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买椟还珠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则故事常用来比喻那些取舍不当、舍本逐末的不理智行为。当年我读师范担任实习老师时,曾在课堂上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们听。有一位学生听完故事后天真地问我:“为什么那个郑国人喜欢盒子就是取舍不当呢?他喜欢盒子不行吗?”这个问题让我在课堂上当场怔住。不过,我马上转而问学生:“你们说是盒子贵还是珍珠贵?”学生答是珍珠贵。我说:“这就对了。盒子再华丽,但比起价值连城的珍珠来,买哪个更划算?他买椟还珠,就是舍本逐末呀!”学生又问:“为什么买椟还珠就是舍本逐末呢?舍本逐末就一定不划算吗?要是盒子比…  相似文献   

2.
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来,沉寂的课堂因为“对话”赋予学生“言说权”而显露出勃勃生机,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然而,不经意间,我感到在学生们变得善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同时,有些“对话”变了味,走了形。课堂上你说,我说,大家说,师生问答、生问生答、讨论交流,一片热闹,但静心一想,这种“对话“”热闹”缺少了深度,缺少了质量“。对话”成了过去“串讲串问“”师问生答”的翻版,致使阅读教…  相似文献   

3.
笑话乐翻天     
关系一名新生去学校报到。老师问:“家长姓名?”学生答:“李四。”老师接着问:“和你的关系?”学生答道:“不好。他经常揍我!”机不可失  相似文献   

4.
曾经有学生问我:“你的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我同答:“没参加过高考!”曾经有学生问我:“你认为人生中最快乐的事应该是什么?”我同答:“参加高考!”说起没有参加过高考,我心里至今还酸酸的。记得1977恢复高考那年,我刚做了一名教师,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师在讲解蔷薇的知识后问学生:“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一学生答道:“是可怕的刺。”另一学生答道:“是美丽的花。”老师表示赞许。第三个学生答道:“我想,应该想办法培育出不带刺的蔷薇。”“你胡思乱想些什么!”教师怒斥道。其实,这位教师没有意识到,他错过了一次发挥  相似文献   

6.
快乐大本营     
电源电阻某日,物理课上,Mr王在讲电源、电阻的问题时,发现小新在做其他事,便大叫一声:“小新,你来说什么是电源、电阻。”小新灵机一动说:“店主是店里的老板,店员是职工。”全班哄堂大笑。★郑洁梦四川省郫县四中初三(2)班未必会小新班上来了一新女生,她在自我介绍时这样说:“我未必会是最聪明的!我未必会是最漂亮的!我未必会是学习最棒的!”全班给予热烈掌声。女生接着说:“我的名字叫卫碧慧。”家谱问:米的妈妈是谁?答:花,因为花生米。问:米的爸爸是谁?答:蝶,因为蝶恋花。问:米的外婆是谁?答:妙笔,因为妙笔生花。问:米的外公是谁?答:爆…  相似文献   

7.
论自以为是     
我问学生:“‘自以为是’是个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答:“贬义词。”我又问:“‘自以为非’呢?”未答,犹豫了,笑了。我接着加强疑问口气:“‘自以为非’是褒义的吗?”好像是,却未曾思考过,所以还有点没把握。读书不求甚解,学习不求深究,是一大忌。为禁此一忌,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遇事多问,问得别人不耐烦了也不打止,只要自己耐烦。自以为是不好,那就自以为非吧,可是如果总是自以为非,这日子怎么过下去呢?前也非,后也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这种感觉陪着你,你还怎么往前走?课堂上,老师问学生问题了,如果学生一个个都忐忑不安、自以为非,还有谁…  相似文献   

