形成了一整套关于领导干部道德的思想理论观点。这些思想观点,既有理论的阐发,又有实践的规范;既有对最高道德价值目标的追求,又有对腐朽落后道德的批判;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时代的鲜活性,内容十分丰富。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领导干部道德的思想理论,对我们当前进行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领导干部道德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性  领导干部道德本质上…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的恶及其德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但这并不是主张过纯粹的道德生活,也不主张通过净化学校生活,使之纯而又纯、没有一星半点恶或不道德现象。正如赵汀阳所说,不是因为有坏人坏事所以生活不完美,而是生活注定有坏人坏事,这是由生活本身决定的,因此“永远也别指望能够把那些坏的或苦的事情从生活中消除掉之后还有生活”。纯粹善的生活是不存在的,恶在生活中永远不可能完全清除,不但是因为恶的种子已经深深埋在了人的遗传素质里了,还因为没有恶和不道德的反衬,善和道德也失去了比照和依据,也就无所谓善或道德了。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汇》2013,(15):3-3
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机关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的工作安排,7月26日下午,委厅机关100多名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失德之害——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专题片。专题片通过精选部分近年来被查处的省部级、地厅级领导干部现身说法,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和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人的剖析点评,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析表解里,讲理陈实,深刻警醒和教育广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修德的重要性和失德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