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户画像作为大数据环境下的用户分析及服务设计工具,为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新思路。文章概述了用户画像及其相关研究实践应用,并归纳了图书馆现有资源推荐服务现状,分析了图书馆用户画像数据源并构建了图书馆用户画像模型,最后提出并设计了从单用户和多用户角度分别推荐馆藏资源的模式,为大数据环境下面向用户的图书馆资源精准推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利用用户画像以及个性化推荐算法实现智慧图书馆中的图书推荐。【方法/过程】从构建智慧 图书馆用户画像的自然属性、兴趣属性、社交属性三个数据维度出发,借助相似度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不同维度读者 和图书的相似度,实现基于相似读者和相似图书的虚拟图书推荐,阐述了借助智慧图书馆的先进技术实现基于位 置的实体图书推荐。【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将用户画像用于智慧图书馆图书推荐可提升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能 力,针对读者实现精准推荐。【创新/局限】基于用户画像的图书推荐从多个维度进行组合推荐,实现了智慧图书馆 虚拟图书和实体图书的个性化推荐,提高了推荐质量,为提升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局限 在于选取的读者以及图书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构建与分析移动图书馆UGC用户画像模型,挖掘用户潜在信息需求,促进移动图书馆UGC实现精准化推荐服务。[方法/过程]通过Python爬取喜马拉雅APP《三体》的部分评论数据并进行聚类分析;利用RFM模型选取典型用户;采用TF-IDF算法生成标签,利用词云可视化工具生成典型用户的完整画像。[结果/结论]详细阐述移动图书馆UGC用户画像的构建流程,并通过实例分析构建喜马拉雅平台《三体》部分典型用户的完整画像,提出移动图书馆应结合数据驱动的用户画像提供精准化的推荐服务、个性化的知识搜索、智慧化的预测服务、智能化的隐私保护,以促进移动图书馆UGC精准服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形式越来越多,通过对用户信息收集、筛选、分析以及整合,可得到用户画像。论述图书馆用户画像现状及大数据对画像的影响,多维分析图书馆用户信息的收集,用标签来定位图书馆用户,探究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用户画像构建;提出重视图书馆用户画像推广、完善图书馆用户画像系统、加强用户与图书馆之间互动、推动各馆之间的信息共享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用户画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风》2021,(31)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图书馆用户画像能够可视化、形象化、生动化地体现读者的阅读行为。本文基于图书馆用户的用户属性数据、用户人格数据、内容偏好数据、互动数据、会话数据、情境数据进行标签化识别,围绕这六个维度进行图书馆用户画像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精准推送服务,同时根据用户特征变化调整策略,提高阅读推广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构建多源数据融合获得细粒度的用户画像标签,加强和提升服务场景的用户画像识别与精准推荐,对于洞察用户需求、开展群体精准营销、提高用户忠诚度等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方法/过程]融入服务场景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用户画像识别与推荐分析框架,以用户价值模型RFM重构表征用户行为的RFCLS标签,采用LDA模型提取用户资源使用偏好的文本语义标签,继而将用户属性、用户行为和资源使用偏好等多源异构数据汇聚成用户画像标签体系后,选取随机森林模型对不同标签组合展开用户画像识别的模型训练和分类性能评估。[结果/结论]实证研究表明,与单一的数值型或者文本型画像标签体系相比,多源数据融合的用户画像模型提升了用户画像识别和分类的精准度,有效支撑高校图书馆开展更为针对性的营销服务策略和个体精准化服务推荐。  相似文献   

7.
分析用户画像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几点意义,然后从数据的采集与整理、用户画像模型构建、用户画像可视化和用户画像修正4个方面阐述用户画像的构建过程,最后分析结合用户画像本校图书馆可以开展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郑继来  曹意 《情报探索》2023,(4):109-114
[目的/意义]构建以用户借阅行为画像为导向、与馆藏图书资源画像内容挖掘相结合的精准阅读推广模式,进而有效地推广阅读。[方法/过程]基于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大数据服务平台,以2021年某市公共图书馆7 728名读者、84 754条借阅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Excel、FineBI和微词云等工具,分析读者的历史行为数据建立用户借阅行为画像,同时采取结合图书特征和资源标签的方法建立资源画像,在此基础上进行图书推荐。[结果/结论]根据用户画像和资源画像的特征相似度进行推荐图书,可以提高阅读推广服务精准化和增加用户黏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旨在发现国内用户画像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以及这些主题的发展脉络,为图书馆用户画像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LDA主题模型对国内用户画像研究论文的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等内容进行文本挖掘,按年度对热点主题进行分析并发现各主题的演化趋势。[结果/结论]国内用户画像研究领域大体可划分为8个研究主题:新媒体营销、电商系统与精准营销、推荐算法与推荐系统、健康信息服务、教育教学、金融服务、社交网络与内容分析、高校图书馆与信息服务。研究主题按年度演化趋势可分为上升主题、平稳主题和衰减主题3类。高校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是上升幅度最大的主题,这表明研究人员越来越关注用户画像在图书馆及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用户画像是大数据的产物,它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图书馆可以通过统一服务平台获取用户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数据建模构建图书馆的用户画像,并利用它进行精准服务,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学术用户画像是对用户访问使用学术资源行为的较全面的刻画。本文尝试构建图书馆学术用户画像的信息行为标签和研究兴趣标签,来准确定位学术用户的信息需求,以便推荐合适的学术资源。[方法/过程]具体方法是全面获取用户的访问日志并进行清洗处理,然后构建从学术用户信息行为出发的用户画像标签体系,进一步研究构建了基于研究兴趣关联的信息资源推荐服务。[结果/结论]本研究有助于提高用户信息获取效率,提高图书馆学术资源推荐服务的质量,并为结合其它资源全面构建图书馆学术用户画像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用户画像方法深入分析了企业的显性和隐性技术需求,力求更精准识别企业的真实技术需求,实现针对企业用户需求与科技成果的精准推荐;通过采集企业用户的需求文本及其在平台上的行为数据构建其技术需求画像,构建科技成果技术特征库,最后针对企业需求为企业推荐匹配的科技成果;应用证明,采用用户画像方法能更准确识别企业的真实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用户动态画像的学术新媒体信息精准推荐模型是满足学术新媒体用户对学术信息 资源精准化、个性化与专业化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术信息流转效率以及价值增值的有效途径。