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梅婷  万世正 《科技风》2012,(13):17-18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法计算了 Eu、N 单掺杂和共掺杂锐钛矿相TiO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Eu 单掺杂 TiO2体系,可以减少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速率;N 单掺杂 TiO2增强了其对可见光的响应;而 Eu/N 共掺杂引起晶格畸变,导致禁带宽度变窄,光吸收带边红移到可见光区,提高 TiO2的光催化效率以促进其更好的利用太阳能.  相似文献   

2.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对Li4Ti5O12体系进行Ti位掺杂后的各种属性,包括掺杂后的晶格参数,优化体积,体系总能以及嵌入电压等。计算结果显示对体系掺入少量Mn原子会使体系体积收缩,并且会降低体系的平均嵌入电压。更有趣的是,靠近Mn原子的八面体TiO6结构出现扭曲,且有发生了Jahn-Teller效应。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5)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的方法,对OsSi_2晶胞的理论模型分别掺入Re和Ir原子,并对掺杂后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理论计算结果显示:1)Re和Ir两种杂质的掺入都使得OsSi_2晶胞的体积有所改变,造成了晶格畸变;2)系统总能量的计算表明Re、Ir掺杂时倾向于置换OsSi_2的OsII位置;Re的掺入使得OsSi_2的费米面向价带移动,形成了P型半导体;而掺Ir则使得OsSi_2的费米面向导带移动,形成了N型半导体。  相似文献   

4.
首次利用材料在超短脉冲激发下的瞬间高载流子密度特性研究了GaNxAs1-x/GaAs量子阱的光学特性。研究首次发现在高于量子阱的Mott迁移边(局域发光的高能端)存在一个非局域特性的新的发光峰。该峰具有与局域发光完全不同的光学性质。通过研究材料的不同温度和激发强度下的发光行为证实该新的发光峰是量子阱的本征能级发光。这一结果为目前人们在Ga(In)NAs材料体系中是否存在Ga(In)NAs合金态或者N是以杂质带的形式存在的争论提供了重要证据。在Ga(In)NAs以及InGaN等材料体系中都观察到PL发光峰随温度升高先红移,然后蓝移,再红移的所谓的“S”形变化。它的来源一直令人们疑惑不解。我们直接证明GaNxAs1-x材料中发光峰的“S”形变化是由于材料中的低能端的局域态随温度的淬灭以及相邻的局域态与非局域态之间在温度的作用下相互竞争的结果。这一结果为能量随温度的“S”形变化提供了最直接的实验证据。通过光荧光谱, 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低N含量的GaNxAs1-x光学性质。首次发现在低N含量的GaNxAs1-x材料(N%<1%)中,在N的杂质态的高能端(低于GaAs带边)存在一个新的,其光学性质与N的杂质态完全不同的发光峰。实验证明该峰是GaNxAs1-x材料的合金态。这一结果说明在GaNxAs1-x中即便在N含量<0.1%时就已经形成了GaNxAs1-x的合金态。这个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直接证明N在GaAs中能够形成GaNxAs1-x合金,而不是仅仅以N的杂质态存在。这为目前人们所争论的N在GaAs所起的作用,GaNxAs1-x光跃迁的来源,以及Ga(In)NAs的基本能带结构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最后我们利用选择激发在GaAs1-xSbx/GaAs量子阱中实验上第一次同时观察到空间直接(Type-I)跃迁和间接跃迁(Type-II)。时间分辨荧光寿命谱进一步直接论证了GaAs1-xSbx/GaAs能带排列的Type-II特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方法,对异质外延关系为OsSi2(101)//Si(111),取向关系为OsSi2[010]//Si011的OsSi2平衡体系及附近各点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1.005nm≤a≤1.030时,且带隙值随着晶格常数a取值的增大而减小。当a取值为10.20时,体系处于稳定状态,此时OsSi2是具有带隙值为0.628eV的间接带隙半导体。  相似文献   

6.
顶管机在顶进过程中受到管节与土之间的摩擦力,泥浆性质直接影响管节表面的摩擦力.本文通过调整泥浆液中膨润土及增稠剂的掺量,采用流变仪分析计算了宾汉方程与幂律方程的4个参数及漏斗粘度.结果 表明:当膨润土的掺量在8%~12%时,泥浆的流变性能较为适合;膨润土和CMC含量增加,泥浆变浓稠内摩擦增大,易形成网状结构,因此动切力增大,尤其当膨润土和CMC掺量在较高水平时,这一现象更为显著;流性指数随膨润土含量增高而降低;稠度系数会随膨润土含量提升而增大;膨润土及CMC掺量增加会使漏斗粘度上升.  相似文献   

7.
以Li2CO3和V2O5为原料,用中热固相法制备了掺杂不同氟离子含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yFy,采用XRD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及电导率测试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中热固相法制得的Li1+xV3O8-yFy产品较纯,没有杂质相存在;当y=0.1时产品的电化学循环性能最好,首次放电比容量达252.08 mAh/g,以0.2c倍率循环25次之后比容量仍保持在210.93 mAh/g,容量保持率达92.72%.  相似文献   

