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法对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结构和生长发育规律及身体素质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概述,以文化学为视角,分析了21世纪全球的发展趋势,及中国文化的文化发展走向,武术文化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又借鉴学者们所认为的武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多元重构思想,进而界定了儿少武术多元重构的概念,提出了儿少武术多元重构的构思:在技法内容上要具针对性、练习内容上要具有层次性及儿少武术内容重构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2.
吴锦雄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1):98-98,83
就儿童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成材规律中的年龄段、训练年限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和讨论,以寻求最佳的武术训练年限。  相似文献   

3.
学前期是早期教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进行武术练习,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查阅资料、访问、观察等方法发现:学前儿童进行武术练习,不但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塑造学前儿童健康的体魄,而且能培养良好的性格、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增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这里所说的"游戏"并不是儿戏,而是把武术操《英雄少年》中的各种动作以游戏为载体来进行练习,这样不但能增加学生的新鲜感,避免"三分钟热度",而且能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正迁移到武术操的练习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儿童少年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早期田径训练应根据这一规律安排相应的练习方法,以促使儿童少年各方面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最佳发展。以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育规律为视角,通过文献法、分析法等对儿童少年早期田径训练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儿童少年进行科学的体育教学与训练、及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三、参加多年田径教学训练的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状况为了在多年田径教学训练过程中较全面的发展儿童少年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掌握田径运动技术,根据儿童少年身体发育一般特征,我采用了10个练习进行长期有计划的教学训练和测验。八年多来,按季度测验了34次,他们各练习平均成绩的发展变化情况如下各图解。1.原地高抬腿跑40次/秒(图五)主要是为发展步频和跑时大腿摆动幅度的练习。  相似文献   

7.
基础训练是运动员通往摘取桂冠的必经之路,也关系到运动寿命的长短。当前不少武术运动员在少年初期就开始崭露头角,如垄断中国武坛四年之久的男子全能冠军李连杰,十四岁就夺得第三届全运会武术比赛的冠军。这种出成绩年龄提前的现象,对武术的基础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从耐力、力量和心理三方面谈谈如何依据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和武术运动的规律进行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94名小学生(实验组46人,对照组48人)进行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共26项基本指标的测试,12项综合指标计算,对儿童、少年早期从事武术训练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早期武术训练可促进儿童少年身体形态的均街发展,有利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发展;对提高其肌肉力量、爆发力和各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灵活性有显著作用。2.进行早期训练要根据儿童少年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形式、运动量,避免成人化,加强医务监督和定期体格检查,在促进其身体健康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素质,发展技术。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坚持练习可以强身健体.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测量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以霍营小学武术社团所有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生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1min跳绳的成绩进行分析,得出学生经过1年的武术套路训练,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和协调素质均有所提高,体现出武术套路训练对促进儿童身体素质的积极作用.儿童进行武术套路训练,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传承中国文化,使武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儿童少年散打运动员早期训练的研究成果,统计出了儿童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和特点,及整个少年期的发展规律,并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知识,结合当前散打运动早期训练的经验总结,得出了儿童少年早期训练应以散打运动的基本动作为主,结合各种体育项目或各种身体练习方法,使儿童少年散打运动员的反应、速度、柔韧等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就《五祖三战拳》一课和指定教材《武术:少年拳第一套(1—4动)及体能练习》第2节课进行分析,与同行分享2位"武林高手"的精彩课堂。一、精湛技艺是点燃内动力的"催化剂"教师精彩的示范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因素之一,在2节武术课中,2位执教教师以其扎实的武术基本功展示了武术基本动作的力与美,让学生领略武术  相似文献   

