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身教”和“言教”,是教育中的一个古老的话题,自古就有“身教重于言教”的说法。然而,时至今日,在语文学科独立百年之后,语文课堂教学究竟应该“身教为本”还是“言教为本”还不清楚,实在令人遗憾。希望下面这组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学校语文教育中身教和言教的关系,我们整合了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和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及多所中学教研资源,在上海、广州、东莞选取6所高中12个平行班做了小范围对比实验。实验以作文教学为例,以教师的“下水”作文为身教方式,以教师的作文指导为言教方式,对身教和言教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参与实验的语文教师自身语文素质都较好。为了使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作文水平,取得身教效果,我们设计了两个文学性较强的作文题,教师选取一个题目在两个不同的平行班级分别用言教和身教进行作文指导,然后学生作文。之后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这里仅择录其中的两个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2006第3期“知行合一”的主题是“言教为本”。桑志军先生对语文教育中的“言教”和“身教”的释义和认识言之在理。郑有才先生以作文教学为例的“语文言教方略”有理有据,可操作性强。本人持赞同意见。饶杰腾先生在一次报告中所说:“教师的语言是第二部教材”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意思是说身教的效果要优于言教。然而,这句话有很大的局限性,至少在语课堂教学中言教是根本。我们以作教学为例进行了身教与言教的对比实验,这里仅录这次实验的两个片段。对比实验印证了我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说到“言教”,人们往往会将它与“身教”连在一起,并且很自然地就会想起“身教胜过言教”的说法。本文不想对“言教”“身教”本身的实施作太多的探讨,只想谈谈在学校语文教育中言教与身教的关系:学校语文教育应立足“言教”,“身教”只是“言教”的前提,“言教”才是学校语文教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漫谈教师的言教□汤锡忠“身教重于言教”,这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是尽人皆知的。正人先正己,重视自身修养,率先垂范,这是师德高尚的表现。但是强调了身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言教。一个只能“茶壶里煮饺子”的人是无力胜任教师职业的,善于言教是教师的特殊能力。许多优...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过:“‘言教’并非独立的一回事,而是依附于‘身教’的;或以言教,或以不言而教,实际上都是‘身教’,‘身教’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一言一动都足以为受教育者的模范。”教师经常动动笔,写点东西,久之,这种“不言而教”的行为就会在学生心目中定格。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作文兴趣具有较强的内驱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 ,教师既要言教 ,又要身教 ,且身教重于言教。其实 ,在言教、身教基础上深入人心的心教 ,才是教育水平的高境界。   兵家以攻心为上 ,教育家又何尝不是如此。进修学校的学员首先是教师 ,其次才是学员 ,言教不慎 ,或伤他们的面子 ,或引起厌恶和反感 ,身教不妥 ,又有装腔作势 ,故弄玄虚之嫌。所以进修学校的教师在进行言教、身教时 ,应以“心教”为追求境界 ,提高教育技术水平。   所谓心教就是受教育者不但对教者及所传习的知识、技能乃至思想易于接受 ,而且对其学识、教风乃至人品从心里佩服 ,从心理接受。这要求教师有扎实、过…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课堂教学的熏陶、课外阅读的感染以及教师言教与身教的影响等几个环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言教”与“身教”陈旺先.无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是传技文化知识,都离不开‘言教’,可以说‘言教’是教师职业的一个特点。我们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两个教师的知识水平相仿、教育对象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相近、教学内容相同,但其教学效果却可能迥然不同:一个...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身教重于言教”,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榜样。生锈的钥匙难以开锁。为了迅速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必须刻苦磨炼这把钥匙,使它精益求精,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逐步达到纯洁和健康地运用语言的境地。语文教学和各科教学一样,要“精讲多练”,要“少而精”。关键是一个“精”字:教学内容要精,教学语言要精。  相似文献   

11.
师德是一门学问,是一种付出,良好的师德要做到为人师表,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孩子;关注孩子,以自身的爱心感染孩子;引导孩子,以平等的方式帮助孩子。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必须注重身教,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是我国教育者的优良传统。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教育学生不重以“言教”,而重以“身教”,处处以实际行动感化、影响学生。孟子提出“教者必以正”。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真理的宣传者,知识的传播者,技能的教授者,品德的示范者。教师要对学生发挥教育作用,概括起来有言教和身教两个实施途径。言教和身教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彼此难分轻重。客观评价教师的言传身教,我们应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观;作为教师本人,则应力求做到言行一致。  相似文献   

14.
英国“写作前准备”相当于“作文前指导”,是其母语教材的一个固定栏目。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怎样的作文指导才是有效的?”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师。严格地说,“作文指导”包括作文前指导和作文后指导(作文批改与讲评)。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前指导时,往往以学生学过的课文为例,  相似文献   

15.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历代教育家教育实践的结晶。常言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看一看。”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对学前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要言教,也需身教,但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不仅符合学前儿童年龄小,善于模仿的特点,而且易于被接受。因为身教不带任何强制性,它能通过教育者无声的行为影响儿童,  相似文献   

16.
铜陵师范学校语文教师、共产党员潘友全,是省模范教师。他身教重于言教,积极、自觉地抵制精神污染,为学生们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直接施加影响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工作具有强烈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不仅表现在“言”上,同时还应表现在“身”上,即“言教”与“身教”的统一。而中学生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因此,“身教”往往比“言教”更为重要。教师举止文雅,言谈谦逊和气,课堂用语礼貌,良好的敬业精神,平等公平对待学生的态度,都会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比如,我代…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中的组织领导者和管理教育者,其工作极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充满着艺术性和辩证性。要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作为班主任,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用辩证法的原理处理好以下十种关系。1.身教与言教的关系。身教与言教统一,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是一个班的总负责人,对学生的要求也最多。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当我们一丝不苟地履行“言教”这一职责时,千万不可忽视“身教”这一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讲,“身教”的意义和效果大于“言教”。以身作则,既言传又身教,本身就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活生生的教材。…  相似文献   

19.
论“身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有效法宝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党仍然离不开这个法宝。它不仅是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干劲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教育人的工作,我认为其教育形式有两种,一是“言教”、二是“身教”。言教,就是领导者用以理服人的方法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身教,则是各级领导干部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去验证自己  相似文献   

20.
"言传"和"身教"是最常见的教育方法,"身教"强调以教育者亲身实践的行为示范来进行教育。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重视"身教"的作用。在语文教育中实行"身教语文",有利于为学生树立行为榜样,促进知行合一,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学相长。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完善自我人格,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挥"身教"作用,以实现"身教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