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级管理分为控制性管理和指导性管理两种,即平时教育中所谓的“严”与“宽”。笔者刚参加工作时,就担任了班主任,那时总认为“严师出高徒”,所以在管理班级时一味地要求严。然而,结果并不像是想象的那样,班级非但没有“风平浪静”,反而出现几个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可见一味的“严”并不能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还需要适时、适度地采用“宽”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两者应该密切结合、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姜莉娜 《甘肃教育》2011,(18):28-28
笔者在多年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将班级管理的经验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严是永恒的主题 无规矩难以成方圆。一个家,首先必须要有章可循,即所谓“家法”。有了“家法”,家才能兴旺发达。班级管理也是如此。班级工作首先应从建立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人手,强化常规管理。抓班级常规管理,当从一个“严”字人手。有了制度,还需要“严”。班主任首先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然后才有资格严格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3.
宽也是爱     
“严师出高徒”,“严是爱”,从古至今,“严”一直是为师之道,是不少教师的行为准则。但一味地严,或严而过格,也会产生负效应,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绝大多数班主任老师都倡导"严",无严无以成班。"严字当头","严师出高徒",是这类管理的理论基础。在管理工作上严,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地严,实行"一刀切",管得过死,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的老师喜欢"宽",想以自己的宽容来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认同,以求达到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班级工作中,对学生的管理要宽严有“度”。这个“度”很有学问,我们做教师的应掌握这个“度”。宜宽则宽,宜严则严;宽严有度,宽严有道。具体来说,应做到“五严七宽”:一、五严1·老师对自身的要求要严,严于律己,让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做到了  相似文献   

6.
管理,特别是班级管理。历来是教育关注的重点。至今,我们对班级的管理颇有微词:过去,我们对班级管理的一个通行策略就是:严。因为有“严师出高徒”作理论支撑;现在,我们对班级的管理似乎走向了“严”的另一端:宽。我们似乎忘记了:在时代的教育语境下。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学段也是不同的。仅用一种方式去管理不同的学生,结果会怎样?我们该怎样科学管理班级?“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宽’与“‘猛’是管理的一把双刃剑,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一次备课时,我正好看到‘温室效应’一章。我在想,偌大的冰山都可以被融化,难道我就融化不了这一帮调皮的学生?”……李荣江、宋飞,二位老师巧借“他山之石”.灵动管理班级。阅读他们的文章,我们将在班级管理方面获得一些至真道理。  相似文献   

7.
李明龙 《考试周刊》2012,(91):186-187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宽严相济,小事要宽,大事要严;原则性问题严,习惯养成问题要宽,在处理学生错误时,处罚要宽,批评要严;灵活掌握“宽”、“严”尺度,力求达到“宽”而不软,“严”而不苛,“宽”而不乱,“严”而不死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有人主张要使学生害怕老师,才算管教有方,并且以“严是爱、宽是害”为理由,拒绝采纳其他办法。对此,要看怎么理解:一种认为严是严格要求,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种认为严是严厉管束,严酷无情。我认为持后一种理解,把师生关系视作“使学生害怕”的“猫鼠关系”,是非常错误的。 首先,扼杀学习兴趣。教师和蔼可亲,教导得法,学生便爱学校、爱老师,伴随而来的是爱学习。反之,教师如果经常声色俱厉、大轰大喝,甚至学生就会由怕老师到怕学校,进而导致怕学习,感到有一种精神压力,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  相似文献   

9.
侯老师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只是在“严师出高徒”和“严是爱,松是害”等观念影响下,采用了不少老师都会使用的过于严苛的方式教育学生。不可否认,在很多时候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但过分严厉,就有可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从“学生给我起外号”现象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聪明、机灵的小孩子人人喜爱,呆滞、愚笨的小孩子令人不满意。在一个班级中,乃至更大的范围内,两种孩子都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聪明和“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经常可以碰到这种情况:“某某孩子数数教不会,就是做小玩艺能行”,“某某孩子语文不好,就是数学好”等等,这说明“笨”孩子不是一味的“笨”,聪明也不尽是一味的聪明  相似文献   

