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取决于意识的发展水平。通过对意识的分析,可以得到一种探究人工智能道德地位的方法。依据不同意识能力水平,提出了四种人工智能道德地位的命题:无地位命题、低地位命题、同地位命题和高地位命题。借鉴古典伦理学,特别是功利主义和道义论,分析这四种命题,表明现阶段人工智能不具有道德地位,未来可能拥有与人类相同的道德地位。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道德教育新业态的产生。工具论和实体论由于难以调和技术与人的关系冲突,在技术教化道德这条路上表现出“标准凌驾于意义之上”、“道德教育生命体验缺失”、“道德教育主体退隐”、“道德教育过程技术异化”等现实问题。在关系论视野下,技术与人是共同的生命成长体,道德更是人与技术共同作用的产物,技术可以通过具身关系调节实现育人目的。人工智能时代开展道德教育,需要坚守人之主体性,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代具性功能,打造人机共生的育人场域,提升师生智能素养,培育合格的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3.
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帮助人类超越极限。然而,伴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人工智能是否能够达到或超过人类智能、是否会对人类构成威胁等诸如此类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本文认为,人类智能具有生物遗传性和文化遗传性的特点,人类感知环境和快速反应与决策的能力,是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和求生本能促成的。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设计与被设计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永远处于从属地位,人类思维在前,电脑模拟在后。  相似文献   

4.
由人工智能算法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到智能算法自主性的萌发。在这一发展阶段,人机伦理问题主要源自人类的人工智能使用。而在技术算法基础上由情景算法发展到智能算法,人工智能开始为拥有伦理属性奠定基础。从深度学习算法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看到智能算法自主进化的趋势,这意味着智能算法开始拥有伦理属性。人类的未来发展过程毫无疑问将是一个机器智能自主性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人类未来的形塑中,会学习的智能算法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同时也是一个人机伦理关系演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在人机共同发展条件下,前景中将出现的是人类自主还是共生自主甚至机器智能算法自主,就成了一个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是涉及更深层次具体机制的问题。它涉及超越人类自然进化视域的更高层次智能进化——广义智能进化,涉及更高层次的人机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身并不具有伦理意义 ,它只是人与人伦理关系的表现和中介 ;“人类中心主义”是把人类的整体利益作为评价和判断一切行为活动的标准的一种价值观 ,它并不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反 ,由此出发同样可以提出保护环境的任务和责任 ;一个存在物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或“感觉能力”不是它们是否应享有道德关怀的依据 ,而主要取决于道德主体对他与这些存在物的关系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为了保护全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人类理应为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贡献 ,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6.
在技术哲学的视域下,人的完整生命是“人”与“技术”的合一,人在发明技术的同时技术也在发明着人,给予人超越性的力量,使人的生命空间得以扩展。然而,技术的存在与发展也会让人陷入风险之中。在人工智能时代,由于机器的“智能”对人“意识”的僭越,使人面临着道德主体性失落、价值失序、伦理精神缺失等问题。对此,道德教育应当肩负起时代责任,引导个体重新审视人、技术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对包括现实与虚拟在内的生活世界形成伦理认同,使之成为具有伦理精神与行动能力的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7.
人机协同系统正在全面渗入人类的工作与生活,社会正快速地人机协同化。在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没有“意向性”,但其智能程度在迭代进化中。人机协同系统存在人类与机器两类智能主体,以及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和协同智能三种智能元素,其中协同智能的主体是人类,人机协同系统的智能是分布式的。受国际关系“软”“硬”“巧”实力三分理论启示,本研究构建了人机协同时代社会智能的三维模型。“三维”指硬智能、软智能和巧智能,机器拥有更多硬智能,并向人类“学习”软智能,人类拥有更强的软智能和巧智能,并把更多的硬智能“让渡”给机器。基于社会的快速人机协同化,教育所培育的学生核心素养应以发展学生的软素养和巧素养为重点,在硬素养维度着力培育学生的计算思维。未来人机关系将决定个体的社会存在,因此强调以人机协同的价值观、意识、能力等为重点的巧素养培育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从内在心灵还是外在表现的视角判断人工智能体的道德角色和功能,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因此需要从互动构建视角看待人工智能体的道德实践。人工智能体的道德实践是人工智能体在与社会规制、人类行为者、人工非智能体、其他人工智能体以及技术规范的互动中逐步实现的,这一过程既是“智能”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人工智能体发挥其道德潜能从而实现其向善性的过程。从工程技术层面看,人工智能体可以通过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混合式三条路径将实践语境中的道德原则、规范和诉求进行符号化转化,并在互动中实现信息交换,实现“善”的输出。从社会层面看,在人工智能体的设计阶段,意向价值的写入和评估形成了人工智能体道德输出的脚本;在推广应用阶段,人工智能体道德实践过程逐渐展开,其意向价值的实现必须依据社会主流价值进行调适,同时也需要营造有利于发挥人工智能体价值调节功能的社会氛围;在使用阶段,人工智能体的道德实践需要与使用者共同构建,意向价值与实现价值在互动中实现整合。  相似文献   

