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喻纬 《出版科学》2002,(1):16-17,15
阙道隆先生在<编辑学理论纲要>(<出版科学>2001年第3、4期)中指出,编辑学的学科体系"由编辑业务、编辑史和编辑理论三部分组成"."编辑业务、编辑史是血肉,编辑理论是灵魂,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谈到编辑学的研究方法时,阙先生指出,它"有三个层次,即指导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编辑学属于应用科学","应用科学常用的社会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普查)、个案研究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等,对编辑学研究有重要作用".我十分赞同阙先生的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2.
璧有瑕,请为君示——对《编辑学理论纲要》的推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的一期《中国编辑学会简报》(总78)重点推荐了阙道隆先生的大作《编辑学理论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这是探索编辑学理论框架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将对整个编辑学理论研究活动产生新的推动。” 《纲要》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集中了阙先生相当一段时间的思想成果。尤其是对编辑学基本理论体系的架构和编辑学基本概念、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归纳,博  相似文献   

3.
读者心理与编辑心理的研究,无疑是编辑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不少有志于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出版界同仁,亦已对此发表过精辟见解。如王国忠同志在《关于编辑社会学的一些探讨》一文中,把“研究读者心理”、“研究编辑心理学”作为编辑社会学所要探讨的问题(见《编辑学刊》创刊号);胡光清同志在《编辑学研究什么》一文中,将“编辑心理意识问题”作为编辑主体研究的内容之一(见全国首届出版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本文试对读者心理与编辑心理的  相似文献   

4.
人们说编辑的工作是为他人做“嫁衣”,此话是褒是贬?不管它!反正要真地做好一件漂亮合体的嫁衣,并非一桩容易的事情。设计、裁剪、缝制,哪一道不蕴含着学问,所以我说,注意:编辑“学”,编辑工作蛮有学问并非故弄玄虚,虚张声势。谓予不信,请读《实用编辑学概要》(俞润生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以下简称《概要》)。将编辑工作的实践上升到“编辑学”的理论,加以总结、研究和探讨,是《概要》的一个显著特点。作者开宗明义地提出:“编辑是一门学问”。认为建立编辑学对促进、繁荣出版事业有重要意义,现在是条件成熟的时候了。《概要》阐述了编辑学作为研究文化积累的性质,指出“编辑学属于文化范  相似文献   

5.
近期的编辑学研究:点与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学研究,也许并不能说是发轫于80年代,然而却不能不说是自80年代才兴盛起来。编辑学一词,虽然已初见于50年代的书籍,但编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也是在80年代才奠定的。其主要标志有三: 一、不仅出现了大批编辑学论文,而且出版了一批以“编辑学”命名的书籍。如《实用编辑学》(1987)、《编辑学论稿》(1989)、《编辑学通论》(1989)、《书籍编辑学简论》(1989)、《科技编辑学概论》(1989)等。并成立了“中国书籍出版社”、“书海出版社”等以出版编辑、出版书籍为主要任务的专业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批专业杂志如《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科学》……多种。  相似文献   

6.
边集 《出版科学》2004,(2):20-20
文集一类的书,难免流于杂,读阙先生的《编辑研究文集》却没有此感。这是一部研究编辑原理、编辑实务乃至研究编辑学的专著。《编辑学理论纲要》是全书的“纲”,其他相关文章是“目”。从其他相关文章中可以找到《编辑学理论纲要》中许多观点形成、发展的轨迹;《编辑学理论纲要》则是作者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论稿》(下称《论稿》)是山东大学刘光裕副教授与复旦大学王华良副编审对编辑学理论进行合作研究的共同结晶。在开始写作之前,两位作者即已形成了共同的宗旨和目标,也就是本书《后记》中所说的:“我们都主张把编辑真正当作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研究,又认为在编辑学中应重视研究基本原理。”从现在成书的情况来看,《论稿》按内容构成可分为三个部分:一类属于方法论范畴,从宏观着眼,论述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一类属于编辑学基本原理的范畴,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编辑学理论作深  相似文献   

