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全民的事业,“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改革、教育改革自然会辐射、渗透到当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内心世界,它会给人们带来幸运、机遇,也会带来某种挑战与冲击,它会令人憧憬,某些变化也会使人困惑,甚至焦躁、失落,从而引起种种心理失衡现象。本文着重从以下五方面对近年来教育领域内出现的某些心理失衡现象作了粗略的描述与分析:从望子成龙到望子发财;“跳槽”与“下海”的困惑;道德的取向与行为的失范;“双轨”与“并轨”的风波;希望工程与贵族学校的反差。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常受“会话准则”和“礼貌原则”的双重约束。按照“会话准则”,人们应直接了当他讲实话,而按照“礼貌原则”,人们往往采用非直接言语手段。其中,委婉说法最为典型。这一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与语言的社会文化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受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产生忌讳心理;受性心理的影响,人们对性、婚姻及家庭生活中的许多行为都采用委婉说法。委婉说法还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事物的承受能力;同时,社会的发展增强了,人们尊重他人心理的自觉性,而娱悦心理又帮助创造良好的言语交际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以竞争求生存”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竞争社会中,人们面临的挫折会更多,面对挫折保持心理平衡,拥有良好的心态,是人生成功的关键。西方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良好的心态是从幼年时遭受挫折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只有不断克服心理失衡现象,才能自如地面对一切挫折和困难,并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由此可见,培养面对挫折保持平衡的心态应从幼儿抓起,那么,幼儿的心理失衡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让幼儿保持心理平衡呢?一、什么是幼儿的心理失衡现象所谓心理失衡现象就是由于个人的情绪、情感、意志以及…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党风、社会风气、社会秩序的某些方面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解放初期早已禁绝的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赌贩黄等犯罪行为死灰复燃;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走私贩私、偷盗抢劫等现象屡禁不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生蔓延;这些现象,引起人民的忧虑,人们担心‘发展物质文明是否必然要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理论界在精神文明的问题上有“滑坡论”与“爬坡论”的讨论,也有“代价论”与“先后论”等各种主张,这些认识上的困惑影响着人们对改革开放的信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陆劲彬 《教育》2013,(11):54-54
在我国,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高效率、快节奏、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给人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挫折。人的心理就随之产生了种种问题。心理失衡不仅会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健康,还会导致学生行为失范的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生存压力和精神困惑,在压力和困惑面前,人们往往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处于成长阶段心理发育相对不成熟的青少年,也大多生活在沉重的压力之下。对生命漠视的现象在部分学生中滋生,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往往会手足无措、消极退缩,因一次小小的考试失败和一些压力就会自杀。这正反映了当代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事实,应当引起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综观青少年中发生的各种自杀事例,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看,它是生命意识过于浅薄的表现,是他们缺乏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7.
心理是人的内心世界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活动形式。心理发展的水平以及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构成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当心理发展水平无法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适应时便会出现心理失衡现象。如不及时对心理失衡加以调节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破坏人的身心健康。妨碍事业发展。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历史教师心理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危害有哪些 ?怎样调节 ?是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体制的变革、利益的调整使人们的观…  相似文献   

8.
刘晓年 《青海教育》2008,(11):21-22
什么是人文?“人文”一词,辞典上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这里我们需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它的含义:一个是关心“人”,一个是关心“文”。也就是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他人,以及关心人类的文明,关心人类的文化。西方的人文是相对于神学而言的,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在于发展科学的同时,别忘记了人文教育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科学和人文是人的两翼,缺一不可,一旦失衡,社会就会失衡,人类就会失衡。  相似文献   

9.
盛莉 《中国德育》2007,2(1):96-96
“人格面具”是荣格心理学概念之一,“是人在公共场所展现的面具或者外观,其意在呈现与己有利的形象,使得社会悦纳他”。它从客观角度揭示了人的生命本能和社会本能的矛盾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个体自我认同受到曲解的现象。“人格面具”的发展如果超过合理的限度,则会对个体产生负面作用。“人格面具”进入社会关系并为某种从众的社会心理所推波助澜,引发了“虚假认同”道德问题。因而,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对人的德性的培养必须要研究“人恪面具”现象的心理学发生机制,跟踪人的心理发展,从而在道德教育中做到及时引导和补救。其一,要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建构“伦理-心理模式”;其二,加强道德感、道德信念与道德意志力的培育;其三,引导学生采用“自我表露”法,与教育者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王莉 《成长》2006,(5):83-83
性社会学就是100多年来,人们不再把“性”仅看做生理现象和“床上事”的历史。它最基本的命题是:人类的所有性行为,无论多么奇特和罕见,与其他任何社会行为都是一样的;它们之所以会发生,并不是“生物本能”,而是人所处的社会使然。那些可以用来解释其他社会行为的社会学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性行为。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残酷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心理带来重重困惑:理想择业与现实择业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矛盾、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矛盾。高校德育应从渗透大学生择业观念矫正、就业常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择业心理教育等方面入手,消除大学生心理困惑,使之以积极姿态面对就业。  相似文献   