11.
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信高 《班主任》2003,(4):17-18
教以正、管以严,这不仅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需要,也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需要。常言道:“树不修剪不成型,人无管教不成材”,“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终变坏”。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对此也深有体会。严,只有做到严之有法、严之有理、严之有度、严之有恒,  相似文献   

12.
“居高声自远”,站的位置越高,声音传得就越远,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科学原理。由此我想到了班级管理工作,并写下几点思考。一、结合原则宽严结合:严即严格的管理,严格的要求,严肃的作风;宽是宽厚的态度,宽容的胸襟,宽松的气氛。二者各有千秋,更应相辅相成。班主任一味地严肃冷峻会让学生敬而远之;而一味地宽厚容忍又会使班级松懈散漫。如果两者结合起来,严肃中不乏关怀,关怀中又令人肃然起敬,班级就会成为“严肃、团结、紧张、活泼”的大家庭。扬抑结合:扬多为表扬,抑则多为批评。表扬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过多使用易诱发学生的自满情…  相似文献   

13.
班集体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保证。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班级管理工作已走入了误区。班级管理的"管"字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已上升为衡量班主任工作的一项标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种声音,某某老师很有"威信","管"得住学生,某某老师"管"  相似文献   

14.
「严」的标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表现为既关心、照顾、理解、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所谓“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是很有哲理的。那么,“严”的标准有哪些呢?1.严要有度。严既要有分寸,又要恰当。严超过一定的“度”就是非人道的了。2.严要有理。严既...  相似文献   

15.
一直被称为学校的大忙人,整天泡在班级忙于“救火”“补墙”,班内大事小事必躬亲的班主任,却出力不讨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辛苦型的,不受欢迎的。究其原因是部分班主任老师缺乏经验,缺乏创新和研究,一味追求“严”而不在意“松”;只强调严明纪律,不营造和谐气氛,所以被学生戏称“老板”(死板、呆板)。对班主任工作营造民主氛围, 创造和谐班级进行探索与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能带出什么样的班级,一个优秀的有特色的班级既是  相似文献   

16.
“电大/网院/网校专场”的主持人严继昌教授,在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学术领域颇有建树,也是该领域资格颇老、颇受人尊重的人物。一般来说,很多网院的院长都愿意称呼他为“严老师”,而“严老师”也很习惯地称这些年龄比他小的院长们“小某某”,显得很亲切。  相似文献   

17.
<正>区别于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普通中学,中职的学生情况及家庭情况更为复杂多变,学生个性更加突出,诉求更加多元化,各类事件也层出不穷,相应的,中职班主任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就更大。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做到宽严相济、赏罚并举,是每位中职班主任都需要掌握的工作技巧。一、宽严相济,宽严有度宽是班主任的一种风度、一种雅量,班主任对学生不可无宽,无宽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四面楚歌。严是一种威仪、一种力量,班主任对学生不可不严,不严则不能立威,不能立威则政令不行,班级管理就不能成功。宽严的运用必须把握好火候与尺度,做到宽严相济、宽严有度。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即实与虚的关系、管与放的关系、严与宽的关系、堵与导的关系。只有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才能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能力的提高。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教中有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果一味地想着学生必须服从自己,时时想建立自己的“强权统治”,采取命令式、限制式的管理方式,往往会造成师生关系的僵硬化、敌对化,班级事务就会如同一组不断跳动的弹簧,此起彼伏。班主任只会疲于镇压,结果身心疲惫,哀叹当今学生“比我们那时差多了”。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要将班级管理到位,工作中做好“望、闻、问、切”四诊法,处理好“实与虚”、“管与放”、“严与宽”、“堵与导”四个重要关系,就会使管理工作得心、得法、得力,提高管理实效,使班级保持积极、上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