8.
编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特点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目前认识颇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编辑学“应该研究各种出版物的编辑特征、规律和方法,是一门综合性多科性的边缘学科”;又因为编辑人称“杂家”,“那么编辑学亦可称为杂学”(李荣生等《应该建立编辑学》,见《编辑学论丛》,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1983年编印本第7页)。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作为编辑学特点、性质和任务的概括论断,就很值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9.
编辑学理论纲要(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6年以来,中国编辑学会一直积极推动编辑学理论框架的研究。1997年9月,在宁夏银川市召开的全国编辑学理论座谈会上,出版界和教育界的有关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框架,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若干基本问题上形成了共识。会后阙道隆同志写了《(编辑学理论纲要)构想》一文,刊发于《出版科学》1999年第l期。2000年初,中国编辑学会又先后召开两次座谈会对普通编辑学的建立和编辑学理论框架进行了讨论。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阙道隆同志认真采纳各方面的建议,研究多种媒体编辑活动的共性,对《构想》进行修改补充,写戍此文。全文根据近二十年来编辑学理论研究的成果.精练简要地论述了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学科地位、学科体系,‘以及编辑理论的内容和框架,阐明了编辑活动、编辑规律、编辑价值等基本范畴,探讨了编辑与读者、作者、传媒及社会的关系,是迄今为止对编辑学理论研究的较为全面系统的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10.
王振铎和他的“文化缔构编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夫 《编辑之友》1998,(5):50-54
对于关心编辑学研究的人们来说,“王振铎”是个相当熟眼的名字。与有些研究者不同,王振铎不以频频发表理论文章占据读者记忆。到目前为止,他所发表的编辑学论文不过12篇,但他的理论研究成果一直在牵动着编辑学的深入探讨。1990年8月26日,美国的《克里佛兰旗帜报》报道“中国人研究编辑学”新闻.其中就提到王振铎主编的《编辑学通论》和他的“文化缔构编辑观”,如今,我国编辑学研究者把他的理论称作有代表性的学派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设立编辑学专业已有十多年时间了。十多年来,出版了不少编辑学教材,而1996年8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司有和同志编著的《科技编辑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是其中较好的一本,值得推荐。 我觉得,《通论》作为大学编辑学专业教材其新颖、独到之处及优于其他某些教材处很多,最突出的有以下四条: 一、体系特征明显 《通论》全书共分6章,依次为“绪论”、“编辑过程论”、“装帧艺术论”、“载体特征论”、“编辑管理论”、“编者素养论”,课程知识体系脉络清晰,涵盖内容全面完整。 《通论》的后记说:“六年多来,我一直在思考,在书、报、刊乃至非纸出版物的编辑工作中有着共同的规律,可以建立共同的理论体系。如同普通物理学、普通生物学一样,这个理论体系应该称之谓“普通编辑学”。本书就是这一构想的尝试。” 为此,《通论》对知识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把不属于“通”的各类图书、期刊、报纸的编辑知识大量压缩,只在“载体特征论”中介绍《通论》中没有讲到的独有的内容。《通论》改变了过去用图书编辑过程来讲“编辑过程论”的方式,而总是从书、报、刊等全部出版物的共同的内容来讲编辑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从传播看编辑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编辑学会于4月中旬在天津举办研讨会,再次就编辑规律等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聆听了不少新鲜意见,感到对它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 阙道隆先生在完成《编辑学理论纲要》(《出版科学》2001年第3、4期)之后,集中思考研究编辑基本规律并发表新成果《试论编辑基本规律》(《出版科学》2002年第3期),提出“在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编辑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包括社会制约和编辑能动作用),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传播环境下表述编辑活动基本规律,这比笼  相似文献   

13.
一、必须重视出版理论 党中央最近一再提出要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际此,以传播学术为职责的出版部门,应该将自己的理论提高一大步,才能适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中国编辑学会刘杲会长近时提出: “编辑学研究包括理论研究、编辑实务研究和编辑史研究。”(注: 中国编辑学会图书编辑学专业委员会编: 《科技图书编辑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卷端第1页)无容置疑,23年来编辑学的3个部分,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远较实务研究薄弱。在今天…  相似文献   

