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组织分离法,用4种培养基对保山野生小美牛肝菌(Boletus speciosus)进行菌丝分离培养,探讨适合于小美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在培养基 ④(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KH2PO43 g、MgSO40.5 g、琼脂20 g、维生素B1少许、黄豆粉3 g、蛋白胨3 g、水1000 mL)中小美牛肝菌的菌丝生长较好,用菌柄连接处的菌肉组织分离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的栽培料配方的出菇量,筛选出适合本地秀珍菇大量繁殖的培养基质。通过一年的试验和大量的数据证明,栽培料的3种不同配方中最适合生长的是以棉籽壳为主的配方,而3种栽培料中出菇产量最高的是以棉籽壳为主的配方。  相似文献   

3.
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5种基质配方组成:黄心土、松林表土、食用菌残料、泥炭、粪土,以园土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研究各基质对一年生油茶容器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的苗木移栽存活率、苗高、地径粗度,高径比、侧根长度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以黄心土40%+松林表土15%+食用菌残料20%+泥炭20%+粪土5%为配方的基质培育的油茶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对照及其余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4.
新选育的PL -AD2 8属于早熟型品种。该菌株菌丝在 5 - 37℃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 ,菌丝生长适温为 1 8- 30℃ ,最适温度为 2 5 - 2 8℃。在木糖渣发酵料培养基上 ,菌丝粗壮、洁白、整齐 ,爬壁能力强 ,满袋天数为 2 2d± 1d。经栽培证明 ,PL -AD2 8是高产优质菌株。  相似文献   

5.
受无糖培养技术启示,在太子参组培苗育苗过程中,以液体培养基取代固体培养基,应用纸桥法,以太子参幼苗茎段为外植体,经有效诱导芽分化后转入以蛭石为基质的增殖培养基增殖培养,并诱导生根,成苗后辅以自然光照,通过培养基改进对太子参组培苗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在合MS+0.1mg/LNAA+0.5~1.0mg/L6-BA+2%蔗糖的液体培养基滤纸桥上的芽分化率达80%以上。不定芽在以蛭石为基质的MS+0.1mg/LNAA+1mg/L6.BA十2%蔗糖的培养基中增殖并生根,生根后的试管苗转到低糖(0.5%)或无糖培养基中,经自然光照培养能得到高质量的试管苗。  相似文献   

6.
羊肚菌是一种野生名贵食用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以高黎贡山羊肚菌菌株为材料,应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适碳源、氮源和土壤浸出液,并以其为基础设计培养基配方,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组合,然后用最适培养基组合来进行菌丝的培养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合菌丝生长的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黄豆粉,土壤浸出液为红土浸出液;最优的培养基组合为玉米粉2.5%、黄豆粉1.5%、土壤浸出液10%;最适合菌丝生长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7℃、pH=6-7,最佳培养时间为4-5 d.  相似文献   

7.
低色素出芽短梗霉W2003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芽短梗W2003是一株天然的产色素能力弱化菌株.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W2003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28℃,转速为150r/min,初始pH为6.5,培养时间60h;培养基配方组分为(g/L):蔗糖70,酵母浸膏10,KH2PO42.0,MgSO4·7H2O1.0,NaOH1.0,(NH4)2SO40.04.在优化条件下该菌株的多糖转化率为16.68%,培养液多糖含量为11.68g/L.  相似文献   

8.
研究菊花茶饮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及配方,结果表明:料水比为1:80,蛋白糖用量为0.07%,柠檬酸用量为0.4%、Vc用量0.01%、蜂蜜用量0.25%、精盐用量0.02%时,产品感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9.
通过避温栽培马铃薯和鲜食玉米的复种试验,结果表明,前茬地膜覆盖避温栽培马铃薯下茬鲜食玉米的复种模式,每hm^2纯收入为37800元,比一年一熟的单季玉米、谷子、马铃薯分别增效32700元/hm^2,19800元/hm^2和23850元/hm^2,增效比分别为7.41:1、2.10:1和2.71:1。前茬地膜覆盖避温栽培鲜食玉米下茬马铃薯的纯收入为23100元/hm^2,比一年一熟的单季玉米、谷子、马铃薯分别增效18000元/hm^2,5100元/hm^2和9150元/hm^2,增效比分别为4.53:1、1.28:1和1.66:1。可见,地膜避温栽培马铃薯和鲜食玉米的复种模式经济效益高于单季玉米、谷子、马铃薯,尤其是前茬马铃薯下茬鲜食玉米的复种模式,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产虫草腺苷为指标来筛选最适合兰坪虫草菌株OLLJ14菌丝生长的培养基配方,同时优化了该菌株高产腺苷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结果表明,高产虫草腺苷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薏仁米10 g、黄豆粉0.6 g、鲜蚕蛹20 g、麦芽糖1 g,微量元素溶液47.4 mL(每100 mL水中加入烟酸0.004 g、Vb10.002 g、Vb60.004 g、MgSO40.1 g、KH2PO40.05 g);兰坪虫草菌高产腺苷的最佳培养温度为14-16℃,培养时间为30 d左右.  相似文献   

