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基于学情调查的自我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契合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以就业能力培养的USEM模型为基础,通过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设计与调查,从实证的视角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和就业理念。调查表明,我国高校亟须改善大学生就业理念感知的内外部环境,以优化就业能力各要素的培养绩效为切入点,把就业能力提升的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起着支撑作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效果又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依据。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要素,着重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形势下,提高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校和大学生迫在眉睫的任务。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实践中有较多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在高校层面,必须加强学生表达能力培养、重视对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学生层面,则需要从进行科研性学习、提高综合素养、自我效能培养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就业能力。从构建高校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工作的能力.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自我培养中存在培养模式不尽科学、职业教育机制不健全、自我培养意识淡薄等问题.因而,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大学生也应增强主动意识,及早做好职业规划,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提高就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综合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与诸多因素有关,而企业用人制度变革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出发,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把毕业实践环节与预就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文章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出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提出了应从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大学生个性培养、重视大学生品格养成、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以及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等六个方面,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入手,着重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学生社团参与等多角度阐述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方法,对高校探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本文结合一些调查,从就业形势入手,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可就业能力不同于"职业探索期和创立期"的就业能力,而是指在工作中获得和保持新工作的能力。通过比较可就业能力的结构模型,探讨大学理念与就业能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可就业能力的内在关系,并对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校现行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和"难就业"。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转型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在供给侧改革中,必须从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精细化就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入手,与行业和企业界广泛联合,走产学研协同育人之路,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体育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分析,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探索出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具有的就业能力结构,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提高就业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模式发生转型,由强调学院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Ⅰ转向注重知识使用的知识生产模式Ⅱ。知识生产模式的这一转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要革新培养理念,由传统的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知识生产模式Ⅰ,转向强调大学生超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知识生产模式Ⅱ,开放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知识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了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策略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类就业的深层次原因是由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引发的,要创新大学生培养模式,交学历教育为能力教育.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和改进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模式,通过切合实际地调整人才培养模武,拓展就业市场,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等途径,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探索出了一条计算机类学生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很严峻,而去年以来日益恶化的国际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焦点。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环节。北京化工大学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坚持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就业竞争力的高低又取决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药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源与流关系,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起着基础支撑作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效度与广度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主要参考指标。深化高等药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难题,应明确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了解大学生就业能力普遍较弱的原因,探索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推动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尽快缓解。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深入推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课堂教学,扎实开展以创新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性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研究性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营造了基于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与应用性课题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良好氛围,建立了以扎实的基础理论促应用型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能力提高、以能力提高促大学生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实践证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在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通过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及其实现途径展开的全面考察,深入探讨密西根州立大学通识教育、职业生涯辅导体系、创业教育、服务学习、海外学习等培养模式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锻炼求职能力及拓展国际视野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以期对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就业指导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就业竞争力的高低又取决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药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源与流关系,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起着基础支撑作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效度与广度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主要参考指标。深化高等药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