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紫缘 《大观周刊》2013,(11):142-142
网络媒体作为新时代下新的舆论监督形式,凭借独特的传播优势,其舆论监督功能迅速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存在“泛政治化”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思考。本文从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出发,分析网络舆论监督“泛政治化”现象的影响,为我国今后的网络舆论监督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围观是一种特殊的舆论监督形式.共同兴趣的议题、一定的人群规模和网络的活动场域,构成了网络围观发生的必然要素,网民通过多种手段形式围观“现场”并形成集群声势.网络围观实现舆论监督的动力机制是情绪感染下的群体利益表达,对权力的“凝视”和“合法性”审判构成其内容主体,话语的“优势反应强化”和形成决策压力是其实现的形式和路径.在正向发挥网络围观舆论监督功能的同时,警惕围观中的“去个体化”及其危害,建立合理的团体规范、培养舆论领袖、审慎管理议题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张湾  杨希 《新闻世界》2012,(8):127-128
在社会的大转折时期,舆论监督这一词汇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也越来越期盼舆论监督。而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开始普及。人们开始借助网络来进行舆论监督,相比起传统媒体,网络有着自由、全民的优越性,虽然也有其缺点,但不可否认,网络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监督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一种较为积极的正面力量,而网络暴力则成为一种消极表现,虽然网络暴力的本意也是希望通过网络舆论,监督那些有违社会道德和关乎公众利益的事情,但是在监督的过程中,舆论的作用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与“监督”的初衷发生了背离,通过虚拟的舆论压力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将网络舆论监督异化为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5.
网络中的舆论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源 《当代传播》2002,(6):64-66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媒体。本旨在初步分析网络监督对传统舆论监督 冲击,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压力,探讨网络自身开展监督的优势和劣势,对初生的网络监督的现状作一个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6.
从网络公关费看舆论监督的失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传统公共关系的深度与广度大大拓展,同时,网络舆论监督敲诈和网络有偿不监督成为两种最突出的网络舆论监督失范,网络公关偏离正轨昭示着网络社会公共管理模式的深刻危机。本文对所谓网络公关费的潜规则成因进行分析、定性,探讨失范过程中的矛盾所在以及未来可能的规范模式,以期网络公关与网络舆论监督回归其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网络监督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天价香烟事件"、"杭州飙车案"、"邓玉娇案"等一系列网络舆论监督成功案例已经凸显了网络在公共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作用.以网络为载体的舆论监督,特别是对特殊利益团体的监督,成效非凡.网络充分发挥了其舆论监督作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民意潮流.  相似文献   

8.
王菲菲 《青年记者》2009,(24):86-87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指出:“以往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所指的“新兴媒介”无疑是网络。与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有着诸多优势。近年来,许多社会热点事件无不是通过网络曝光后迅速成为公众话题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是一个可能产生多方面效应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从总体上看,我们对舆论监督的认识多与司法独立或司法公正联系起来探究,仿佛舆论监督只是用以补充司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之不足的一种工具。但是舆论监督并不应只是扮演“第四者”的角色,也不应该只处于从属的地位,其自有独立存在的价值。目前对舆论监督理论的深入探讨,尤其是必要的实证分析十分不足,对建立舆论监督制度的法律效应,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社会,网络舆论监督力量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是其负效应也越来越凸显,影响了舆论监督的质量。本文在网络舆论监督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网络舆论监督负效应的理解,并借用传播学中的"噪音"概念,从网民、网络以及事件本身三个角度,对网络舆论监督负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负效应带来的后果,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肖君  龚雪  方田 《新闻前哨》2012,(5):95-97
近年来,我国的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进程日益加快,互联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特别是随着微博、论坛等新的网络交互方式的普及,公众利用互联网对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违纪及违反公民道德的现象和行为进行民主监督的热情与能力也日益提升。但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网络舆论监督事件来看,如“楼倒倒”、“我爸是李刚”、“我为祖国喝茅台”等。在这些事件由严肃话题转化为网络话语后.网民对其的戏谑大多会在网络上出现新一波的狂欢热潮。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构建的空间中,“人人都是传播者”,公众易于获取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话语空间。社会公众以网络为载体,自由表达自己的言论或观点形成了网络舆论。普通网民轻松拥有了网络话语权,通过网络发布关于社会事务甚至对政府、官员的意见和建议。网络中的“孙志刚案件”、“宝马撞人事件”等成为了网络舆论监督的经典案例。随着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在这些网民中逐渐分化出了一批专业的网络独立调查人。独立调查人不属于任何媒体,而是作为独立的个体采集信息、调查事件,向公众展示事件本质、发布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形态,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力量.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对网络舆论的监督由起步到逐渐成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着眼于我国政府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旨在探讨提升和改进政府网络舆论监督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功能伴随着时代的跫音,不断彰显出更多的作为。不知从哪天起。它又受到了反腐机构的青睐,被列入舆论监督的一个新途径。2009年2月19日,云南省委宣传部网络发布公告,针对“躲猫猫”事件面向社会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会同相关部门组成调查委员会,对“躲猫猫”舆论事件真相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舆论表达的重要平台,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以网络上出现的舆论监督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产生这种问题的内在原因,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在舆论监督方面越来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舆论组织者要想更好地发挥网络阵地的优势.就必须对网络舆论监督的方式方法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的发达,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条开展舆论监督的便捷通道。在网络舆论监督赢得一片叫好声的同时,网络舆论暴力却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合理有效地开展网络舆论监督,防范和应对网络舆论暴力,需要具有正确的网络舆论态度和完善的网络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郭亮 《新闻知识》2013,(9):30-32
网络舆论监督是公民监督权利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观点,形成舆论,实现监督。其目的是传递社会"正能量",对现实中的国家和社会事务产生影响,为改革和发展纠偏护航。网络舆论监督信息如不加以有效引导,极易好事变坏,放大不良信息的恶劣影响,恶化社会舆论环境。可以从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开展网络媒体素质教育,建立网络舆论监督发言人制度四个方面入手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运用与疏导。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成为了自媒体,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舆论监督。但由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性,难免出现信息失真,把关人缺位等问题。本文以2013年2月17日发生的“李天一案”为例,试分析其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探究该事件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领域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叶冲 《传媒观察》2014,(6):13-15
针对2013年国内网络舆论监督研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与评述:网络舆论监督的成因、过程、特点,网络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与正负影响,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与不足,网络舆论监督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