11.
王承香 《职大学报》2013,(4):100-102,15
研究了防虫网、玉米屏障、温度等物理措施对烟粉虱和番茄TY病毒病的兼控效果。结果表明100目的防虫网效果最好,大棚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病株率为3.1%,防控效果达94.9%。在设置60目防虫网的前提下,在距棚1米处种植玉米能够有效的防止烟粉虱的入侵,防控效果为81.5%。当温度在20~30℃之间时番茄TY病毒病的发病率较高,当温度在30℃以上尤其是超过35℃时,已经发病的番茄植株会出现暂时的隐症现象。因此,同时采取多种物理措施并进行短时高温温棚能够有效的控制烟粉虱和番茄TY病毒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天水市蔬菜主产区地膜番茄高产高效施肥配方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东南天水生态和地膜大田栽培条件下,N、P和N、P、K不同配施,对番茄产量和效益有显著影响,其经济最佳N、P、K施肥量分别为N 177.0Kg/hm2、P2O5 166.5kg/hm2和K2O 184.5kg/hm2,此时其单产可达113163.0 kg/hm2,施肥纯收益可达77597.13元/hm2,施肥成本为1616.97元/hm2,投产比为14∶8.99.  相似文献   

13.
以兰州地区常见的两个番茄品种同辉(早熟型)和霞光(晚熟型)为实验材料,模拟当地12%和20%臭氧层减薄时增强的UV-B辐射量2.54KJ·m^-2·d^-1,和4.25KJ·m^-2·d^-1.初步探讨了增强UV-B辐射对大田条件下两种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辉番茄的产量随辐射增加而明显增加,霞光番茄产量只在低辐射下增加;两种辐射造成同辉果实番茄红素下降。Vc无明显变化;霞光番茄红素在低辐射下增加,高辐射时下降,Vc含量变化相反,比较两种番茄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就果实产量而言,早熟的同辉品种更具抗性,而晚熟的霞光品种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影响非洲菊离体繁殖的若干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不同的激素种类、不同的培养基类型等方面探讨了上述诸因子对非洲菊离体繁殖的影响,比较深入地研究了非洲菊离体繁殖中各因子对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一系列作用机理。此外,还对试管的苗驯化、移栽作了探讨。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组合诱导芽及芽的增殖效果最好;而培养基以B5诱导芽效果最好;培养基中低浓度的无机盐有利于生根。通过对比试验,以腐殖土∶沙∶壤土=1∶1∶1的混合基质移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黄草石斛的组培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含不同浓度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的MS培养基对黄草石斛新品系不同外植体进行培养。黄草石斛快速繁殖 ,其外植体以茎尖较适宜。筛选出黄草石斛茎尖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 +BA0 .5+NAA0 .2 ;诱导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BA0 .75+NAA0 .5;诱导生根培养基为 1 / 2MS+NAA0 .1 +BA0 .2 5。通过组培可快速得到大量株苗 ,株苗在适宜的移栽基质中可以迅速成活。  相似文献   

16.
从基本培养基筛选、最佳外植体选择、单激素敏感性试验和最适激素配比试验4个方面对绿菊花草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MS可作为愈伤诱导培养的基本培养基,而无腋芽茎段最适于愈伤组织的培养,ZT和IBA可较好的启动愈伤组织的形成.在此基础上,确立0.2mg/L ZT+1.0 mg/L IBA作为诱导茎段形成愈伤的最佳激素配比.  相似文献   

17.
对河北省平泉县食用菌基地调查发现,危害滑子菇常见病虫害有细菌性斑点病、黏菌病、木霉病、胡桃肉状菌、尖眼蕈蚊,并提出了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河北省平泉县食用菌基地调查发现,危害滑子菇常见病虫害有细菌性斑点病、黏菌病、木霉病、胡桃肉状菌、尖眼蕈蚊,并提出了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钗石斛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影响,并绘制了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改良MS2(K2HPO.加倍)能获得60%的诱导率,而改良MS。CNH4NO,加倍)的诱导率仅为5%。二者在愈伤组织培养上也表现出显著差异,前者表现良好,说明高浓度的铵能抑制金钗石斛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MS+0.5mg/LBA+O.8Ing/LNAA+3%蔗糖可获得最高诱导率和增殖倍数,诱导率为70.0%。90d后增殖倍数为23.98。类原球茎培养60~100d时进入对数生长期,重量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