12.
深化改革对小学儿童的心理影响及其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触及到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体制模式和传统观念,也触及到社会的每一位成员,引起了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改革实质上就是社会成员由心理平衡到心理失衡再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心理失衡所涉及的人群不仅是成人.还有孩子。特别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小学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适遇改革大潮,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能由心理失衡状态顺利过渡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对当前人际关系病态心理的诸多现象的透视中,明确指出了当代人际关系中的某些人损人利己、见利忘利的个人本位价值观有是悼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要求的。进一步指出,如果这种“自利性”行为泛化,必然会导致社会群体心理的松散化和人际关系中的纯功利性病态心理。这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心理环境,磨合群体向上的聚合力及形成理性的价值世界,都将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文中还具体从人际心理的动力层面、互动层面和价值层面上进一步分析了它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带来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往往表现出某些“心理障碍”现象,例如:对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理论学习与道德规范的内化不协调;在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现实环境里,表现出无所适从和看问题简单化每心理倾向。这些“心理障碍”,往往会使学生越学越没劲。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必须教学得法,努力排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产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优势心理”。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处处与社会发生密切关系,不管社会生活中出现什么现象、事物,语言中就会出现相应的词语。在人类社会交际中,人们对某些事物、现象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意说,就产生了语言的禁忌现象。在中国,这种语言现象叫“忌讳”,在英语国家则叫“塔布”(linguistictabno)。由于我国与绝大部分英语国家相隔万里,社会制度、文化习俗、历史背景、心理特征等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人们对于禁忌语的感受和表达也就不尽相同。这样,语言禁忌在汉英语言和中西文化之间会产生差异。本大拟就汉英语言禁忌的异…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与抛锚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研究中的一场革命,人们在接受建构主义的思想并努力将之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的困惑,产生困惑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具体实现缺少了解,而CTGV开发的抛锚式教学的相关内容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产生困惑的原因之二是目前国内介绍建构主义的某些相关献在表述建构主义思想及其具体教学方法的时候存在着一些观点层次混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澄清会有助于人们对建构主义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7.
资本要素参与分配,必然占有他人剩余劳动,这是否符合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遇到的最大困惑之一。这个困惑不解决,将会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心理平衡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历史上的剥削是特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经济行为,不能用抽象的公平正义对其进行道德评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要素参与分配,仍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我们可以而且应当把它限制在现阶段的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范围之内;必须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端正人们对资本要素参与分配的认识,矫正不健康的社会心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特征,结果显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主流是积极的、良好的,但理论认知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困惑表现也相当明显;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相对性和世俗化特征;思想观念、心态环境集中表现为:“一个中心”、“两个矛盾”、“三个压力”、“四个更多”。为此,课题组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道德教育改革对策探讨,提出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模式,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期提升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9.
“冷漠”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冷漠”现象的报道时有见报,对见死不救、见利忘义、坑蒙拐骗、麻木不仁等与社会公德相悻的行为进行了鞭挞,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并警示社会道德水准下降。本文试图从“冷漠”现象形成的心理机制去探讨问题,以求真知。一般地说,“冷漠”现象发生在特定的事件和环境中,表现为人们对于事件的反应麻木,不予关注,不予帮助的精神状态。而从实际情况昏“冷漠”岂止是发生于某些突发事件中的现象。在一些正面活动中,在某些企事业单位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干群关系)中,甚至在一些被认为是热点成焦点的问题中,都可以看到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学生学习、生活日益紧张,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的困惑与矛盾也越来越深。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规律,正确地加以引导,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531工程”实施细则是动力区教委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它有实实在在的具体内容,是我区工作的特色。其主要内容有:5种习惯、3大阵容、1个秩序。分别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卫生习惯;升旗阵容、间操阵容、大型活动阵容;课间秩序。其目的是促进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健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