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注意力经济下,出版物的文化创意显得至关重要,而出版物营销作为出版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其与文化创意的融合更显得必要。本文通过对出版物营销活动特点的分析,结合文化创意的特征,总结出注意力经济下文化创意与出版物营销的4P原则,并指出文化创意对出版物营销工作的影响。文化创意与出版物营销的融合创新有利于出版企业开展营销活动,促进出版物的销售,更有利于创新出版物的营销方式,为加速我国出版业的进化过程、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出版正在向数字化趋势发展.文章从文化创新呈现的内涵入手,了解艺术出版物的分类与特征,分析基于文化创新背景下提升艺术出版物原创力的重要性,进一步阐释提升艺术出版物原创力的措施,为出版机构与相关人士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审读是出版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保障出版物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方向,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出版物的管理,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等进行全程管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是负责全疆出版  相似文献   

4.
出版资源是出版生产的对象,出版物就是出版生产者在开发出版资源、对出版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出版物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出版物的实物形态,而在于出版物所载的知识、信息,出版物所载的知识、信息的价值,决定了出版物的价值,因此,出版资源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资源,开发出版资源的过程,就是根据一定的市场需要按特定的选题策划思路,对分散、零碎或显现、潜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使这些信息资源在重组中产生新的信息意义和文化传播、积累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化浪潮的推进,出版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出版企业将面临传统出版物与数字出版物2种业态共存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渠道选择成为出版企业能否实现其市场价值的一个关键环节。文章分析了目前出版企业可选的营销渠道模式,并对影响出版企业营销渠道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时代出版业O2O立体化营销渠道的选择框架、选择指标体系及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6.
优秀出版物的价值具有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等多重性,出版物只有在内容上符合社会主义的出版导向,并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播价值,才能称为优秀出版物,体现出版价值.优秀出版物的价值有文化积累价值与文化传播价值.本文以《山海经》为例对传统出版物的文化传播价值研究.  相似文献   

7.
网络出版的多媒体编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种网上数字媒体的制作技术快速更新和相关编辑软件不断升级,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界面日益完善,多媒体网络出版物的质量和效果也在提高。应该说,网络出版的多媒体编辑技术是最富创造性、最具魅力的编辑技术。对网络出版的多媒体编辑技术全面地认识和有效地应用,是网络出版工作和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一网打尽”的技术基础1技术基础网络出版物信息量大,发行快速,动态更新,表现力强,是未来出版的方向。目前Web出版和Email出版中都可以展示多媒体信息。总体而言,网络出版的多媒体编辑技术的基础是相对成熟的、快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与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出版业得以空前发展,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出版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张,出版物品种连年上升,出版物产品呈现系列化、多样化发展趋势,2006年全国出版的各类出版物总品种达到24.5万种,居于世界各国的首位.  相似文献   

9.
正出版物的质量是出版企业的生命,不断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努力推出有利于人类进步和国家文化繁荣的精品力作是出版行业的永恒主题。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努力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为使命,以精品力作引领时代发展、塑造民族精神作为集团出版工作的追求,将提高出版物的品质作为出版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出版物选题质量、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质量、印制质量等各个管理环节,通过建章立制、强化落  相似文献   

10.
陶明远 《出版经济》2005,(12):20-2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版社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是出版急剧产业化过程中,经济压力和经济追求给出版人带来了新的挑战:既要注重出版物的社会效益,也要重视出版物的经济效益,一个优秀的出版人应该在把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放在首位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思想,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出版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1.
刘亚 《出版广角》2011,(6):52-53
出版与社会是出版史研究的基本问题。数字出版物作为一种新的出版形制,其产品延续了简牍制、卷轴制、册页制的出版媒介演变历程。每种新的出版性质的出现,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决定的,反之也促进了新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如今数字出版的潮起云涌正与这一发展规律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电子图书营销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出版物营销建设对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4R营销理论即关联、反应、关系、回报四大策略是营销理论新的研究进展。本文基于4R营销理论,分析目前我国电子图书营销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出版物营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化出版是一个国家、一个历史时代最重要的中介载体,历史与当下的一切都反映在出版物当中.每个国家、每个时代由于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等各种原因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质,具体表现为出版的文化制度、职业伦理和道德素质等诸多外在特征,从一个历史时代刚性的出版法规到出版物的装帧、封面设计等产品形态,再到出版群体的精神追求,都是时代出版特质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英文科技出版物:如何走向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出版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种类跃居世界前列,步入了出版大国行列。科技出版也与整个出版业同步发展。据统计,我国目前出版科技图书26 000多种,科技期刊4 300多种,居世界各国之首。但是,我国出版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出版物和版权输出少就是两个突出问题,这也是我国科技出版物走向世界的“瓶颈”。出版物走向世界应当包括两个主要指标:一是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二是出版物及版权的贸易输出量。前者主要为研究人员所关注,后者主要为出版工作者所关注。虽然我国图书的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5.
王芳 《出版广角》2022,(6):77-80
随着现代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具有“亲数字”媒体特征的电子音像出版以多元的内容形式、产品形态和传播渠道,成为推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传承、传播与发展的有效媒介。我国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电子音像出版物在出版形式、产品形态、传播途径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就布依族地区的发展现状而言,电子音像出版与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有...  相似文献   

16.
谢影 《现代出版》2008,(2):69-71
出版社在国家文化建设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而大学出版社是出版传播学术思想成果、引领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的机构,是集教育与专业出版两种职能的综合体,它反映了思想文化创造和科技的新成果,同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出版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蕴涵着一定的思想和观念,读者对出版物的认同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对某种观念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陈梅霞 《出版广角》2015,(16):40-4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译学论著及教材出版呈现很多优势,比如出版物数量多、品种多。但是在出版业蓬勃发展的环境下,部分译学论著和教材出版也呈现缺乏系统性、精品图书少、选题重复率高、出版较为分散、深度不够等问题,这也导致应用翻译出版物的出版质量饱受考验。本文以应用翻译出版物的出版为视角,结合应用翻译理论与教学文库的产生和发展,重点论述应用翻译出版物的出版定位,以期为国内翻译出版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跨界整合资源引导传统出版业转型的“出版+”实践,为调和新时代纪录片产业发展期待与纪录片“破圈”困境所形成的落差提供了启示。结合“出版+”实践相关研究聚焦以出版业为主体的局限,文章立足纪录片和出版物互为主体视角再探“出版+”实践,提出旨在实现纪录片和出版彼此赋能的“纪录片+出版”模式,并结合纪录片与出版物既有组合案例思考“纪录片+出版”模式路径建构的举措,进而阐释助推产业“破圈”的“纪录片+出版”模式将成为促进“大纪录片产业”建设和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有了长足进步,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出版物数量的增长一定要有质量的提升做保障,特别是作为文化集中体现的学术著作出版,一定要严格遵循出版规范,提高出版质量。我们要把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作为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文化自信理论的几个重要维度为切口,结合国家形象建设工作,研究中华文化的海外出版发行策略.深入解读历史文化、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相关的出版作品,在新时期构成海外传播矩阵的有效方式.进而在文字出版物、影像出版物、艺术出版物等领域,深入探讨文化自信相关因子在海外传播领域的有效构成,并在树立文化自信价值观、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出版传播渠道等维度对我国的外宣和海外出版机构提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