8.
闪锌矿型CdTe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框架下广义梯度近似平面波超软赝势法,计算了闪锌矿型CdTe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计算表明,闪锌矿型CdTe为直接带隙半导体,禁带宽度为0.671eV.计算并分析了闪锌矿型CdTe的复折射率、复介电函数、吸收系数、光电导率、损失函数和反射率,其折射率为2.69,静态介电常数为7.23.计算结果与其他文献结果吻合较好,为闪锌矿型CdTe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冻融循环法对掺有火成岩纤维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冻试验,结果发现火成岩纤维的掺入,增强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大,抗冻性能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势平面波方法,在0-50 GPa压力作用下,对立方结构Mo3Al2C的力学性质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计算得到的晶格常数与实验值符合的很好,立方结构的Mo3Al2C晶体在0-50 GPa压力下是稳定结构,块体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和不可压缩性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增大而晶格常数和体积逐渐降低。B/G=2.26,表明这个材料是延性材料。电子性质的分析表明,Mo3Al2C表现出金属性,化学键是共价键与离子键的混合。  相似文献   

11.
ZnO纳米棒与纳米管的制备及光致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以氯化锌和氨水为反应溶液,在Cu衬底上制备了不同形貌的ZnO纳米棒和纳米管阵列。借助SEM和PL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光致发光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表明,ZnO纳米棒的生长过程结束后,自然冷却与恒温(40℃)溶解会使ZnO纳米棒发生优先溶解的区域不同,在溶解过程中,纳米棒的各处溶解的速率大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纳米结构。在PL图谱中,ZnO纳米棒与纳米管表现出相似的弱的紫外峰和强的由于Cu杂质引起的绿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12.
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了偶联表面活性荆分子与高分子的混合溶液体系性质,并考查了模拟体系的形态结构。模拟结果表明,与一般高分子体系类似,体系中存在着临界聚集浓度和临界胶束浓度,且浓度数量级更小;随着偶联表面活性剂分子浓度的增大,体系中有更多偶联表面活性剂胶柬被吸附在高分子链上,形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集体。  相似文献   

13.
共轴光学系统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内容,但是几何光学里的公式比较复杂,当几个光学器件共轴时,利用公式研究光路就非常困难.为了便于使用计算机处理几何光学中的数据计算,需要用Mathematica应用矩阵对几何光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针对变摩擦阻尼器无系统研究方法及具体规范的支撑。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单自由度体系在谐振激励下结构位移、耗能比计算公式并确定摩擦系数、坡面长度、坡度和碟簧刚度等为影响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的重要参数,采用自编程序对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进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摩擦系数宜取0.5以上;(2)宜适当增加坡面长度且平面段长度宜小于结构屈服位移;(3)当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耗能不足时,宜优先考虑增大坡度;(4)当增大坡度仍无法满足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耗能需求时,可考虑增大碟簧刚度。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应用中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参数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吉同棕  陈明峰 《科技风》2012,(22):66-67
文章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正极材料Li1.2Mn0.54Ni0.13Co0.13O2所需球形前驱体。采用碳酸盐及氢氧化物两种沉淀剂,通过颗粒密度,颗粒粒径,SEM形貌表征手段研究了共沉淀实验条件对所制备前驱体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料速度对颗粒密度,颗粒粒度,颗粒形貌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加料速度的增大颗粒密度增大,粒度增大,颗粒形貌趋于球形且表面缺陷完善;在颗粒形貌方面,碳酸盐沉淀剂体系更容易获得球形颗粒,颗粒表面光滑;氢氧化物沉淀体系颗粒形貌不易控制,但颗粒表面能直观地呈现出单晶形貌。  相似文献   

16.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在研究硅半导体材料时,惊异地发现:当在硅中掺入一定的微量杂质后,经太阳光照射,能产生电流。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不会想到,他们在实验室里的这一发现,在半个世纪后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至今,晶体硅(包括单晶硅、多晶硅和带硅)仍然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依然是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材料。  相似文献   

17.
基于波函数匹配方法,研究了铁磁-非磁性杂质-铁磁系统的隧道结磁电阻,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两铁磁结之间分子场的存在导致了准束缚态的形成。当电子入射能量接近准束缚态能级时共振隧穿发生,在其电导中出现一个峰值。非磁性杂质和两铁磁体中的电子有效质量对微分电导有明显的影响,包括影响电导的幅度和共振峰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循环噪声对钙离子体系的积极影响。结果表明:在循环噪声的作用下,再注入噪声分数为ε=1时,随着噪声延迟时间的增加,钙离子体系表现出多重相干共振现象(Coherent Multiresonance,CMR),且再注入噪声分数ε的正负不能改变相干共振的强度,只能改变相干共振极值的位置,但ε取值的大小对相干共振振幅有重要影响。若加入外信号,相干共振的峰值随着振幅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改变共振峰的个数;若振幅一定时,随着频率的变化相干共振的变化比较复杂。振幅和频率的改变,均使第一个相干共振的极值较大,说明在形成第一个相干共振峰时更容易使噪声能量集中在信号低频区域。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9)
目前我们使用的一体式结构且带普通放油螺栓的油底壳,这种油底壳底部遇到碰撞产生变形或破裂时,都必须更换油底壳整体,同时普通放油螺栓不能很好地吸附各零部件摩擦产生的铁屑,使带有铁屑的机油循环往复进入油道,增大摩擦副,影响发动机零部件润滑效果进而缩短发动机使用寿命,为克服上述问题,延长机油使用寿命,降低发动机零部件磨损,本团队经过长时间研究,从实际出发研究了一款防止机油大幅震荡且能吸附杂质的冲压油底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铜锰复合氧化物。采用Raman,XRD手段考察了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并与催化剂的丙酮完全氧化活性进行了关联。单组分Mn-O样品的晶相结构为MnO2和Mn3O4,而双组分的Cu-Mn-O样品只检测到晶相CuO,Cu含量较高时Cu-Mn-O样品没有检测到Raman谱峰,表明样品表面主要以MnO2为主。当Cu/Mn原子比为4:1时,催化剂活性最高,推测表面MnO2物种是丙酮氧化的主要活性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