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拿大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 调研加拿大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现状,总结其特点和经验,为我国探索数据素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从数据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出发,选取加拿大12所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估5个方面分析加拿大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实践情况,并总结其数据管理培训和数据素养教育的特点和经验。[结果/结论] 可借鉴的加拿大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最佳实践包括: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和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形式、将数据素养集成到其他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以促进创新、可持续开展教学等。  相似文献   

2.
袁一帆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3):108-117
[目的/意义] 通过对国外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现状的调研,为我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管理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和客观的发展建议。[方法/过程] 采取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以32所国外高校数字人文课程为样本,从其所属部门、课程设置、教育对象、课程内容、教育形式、培养目标等情况分析国外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现状,并归纳出其特色。[结果/结论] 借鉴国外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的经验,我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应该立足本土、树立技术思维和人文理念的教学观念,数字人文教育跨界融合,优化数字人文课程体系,强化以课程教学和项目实践为主的多种灵活教学形式互补,重视数字人文个性化能力、项目实践等素养的培养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期促进我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卜淼 《图书馆》2023,(5):34-40
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等方法,介绍新加坡图书馆老年人数字素养服务的背景,结合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实践,从政策规划和项目开展两方面系统梳理图书馆老年人数字素养服务的内容、特点和有益经验,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和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的对策,以期为图书馆参与国家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基于农民数字需求,明晰农民数字素养框架的构成及其内涵,对提升我国农民数字素养、开展农民数字素养培训、提高农民在数字生产生活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分析国外主要数字素养框架,选取全球数字素养框架为母版,结合数字乡村和农民数字素养相关政策、报告及数字农民需求与特征,提出农民数字素养框架,并诠释其构成与内涵。[结论/发现]农民数字素养框架包含农民数字通用素养、农民数字安全伦理素养、农民数字交流素养、农民数字创作素养、农民数字问题解决素养5个维度,26个二级指标。[创新/价值]在数字乡村背景下,提出的农民数字素养框架以及对其内涵的阐释可为农民数字素养提升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意义]伴随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字鸿沟、数字排斥问题日益突出,系统探究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数字包容中的角色与国际实践,可为其角色强化与实践优化提供依据和参考,更有效地扶助数字弱势群体和保障数字公平。[方法 /过程]结合文献调研和网站调查,聚焦图书馆电子信息联盟(Electronic Information for Libraries, EIFL)的18个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创新项目和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 IMLS)资助的56个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项目,从项目内容、关注对象、联动模式3方面归纳国际层面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结果 /结论 ]公共图书馆是社区数字资源的提供者、数字连接的保障者、数字素养的培育者。数字包容项目内容包括保障数字资源公平访问、提升数字能力机会均等、增强数字社会建设共同参与;重点关注残障人士、年轻人和儿童、老年人、妇女和农民等群体的需求;形成一馆主导垂直模式、多元协同横向模式、全民参与网状模式。在此基础上可从数字信任、数字公平、数字韧性、数字治理4个维度拓展和保障公共...  相似文献   

6.
龚芙蓉 《图书情报知识》2023,(5):97-106+156
[目的/意义]探讨ChatGPT类生成式AI对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影响因素和引导策略,为国内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与案例,促进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本土化高校数字素养框架。[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实证研究法,根据已有的数字素养五维度设计试卷,并基于知识内容、能力素养、情感价值三个维度对测试答案进行内容分析。[结论/发现]析出了人工智能视域下数字素养教育知识内容的四大特点,总结了人工智能工具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情感价值的影响。[创新/价值]聚焦于人工智能工具对数字素养教育影响的细粒度分析,实现对多人同时利用ChatGPT类生成式AI工具进行数字素养学习的效果测试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莉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2):94-100
[目的/意义] 在深入解读《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核心理念和内容的基础上开展元素养课程的教学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评估和修正,以期为研究和构建元素养教育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东北财经大学信息素养教学改革为案例,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元素养教育模式。[结果/结论] 从元素养教育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考核评价方式等环节入手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将社会情境和学术情境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等元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8.
国外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素养教育课程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 伴随着出版环境日趋复杂,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已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新的生长点。本文深入调研分析国外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素养课程的现状及特点,旨在为我国图书馆学术出版素养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利用网络和文献调研方法,选取了国外16所已经开设学术出版素养课程且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和教学评估五个角度进行调研,分析其实践进展与特点。[结果/结论] 国外高校图书馆已经积极参与到学术出版素养课程教学,调研案例中呈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氛围活跃,教学团队开放合作,教学评估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我国图书馆应充分借鉴国外学术出版素养课程实践经验,适时开展学术出版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9.
黄琴玲  谭旻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2):139-146
[目的/意义] 调研国内高校图书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展,提出可行性发展对策,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支撑学校"双一流"战略与国际化建设的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面向我国东西南北中5个地区的91所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对其下属图书馆的104名馆员和上海交通大学的20名留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优势、不足和应对策略。[结果/结论] 中国半数以上高校图书馆开展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相关教学实践呈现出授课人员与师资多样化、教学类型与内容多维化、教学方法与语言多元化等特点,存在对留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实践有待加强、授课人员队伍严重缺乏、教学效果尚需提升等问题,可通过加强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规划设计、夯实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馆员教学能力提升、加强新型教学方法运用等对策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美国高校数字人文研究项目研究内容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分析美国高校数字人文项目的实践热点,为我国机构开展数字人文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查法调查美国高校数字人文项目的开展情况,使用共词分析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相关高校数字人文实践的热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结果/结论]美国高校数字人文项目存在4个核心主题,在研究方法上利用多种数字技术,其项目实践对我国机构开展同类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娟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1):135-142
[目的/意义]通过对美国数字素养发展现状的梳理,引发对我国数字素养教育的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过程]针对美国的数字素养网站、教育资源、政府法案以及行业项目进行全面阐述,美国的数字素养教育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行业协会制定行动计划、各类图书馆各司其职的情况下,呈现出社会化、全民化的特点;其教育手段数字化、公开化同时强调公平获取、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结果/结论]提出我国教育部门、图书馆界应紧跟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脚步,制定数字素养教育框架、标准与长远的行动计划,呼吁政府的支持,以求在数字素养教育中担当关键角色,全面推进公民的数字素养。  相似文献   