【方法/过程】在 探究学术新媒体信息流转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与分层画像,重构学术新媒体用户画像 步骤,构建基于用户动态画像的学术新媒体信息精准推荐模型。【结果/结论】基于用户动态画像的学术新媒体信息 精准推荐模型能够实现学术信息资源与用户的精准对接,提升用户忠诚度,更好地服务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活动。 【创新/局限】从理论框架角度分析与构建学术新媒体信息推荐模型,后续将重点研究模型的技术实现与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2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性化推荐系统在各个领域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丰富的媒体内容元数据与标签,引入第三方电影/电视剧、直播频道/栏目等一些的视频数据作为元数据与标签,并与自有业务数据打通融合。同时,完善视频数据中的用户画像标签,为离线分析和线上服务提供支撑,结合用户标签和内容标签,实现客户精准导流。本文主要研究利用用户画像,在视频领域精准视频推荐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连喜 《现代情报》2015,35(12):41-46
个性化图书推荐主要是以用户特征和借阅行为为挖掘对象,通过获取用户的兴趣特征及隐含的需求模式,实现用户与图书相互关联的个性化图书推荐服务。本文通过挖掘用户的背景信息构建用户特征模型,然后在设计喜好值计算、用户相似度计算和内容相似度计算以及标签信息获取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多种不同的图书推荐方法,以挖掘用户的潜在信息需求。最后利用图书馆的真实数据设计面向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图书推荐系统,同时以标准网络数据集通过实验验证来评估推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现代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基于用户画像的智能信息服务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对图书馆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用户画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以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的用户画像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iteSpace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进行关键词分析,揭示我国用户画像研究的时间分布、学科领域、主题演变和研究热点问题。[结果/结论]我国用户画像研究划分为初始阶段、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从2015年开始快速发展,但基础理论研究较少,研究成果尚未形成体系;用户画像研究文献从最初的计算机和电子商务等学科领域逐渐向管理学、经济学、人文社科领域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大数据构成了用户画像研究的数据基础,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画像研究和实践应用不断发展,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是用户画像研究的重要领域;研究热点包括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实践应用和基础数据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深度学习技术作为大数据、"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分析和服务设计的有力工具,为图书馆馆藏资源推荐服务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方法/过程]首先,基于文献查阅法、网络调查法对国内外图书馆馆藏资源推荐服务的研究现状、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然后,在概述深度学习技术及其相关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在深度学习视角下提出了一种以读者用户兴趣值为基础的图书馆馆藏资源推荐模型。[结果/结论]分别从数据关联、情景分析和协同过滤技术3个方面探讨了图书馆馆藏资源推荐模式,为大数据环境下面向用户的图书馆资源精准推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芳  高一弘  林强 《情报探索》2020,(4):109-115
[目的/意义]旨在为高校图书馆提高纸质资源采购质量与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用户画像的理论对不同用户进行多维度的刻画,利用机器学习中监督学习的方法,通过采用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对用户偏好特征做精细统计分析的定量化计算,并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建立用户偏好同步变化的自适应优化在线学习的纸本资源推荐系统。[结果/结论]该研究从实证分析角度为用户实现精准的个性化纸本资源推荐服务,为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检索库实现智能偏好的检索功能,建立纸质文献检索库合理有效的动态更新机制,提升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9.
王帅 《情报科学》2022,40(6):98-107
【 目的/意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面向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画像与分群,有助于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为 拓宽互联网疫情风险感知渠道作出贡献。【方法/过程】以“COVID-19”为例,结合社区数据特点从用户基本特征、 用户兴趣主题、情感倾向、用户问诊需求和用户交互网络角色五个角度出发构建画像标签并利用DBSCAN聚类实 现画像,根据画像结果呈现用户概貌;利用 AP算法在画像基础上实现用户分群,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找到最具疫情 风险发现价值的用户类群。【结果/结论】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模型能够有效生成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画像, 画像可以对社区用户进行概括、映射用户原貌;分群结果呈现出5类社区用户群:患者、疑似患者、医师、奉献者和社 区管理员;社会网络分析表明最具疫情风险发现价值的用户群体为疑似患者和奉献者。【创新/局限】实例分析数据 量尚达不到“大数据”标准,画像构建粒度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亮  雷智雁 《现代情报》2014,34(4):74-77
文章在描述大数据研究背景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大数据对图书馆信息推送、参考咨询、学科服务,好书推荐等个性化服务的影响,总结大数据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及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针对数据分析的平台、成本问题、用户隐私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