14.
一套为高等学校编辑出版专业编写的教材已经在新闻出版署的编辑出版教材领导小组的主持下,由辽宁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已出书的有《书籍编辑学概论》(阙道隆、徐柏容、林穗芳著)、《期刊编辑学概论》(徐柏容著)、《校对业务教程》(谈维主编)、《图书发行教程》(罗紫初著)。即将出版的有:《科技书籍编辑教程》,《编辑实用语文》、《编辑应用写作》、《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科技工具书及其使用》、《出版学概论》、《中国编辑出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中国编辑学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于3月下旬在北京召开,刘杲会长主持会议。会议确定学会1996年工作以加强新时期编辑理论、业务研究,提高队伍素质为重点。 具体要做好十件事:一、召开学会第三届年会;二、举行近百年编辑出版史学术研讨会;三、组织小型学术交流座谈会,就编辑学研究中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座谈,为建立符合现代科学形态的编辑学理论框架作准备;四、委托湖北省编辑学会编写《图书编辑工作基本流程》初稿,争取在第三届年会上进行交  相似文献   

16.
艾东  吴志刚 《编辑学报》1994,6(4):232-234
也谈编辑学与编辑理论艾东,吴志刚编辑工作的理论研究(有人称编辑学)近几年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已有《编辑学报》、《编辑学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出版工作》、《出版发行研究》等刊物为编辑学研究提供论坛;有关的论文和著作不...  相似文献   

17.
编辑学研究自80年代初在我国大规模兴起以来,硕果累累。据中国编辑学会负责同志的不完全的统计,到1999年底,在书名上带“编辑学”字样的专著、教材、论文集、词典、文摘等已出版七十多种。如果加上在书名上不带“编辑学”字样的编辑学研究著作,则要多得多。这些编辑学著作有通论性的,如《编辑学通论》、《编辑学概论》、《编辑学原理》等;有依媒体或学科性质分类的,如《报纸编辑学》、《图书编辑学》、《杂志编辑学》、《学报编辑学》、《新闻编辑学》、《广播编辑学》、《影视编辑学》、《科技编辑学》、《文艺编辑学》等。  相似文献   

18.
近日读到由邵益文先生撰写、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的编辑学研究》(以下简称《研究》),觉得受益良多。 《研究》编选了邵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近20年里的文章、讲话等47篇。这20年,正好是中国编辑学研究起步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邵先生又长期担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编辑学会的重要领导职务,“他的职务,加上他的学术修养和工作热忱,使他在编辑学研究活动中长期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了组织和推动的作用。”(见刘杲《为了编辑学研究》)因此,《研究》既展示了邵先生自己在编辑学、出版学研究方面的许多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刘杲 《中国编辑》2007,(2):87-88
我欢迎《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初探》的问世。“本书的作者大都来自全国少儿出版社、期刊社和报社,有比较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从这句话里我读出了两条信息。第一,有丰富编辑工作经验的同志,渴望总结实践经验,使之上升到编辑学理论,而不是停留在经验的层次;第二,他们对编辑学的探讨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因此具备了认识真理的客观条件。这两条,我觉得有普遍意义。我们做编辑工作需要编辑学理论。因为理论不仅告诉我们编辑工作的“当然”,更告诉我们编辑工作的“所以然”。理论帮助我们提高编辑工作的自觉性,提高编辑工作的专业水平和科学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编辑学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它来自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用于指导实践。这是编辑学研究始终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天津新闻出版局 200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教材《编辑创意论》,是由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9年 12月出版的著名编辑出版学家徐柏容老先生“书刊编辑学系列”专著《编辑创意论》、《编辑选择论》、《编辑结构论》、《编辑优化论》的第一部。这是一部建立在“普通编辑学”之上的、深层次揭示编辑创意规律的、论述生动深刻启迪智慧的、专给新闻出版专业研究生和已从事若干年实际编辑工作具有高、中级职称的编辑专业人员阅读的编辑学系列专著。它超越了实际操作的描述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向理论建设、规律探索进军,从而建立了编辑学理论的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