12.
国外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意义] 数字人文是图书馆服务边界延伸的新兴领域,了解国外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发展研究动态对促进我国图书馆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内容分析和案例解读等方法,在阐述数字人文与图书馆关系的基础上,评析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发展研究现状。[结果/结论] 图书馆可以在资源导航、工具应用、项目维护、数字保存、元数据管理、版权指导、学术评价以及数字出版等方面为数字人文发展提供支持;可以从发展培训计划、优化课程设计、开辟研究空间、开展协同合作等方面开展实践;就发展前景来看,图书馆应当为馆员提供培训机会、合理授权和激励机制等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全民数字素养教育是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职责担当。文章引入变异理论对公共图书馆全民数字素养教育课程进行分析,构建由学习主体、实践情景、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4个维度组成的课程内容体系,以及由教学分析与设计、资源开发与支持、教学服务与管理、评估反馈与优化4个环节组成的课程教学模型,借此探讨数字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要素与实施策略,以期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视角为公共图书馆全民数字素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书宁  郑霞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0):146-152
[目的/意义] 归纳总结现有国外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游戏项目的实践特点和成功经验,以期为国内图书馆开发设计数字馆藏建设游戏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综合运用网络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数字馆藏建设的准备、实施和维护3个阶段为基础,系统地梳理当前国外图书馆馆藏建设中游戏项目的应用形式和实践进展,并以大型开源游戏服务平台——Metadata Game为例,深入剖析该数字馆藏建设游戏项目的基本概况、技术基础、实现机理以及操作方法等内容,从而总结出国外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游戏项目的主要特点及经验启示。[结果/结论] 我国图书馆可借鉴国外游戏项目的经验,根据特定建设需要和自身技术条件,在数字馆藏建设项目中逐步引入不同类型、主题及形式的游戏项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2015年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如何依据文件因地制宜地展开实践是高等学校图书馆和信息素养教育馆员关注的焦点。[方法/过程]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南开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团队根据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开展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展示包括对文件内容的解读、可行性分析、与合作者开展实践教学和分享成果等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实践路径。[结果/结论] 提出实践《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必须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注重与院系合作者的深入协作,现场教学中应通过分析学术情境引入“阈概念”等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大学图书馆参与数字人文课程教育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卫红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2):139-145
[目的/意义] 随着数字人文在全球的兴起,大学图书馆也能为其发展发挥作用,旨为我国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过程] 基于美国大学图书馆参与数字人文课程教育的成功案例,从参与教育的网站、场所、馆员、方式、项目发布、维护和资源推介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结果/结论] 美国大学图书馆提供专门的教育空间,并拥有实力雄厚的数字人文馆员,主要是通过多维的合作模式参与教育,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进行数字人文教育及教育项目的发布与维护。  相似文献   

17.
唐权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6):131-139
[目的/意义]介绍美国印第安纳州与蒙大拿州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实践,为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保存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从组织架构、政策与资金支持、技术服务平台及项目的特点等方面对美国印第安纳州与蒙大拿州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实践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数字保存的方法与经验。[结果/结论]获得的启示包括:利用全国高校图工委各级组织开展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机制;在合作基础上开展试点项目;评估本机构的数字保存现状并明确数字保存的需求;参考数字资源保存的成熟案例制定数字保存政策;选用合适的技术平台与服务。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献调研的国内外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权  窦骏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8):137-144
[目的/意义]运用文献调研方法,对2000年以来国内外研究生信息素养教学实践研究论文进行归纳梳理,探讨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变化新趋势,为国内同行开展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分别以Web of Science平台的SCI-E及SSCI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研究对象,收集国内外自2000年以来发表的有关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期刊论文,通过分析研究生信息素养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总结新环境下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研究成果。[结果/结论]近年来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得到进一步应用与推广,基于学习项目或研究任务的信息素养教育、基于同伴培训的信息素养教育及"翻转课堂"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而文献综述与写作技能、科技查新、数据素养等可以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应以课程教学为主,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尤其是引入写作、出版方面的专家;重视与专业课程结合,培养专业技能及信息能力;仍要重视研究生检索技能的培养并需要系统的信息素养评价工具或评价体系来测试研究生信息素养能力及评估信息素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网络调研法梳理美国图书馆员数字素养教育内容概况,重点分析其教育内容特点,包括强调数字技术应用与开发技能、聚焦图书馆用户服务场景、注重培养职业道德与素养、倡导职业提升与自我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图书馆员数字素养教育现状,提出应当从充实图书馆智慧服务相关教育内容、针对职业特点提供专业化教育内容、培养图书馆员数字道德伦理规范、重视图书馆员终身学习发展四个方面构建图书馆员数字素养教育内容体系,提升图书馆员数字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调查分析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中的特殊群体包容性实践,总结其经验,为促进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群体均等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选取国外8个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作为调查对象,运用网络调查法,对其特殊群体包容性实践进行分析。同时,立足于我国现状,提出对我国的建议。[结果/结论]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主要从建设规划、可访问性、文化资源、文化活动以及项目服务这5个方面体现对特殊群体的包容性。立足于实际,我国应找准特殊群体项目建设路线、确立特殊群体可访问性标准、加强特殊群体文化资源建设、创新特殊群体活动形式内容、扩展特殊群体项目服务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