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在中国实施面临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RDA与我国编目实践的兼容性,版权与国家标准,RDA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与实施结果,RDA在工作与用户界面的实施效果,经济及其他因素。西文编目需要率先考虑实施RDA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调研世界各国对RDA实施的态度和行动,分析各国实施的步骤和特点,旨在总结各国的经验,并针对我国RDA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我国RDA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以联机版工具包形式首先发布,成为利用RDA的主要途径。文章全面介绍RDA工具包,并以此设想工具包中文界面应当包含的资源,重点在“工具”和“资源”部分增强中文内容。RDA未来将有电子书产品,充实中文资源的RDA电子书,更有助于RDA在中国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从目前情况看,基于《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编制的编目条例全球还只有RDA这一部.本文主要是从内容方面对RDA的结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它与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所不同的主要及其他方面的特点,从而为RDA这部新型的编目条例今后能否在我国实施做一铺垫.  相似文献   

5.
霍艳蓉 《图书馆建设》2011,(12):52-55,59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成为新的国际编目标准已是大势所趋。为确保RDA的顺利实施,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及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共同成立了美国RDA测试协调委员会。该协调委员会负责在图书馆和信息环境中对RDA进行测试,以检验RDA在实际应用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孟琼  熊健敏 《图书馆》2014,(3):124-126
随着国外图书馆实施RDA进程的不断加快,通过套录数据进行西文图书编目时RDA书目记录日趋增多,为此编目人员也面临着一些困惑。本文通过对RDA记录与AACR2记录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具体实例,探讨西文图书编目中RDA记录的理解与使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关于RDA的研究及实践开启了RDA的中国之路,文章不仅从宏观上构建了RDA培训体系,而且对此体系的四个子体系——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体系、培训流程体系及培训评估体系进行了详细描述和解析,这些研究将为未来全面实施RDA培训及在中国推广RDA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RDA(资源描述与检索)是数字环境下资源著录与检索的新标准。介绍RDA产生的背景和过程,论述RDA的性质、任务、内容结构,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RDA对我国文献编目工作的影响及启示。  相似文献   

9.
RDA继续前行     
简要介绍了RDA(《资源描述与检索》)这一标准的宗旨、特点以及当前的编制情况.由于客观原因,目前RDA的实施仍采用MARC格式,但RDA通过定义元素及强调关系的记录完全可以被应用于语义网环境中.在2010年首次发布后,RDA一直在自我完善,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及应用范围的扩大,RDA前进的脚步将不会停止.  相似文献   

10.
RDA Toolkit是一个集成、动态并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产品,由RDA全文、工具及资源3个部分构成。它的问世便于世界范围内的用户了解并推广使用RDA这种新的编目规则。RDA Toolkit的用户身份有3种:未经授权的用户、认证用户和个人配置用户。RDA Toolkit具有菜单功能、搜索功能、个性化工具包功能及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SWOT方法全面梳理了RDA内在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遇与挑战,并分析出RDA在我国并将成为与国际接轨的编目规则。利用毛泽东关于创造的论述所提出的"四个所有"论述了我国编目馆员如何迎接RDA的变革,提出编目馆员应转变观念,接受新生事物,应加强学习,关注RDA研究动态,应严谨治学,加强学术交流,希望通过个体的创造性活动加速引领RDA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我国RDA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健敏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1):138-143
近年来新的国际编目标准RDA成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通过统计我国RDA研究现状,系统分析国内RDA研究的几大重点论题,总结国内研究层次水平和研究连续性,对其与编目实践相结合等特征进行理论探讨,并从提高关注度和认知度、加强本土化实践研究、开展跨专业、多元化研究以及加强与国外研究成果交流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台湾地区图书馆实施RDA的过程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了其筹备工作、具体开展情况,以及RDA开展调查结果。并总结了台湾地区图书馆具体实施RDA的经验。结合大陆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借鉴台湾地区图书馆相关经验,对大陆地区高校图书馆具体使用RDA规则开展编目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RDA日文版翻译、日本各地RDA培训活动、日本目录规则的重新修订以及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和多家公司针对RDA的具体工作等多方面来阐述RDA在日本的实践情况。望RDA在日本的实践经验能为我国RDA的研究和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论文先后论述了RDA的定义、RDA和AACR2的主要异同、RDA的重要性、RDA的目标与原则,最后通过与AACR2比较,归纳了RDA的五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6.
论文通过对我国201 1年以前有关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调查分析,概述了当前研究的主要状况,分析了RDA主题研究的现象,并指出RDA研究在实践应用等方面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7.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代表着鳊目领域的最新进展,得到国际范围的关注。无论我国是否打算采用RDA,都有必要深入分析RDA与中文鳊目实践的异同,考察其对中文编目的适用性,为我们的决策打下理性而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文通过对我国2011年以前有关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调查分析,概述了当前研究的主要状况,分析了RDA主题研究的现象,并指出RDA研究在实践应用等方面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9.
RDA是以AACR2为基础,建立在FRBR和FRAD概念模式下,满足数字环境下资源描述与检索需求的新标准,2010年6月正式发布网络版。介绍了RDA产生的背景、结构与内容,分析了RDA具备的特色及与其他国际性原则和标准的融合情况。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国际编目的新动向、新知识,为我国文献编目工作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资源描述与检索》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国际化的设计,并辅以可用于本地化的交替、可选、例外等选项。"美国国会图书馆政策声明"提供了本地化的示范。RDA工具包将在各语种译本的基础上提供多语言界面。我国可以在分析国内编目规则与RDA差异的基础上,编制本地化的实施细则,以应用RDA为契机,统一国内中外文编目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