8.
有个学生爬墙出校被校长抓到了。校长问学生:“为什么不从校门走?”答:“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又问:“这么高的墙怎么翻过去的啊?”学生指了指裤子说:“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校长又问:“翻墙是什么感觉?”学生指了指鞋子:“特步:飞一般的感觉!”第二天学生从正门进学校,校长问学生:“怎么不翻墙了?”答:“安踏:我选择,我喜欢。”第三天学生穿混混装,校长说:“不能穿混混装。”学生说:“穿什么就什么———森玛服饰!”第四天他穿背心上学,校长说:“不能穿背心上学。”答:“男人简单就好———爱蹬堡服饰!”校长说:“我要记你大过!”…  相似文献   

9.
一、欣赏学生的“亮点” 学生总是期望被老师欣赏。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感到每付出一份劳动,便会有一份收获的快乐,这快乐,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的。在教学用语里,教师经常使用欣赏的语气,这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更多的投入。例如当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以欣赏的语气赞叹:“答得多好啊!多么富有独创性!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学生作业取得某些进步时,老师说:“我很欣赏你这种富有创造性的解法”。  相似文献   

10.
问 :在我的无声无息中 ,这个声音是怎么回事 ?答 :……问 :在我的纷乱嘈杂中 ,这沉寂是怎么回事 ?答 :……问 :谁在这儿 ?这个陌生人是哪一类的人 ?答 :……问 :谁讲过话了 ?谁叫喊了 ?谁用叛徒的双手紧紧地扼住了我的脖子 ?答 :……问 :这是那滞留的日子 ?这是场所 ?答 :……问 :请回答 !无论如何请回答 !无论如何请回答我 !……答 :……  ———《停滞不前的日子·悲怆的对话之三》【解读】本诗的组诗标题———“停滞不前的日子”、“悲怆的对话”———作为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对我们理解本诗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且两者之间有着…  相似文献   

11.
呵护童心     
车蕴丽 《教育文汇》2003,(11):30-30,32
每当我走进课堂,面对那几十双童稚的眼睛时,我的心情就愉悦起来。这些眼睛,让我感到年轻,感到纯净,让我浑身上下充满活力。有一天站在讲台上,忽然发现孩子们都望着我,笑嘻嘻的。我很奇怪地问:“你们笑什么呀?”孩子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然后笑嘻嘻地说:“因为你笑了!”“我笑了么?”我一边问着,一边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不懂问老师,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问问题时,说不出所问题目的题意,更谈不上把题目原原本本地复述一次。这反映了学生问问题之前根本未能做到反复认真地审阅题目,连题意都未审清就去问老师:“这道题怎样解?”过去,碰到这种情况,我总是越俎代庖地“帮”学生重新审题。奇怪!题意审清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我琢磨,相当一部分问问题的学生,原因出自于没有认真审题。但我越“帮”学生审题,完全依赖老师“帮”审题的现象越严重。我感到这不是一种好现象! 最近,我向学生宣布:“不准带书本来问问题!”凡来问问题的学生首先必须把题意说给老师听,然后老师再  相似文献   

13.
某市某学科优质课竞赛在一所小学举行,课堂精彩不断,师生配合默契,学生热情回答问题,教师声情并茂,很多学生语惊四座,师生和谐令人信服。这堂课赢得了许多评委的赞叹!听课之余,我想到了调查一下学生的情况。问:小朋友,你们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吗?答:是,我们都是一个班的。问:你们班一共有多少人?答:我们班有54人。不是,是60人。问:那个说“我们生活在阳光下,我们生活在花园里”的男孩叫什么名字?是哪个班的?答: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好像是三班的,我是一班的。问:那你和他不是一个班的?答:是啊,我们六个班一个班选10名最好的。老师才不会让那些笨…  相似文献   

14.
开心一刻     
最古老的乐器老师问学生:“你们谁能告诉我,最古老的乐器是哪种?”一个学生答:“是手风琴。”老师不解:“为什么?”学生答:“因为它的皱纹最多。”  相似文献   