9.
道德选择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判断的基础上,自觉、自愿、自主地进行善恶取舍的能力。学校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正确的政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为教学注入新生力量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反思。算法偏见、隐私侵犯及情感忽视触发了智能教育中人机信任危机,进而导致决策自主权虚置。人工智能教学决策中应凸显“人”之主体性,建立由教师信心主导的决策模式能帮助教师挣脱技术中心的拜物主义泥沼,实现决策独立场,并释放错误归因的心理枷锁,坚守教学主体责任,同时发挥教学的感通性,降低智能情感依赖。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为教师决策效能的影响要素解构提供了分析框架,教师智能认知误区和职业危机感主导了信心机制的建立,自身行为的成败及替代经验连接着教学的信心与行为。人—机—智能情境因素各主体的能量转移影响着系统的和谐交互。由此,从技术主体、关系维系与机制保障三层面设计教学决策中“人”之主体性的实现路径,建立解释与理解双向发展的智能教育体系,着力塑造人—机—情境协同共生的智能教学互信生态,并不断完善智能决策伦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重启人工智能教育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工物道德行为体(AMAs)日益呈现出高度的"自主权"和"感受性",使得机器(人)走出科幻小说的窠臼。由于世界需要善建AMAs、必要的道德"图灵测试"、强人工智能成为必然趋势,这些成为善建AMAs的时代性要求。瓦拉赫与艾伦提出了"三重区分"理论对AMAs进行了伦理定位,并提出了"自上而下式(TD)"和"自下而上式(BU)"两条伦理设计方法。瓦拉赫与艾伦立足于"未来场景"所进行的AMAs伦理设计思想为未来机器(人)的发展奠定了道德性根基。  相似文献   

12.
The question: “What is an appropriate role for AI?” is the subject of much discussion and interest. Arguments about whether AI should be a human replacing technology or a human assisting technology frequently take centre stage. Education is no exception when it comes to questions about the role that AI should play, and as with many other professional areas, the exact role of AI in education is not easy to predict. Here, we argue that one potential role for AI in education is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human 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 with AI supporting us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rather than replacing us through automation. To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to support our argument, we present a case study in the context of debate tutoring, in which we use predi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models to increase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intuitiv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f expert tutors for advanced reflections and feedback. Furthermore, we compare the accuracy of unimodal and multimodal classification models of expert human tutors' decisions about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tutoring while evaluating traine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multimodal data leads to more accurate classification models in the context we studied.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时代的不期而至将重塑教学的课堂形态。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无论其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乃至教学评价等都将以智慧性、泛在性和场景的融合性为表征,知识呈现的形式与场景的融合使教学的“现实场景”凸显,学生发展的“审美创造”成为可能。然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知识目的观的“祛魅”与人性目的观的“返魅”、单质主客体的“消减”与多元主体的“建构”、“授人以渔”的方法论转向“授人以欲”主体论、学习的“苦行僧”变为意义生成的“审美者”,等等。基于此,就其改进策略而言,教学中“人是目的”的根本要素依然需要持守并要不断弘扬,无论环节、情景、方式、模式等发生何等变换,都是为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因此,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以知识“塑造灵魂”;培养混合式、人机融合式的教学模式创构能力;创造“人际”“人机”与“人世”精神交往的教学关系;以劳动教育为基础,以审美教育为灵魂,“五育并举”,创造丰富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共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以云计算、大数据和深度学习为核心驱动力的人工智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它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教育”)正在不断变革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内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不断推进应用之时,围绕它的批判声也络绎不绝。究其根源而言,人工智能试图驰骋于整个教育疆域但却力不从心,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使它步履维艰。以此为根,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领域而招致的批判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人工智能+教育”系统、工具的安全性能无法保障,教育数据隐私泄露,教师主导地位沉沦。基于此,可以制定统一的“人工智能+教育”系统、工具开发与设计标准,利用区块链技术保护教育数据隐私,划定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边界,从而拨开“人工智能+教育”前行中的重重迷雾。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article the current empirical research on morality and giftedness is reviewed with an emphasis on moral sensitivity. The component of moral judgment has been the most studied aspect in morality. Although high-ability students have been shown to be superior in moral judgment when compared to average-ability students, morality includes other components as well, such as sensitivity, motivation, and character. Furthermore, the critics of Kohlbergian research argue that moral reasoning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moral behavior. The gifted students might be able to give “correct” responses in the Defining Issues Test (DIT) test but their actual moral behavior cannot be predicted based on these test results. Hence, the limits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findings need to be acknowledged. The component of moral sensitivity is introduced with case studies regarding Finnish gifted students and Finnish Academic Olympians. The beliefs and values in academic work ethics of the Finnish Academic Olympians are discussed to give examples of how ethics can be combined with excellence in science.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 moral education of gifted students are suggest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品德构建的骨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之成长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独立进行道德活动的道德主体。主体性原则符合辨证唯物论的基本原则,它是以德育心理学为依据的,坚持主题性原则,有利于把德育的功能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对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基于商谈理论的双向案例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利于道德观念的创新,具有道德自我教育功能,有利于学生真诚、尊重和合作品质的培养,也有利于道德践行。通过构建"类赛博空间",师生在平等、开放、自由的商谈空间中达成道德共识,形成道德习惯,这对于我们社会转型时期在更广阔领域"新道德"的构建和教育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领域,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给教育伦理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导致的伦理困境和可能面临的伦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人工智能与教育主体的权利嬗变、算法推荐与学生个性的发展异化、人工情感与人机互动的情感危机、智能感知与教育数据的价值困境这四个方面。为了防范和消除这些伦理风险,“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法为界”是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的理性选择,教育责任则是“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应该做什么”伦理准则的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19.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政者正也”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其“正人正己”“上行下效”“推己及人”的思想与当代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通过对“政者正也”思想的辨析,挖掘儒家“政者正也”的思想精髓,为当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促使当代教师以德立身、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