12.
为使儿童少年田径运动员在单调枯燥的训练环境中,有新鲜感和练习积极主动性,保持少年选手良好的训练心态,教练员运用适当心理暗示手段,将对教学与训练产生良好的效果。就此,提出一些适合儿童少年选手的特点和田径项目特点的针对性心理暗示及其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1.神经系统:儿童少年在生长发育时期,中枢神经系统特点是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日趋提高,能很快地形成条件反射,所以儿童少年能较快学会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由于儿童少年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正处于发育时期,因此,过大的运动量,特别是长时间而且是单调的训练,容易造成疲劳。但是抑制与兴奋的相互转化较快,适宜于从事一些发展速度、灵敏的练习,对动作的频率可提出较高的要求。但要注意经常变换训练内容. 3.骨骼:儿童少年骨骼的主要特点是软骨组织较多,骨组织内的水分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针对武术的专项特点,在评定武术少年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的基础上,探索既能提高专项技能又能预防损伤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研究方法采用三维测力台和多功能踏跳器,测力台测量不同反跣的F-t曲线.进行下肢爆发力、反应力量及下肢本体感觉能力的测量.研究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女性少年武术运动员的反应时为0.149±5.49E-02,男性为0.413±3.38E-02,从测试数据上看,女性快于男性,但未表现出统计学上差异性.受试者反跳到最大用力的时间与蹬伸总时间的比,作为本体感觉指数,女性少年运动员为0.407±0.162,男性少年运动员为0.505±0.171,性别指数相一致,表明少年武术运动员的本体感觉及其本体感觉反应能力方面不存在性别方面差异.测得足踝刚度指数女性青少年运动员为9.347±0.674、男性少年运动员为13.33±11.24,在性别方面的统计差异在0.05的水平上有显著意义.结论武术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技术训练的同时要注重快速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结合.建议在发展核心力量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力量训练设计一些与武术专项技术动作用力方向、用力技术特点相近的练习手段.增加本体感觉训练,通过影响人体感觉关节位置、运动及平衡的能力的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提高维持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能力,改善"空间感觉"和动作的空间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儿童少年锻炼的生理特点,在科学锻炼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儿童少年锻炼方法应多样化,时间不宜过长,密度要小一些,练习中可安排一些短时间的休息,避免因疲劳过度而引起的厌练情绪。 二、儿童少年的可塑性强,无论是正确或者是错误的动作都容易形成习惯,因此,必须注意动作的规范化。 三、对于儿童少年来说,身体的全面发展是很重要的,所谓全面发展是指身体的各系统得到全面协调  相似文献   

16.
刘善辉 《精武》2004,(4):54-54
一个人要学好中华武术,特别是有点儿内功基础,需要经过得明师等许多环节,至学有成就,多已人到中年,而少年有成者诚为少矣。 儿童天性未泯,是接受武术熏陶的最佳年龄,身体良能容易开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武术教学的实施中,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武术教材的众多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应该有个明确的观点和科学的安排,这就是武术教学的总体走向。一、武术教学以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为基础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内容分肩臂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手型手法练习、步型步法练习、跳跃练习、平衡练习、扑滚练习等八大类。武术的套路练习都是由若干单个动作组成的,这些单个动作都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体现,如初级长拳第三路共32个动作组成,而这些动作都是以基本功  相似文献   

18.
<正>武术练习是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最好载体。我校以注重练习学生的基本功和简单的长拳套路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基本功的练习是武术学习的基础,是武术练习和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简单长拳套路的练习对学生身体灵活、柔韧、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多年对儿童少年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儿童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反复探索、实践,逐步摸索出一套儿童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兴趣训练法”。这一训练法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各种练习内容的趣味性和训练手段的创新,使学生练起来兴趣盎然,始终在兴奋状态下不知不觉地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这一训练方法与传统的训练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尽量减少单调枯燥的跑的练习,具有游戏性、趣味性、竞争性和新鲜感,能提高学生锻炼兴趣。一、耐力训练“兴趣法”不把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截然分开来练,而是通过一些游戏或比赛的手段,达到提高学生耐久力的目的。练习一:跑动中传接球练习。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3-6人),用一只球,最好在绿荫草地上进行,在篮球场或其它空地上亦可。要求是只准  相似文献   

20.
依据少儿生理特点 合理安排力量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所有的运动几乎都是抗阻力产生的,所以力量是人体运动的首要素质。加强力量素质训练,对掌握各项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儿童少年时期,由于生理特点有明显阶段性,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力量训练采用的手段、方法负荷量都要符合此时期的生理特点。 一、儿童少年力量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力量练习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动力性力量练习,静力性练习和等动练习三种。根据儿童少年期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