15.
校园拾趣     
“植被”新说 一日,我在课堂上出了一道同音字zhí的填空题,需要学生填上(直)立、(值)日、(植)被这几个同音字,结果学生会填“植”的,寥寥无几.看到还有几个学生会填上“植”,我感到一丝高兴,觉得这几位同学还是不错的. 第二天,我在课堂上表扬了这几位同学.接着,我就问他们“植被”的意思,结果却出人意料,他们全都是蒙的.我随即幽了一默:“你们太——有——才——了!”小家伙们哄堂大笑.我还是不甘心:“有谁知道‘植被’的意思吗?”柯亚男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植被’就是——被子是棉花做的,而棉花是植物,这就是‘植被’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诲”字时,学生常常把它和“悔”字弄混了。我认真思考,根据这两个字的特点和含义编了一句话。再上课时,我就问:“你们做错事的时候后悔吗?”学生点头。“后悔时,是嘴上说说,还是从心里感到后悔呢?”同学们表示从心里感到后悔。“那就是说,大家的悔意都发自内心,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喽。”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有心悔过方为善”,然后问道:“这句话什么意思?”一生回答:“心里知道后悔了,才能改。”我点点头,“说得不错。”然后继续问:“那老师平时又是怎样教育你们呢?”“老师给我们讲课,老师和我谈话,老师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学生答…  相似文献   

17.
校园逸趣     
幸福的牛一名学生在写作文《幸福的童年》时,把“小时侯,我经常骑在牛背上唱歌”错写成“小时侯,牛经常骑在我背上唱歌”。老师看后说:“那头牛的童年比你更幸福!”杀鸡取卵有一次语文课,老师讲完“缘木求鱼”这个成语后,请同学再想一个类似的成语。一男生答:“杀鸡取卵。”老师矫正:“错了,缘木求鱼指的是做没有结果的事情!”男生坦然对答:“老师,我杀的是公鸡!”愚人节某一天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个学生在传纸条,就要他把纸条交上去。老师:“把纸条拿来。”学生:“老师,我劝你还是不要看比较好。”老师:“快把纸条拿来。”学生把纸条拿…  相似文献   

18.
阅读导语———这是浙江省吴江市蓝泽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薛法根2002年11月在杭州市上的一节阅读教学课。这节课在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凸显“以读代讲”的阅读教学特色方面将给我们以诸多的启发。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大家整齐、响亮地念课题。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师:如果有人问,谁应该感到自豪?哪个字应该念重音呢?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字念重音。师:如果有人这样问:“我应该感到怎样才对?”哪个地方应该念重一点?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自豪”念重音。师:如果有人怀疑,我应该感到自豪对不对呀?…  相似文献   

19.
眼前的时光     
有一位信佛很虔诚的教师,时常在课堂上灌输小学生对佛教的认识。一天,他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谁想要下地狱的,举手。”果然没有人举手,教师感到很欣慰。然后他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极乐世界的美好,他问学生:“有谁想去极乐世界的举手!”大部分的小孩子都举手了,只有角落里一个孩子没有举手,面色凝重。老师把他叫起来,问说:“为什么你既不想去地狱,也不想去极乐世界呢?”那个孩子说“:我妈妈说,放学的时候哪里也不准去,要直接回家!”这是一个笑话,也不全然是笑话而已,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在强调来生的重要,也告…  相似文献   

20.
小幽默     
,)‘︺妇1勺目,勺目丫‘一划J勺︺‘门丫‘门1/v划、。门丫。门丫自八丫0门、勺︺ △“小万,你来回答,眼镜蛇属哪一类动物?”老师问。 学生想了想回答:“应属近视眼类。” △上物理课时,老师提问:“什么物体最重?” 冬冬站起来发言:“报告,我们家外公最重!” “你外公?”老师感到奇怪。 “对,我爸措写信时,称呼他为‘泰山’!” △在上基督教课的时候老师问一个学生:“如果有一男孩侮辱了你或打了你,你能原谅他 吗?” “能,老师,我想我得原谅他,如果他比我大的话。” △自然课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上昆虫课。当他讲到有一种小虫子寿命只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