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达夫是一个在创作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作品强烈的主观抒情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作品。他的小说淡化了客观的叙述,强化了主观性的描写,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构成了他小说的抒情性特征。本文以《沉沦》为范本,从感伤美和病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浪漫美和诗意美、抒情的散文美四个层面来品味郁达夫小说的抒情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美学角度入手,对报告文学的审美特征作了探讨,认为报告文学的审美特征主要是真实美、形象美、意境美和结构美。  相似文献   

3.
数学美是一种真实的美,是美的高级形式,是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互的产物.数学美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有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奇异美和抽象美.本文主要就奇异美和抽象美做一些叙述.  相似文献   

4.
本应用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论证了"读"在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读"品味文本中的韵律美、音乐美、节奏美、气势美、意境美、景色美和情感美,让读在语文教学中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5.
雷硬先 《中学文科》2009,(16):61-63
本文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和美学等理论,从情感美、理性美、言辞美、结构关等五个角度充分阐述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擦亮了读者的眼睛,给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徐荃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18(5):100-100,105
本文从旋律美、音色美、和声美和节奏美这四个钢琴演奏艺术的重要方面,着重论述了钢琴艺术表现的固有特性。进而阐明了钢琴演奏者必须达到的四个方面的素质要求及和谐统一,从而使钢琴演奏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美     
美育即立美教育、整体教育、关的教育,这是本文的立论基石。教师美的实质是教师在客观历史的基础和奈件上,对自身活动的审美观照和对教与学的艺术化追求的结果。教师美一般由知识美、人格美、能力美和形象美四部分构成。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知识美是教师美的基础;人格美是教师美的核心;能力美是教师美的保障;形象美是教师美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描述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严谨美、统一关等,系统阐述了数学之美,从而揭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教学之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数学美     
该文论述了数学美的概念和数学美的基本特征——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并简要地论述了数学美作为数学发展的动力与价值标准的一个重要因素所具有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10.
浅论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说明语文审美教育概念的基础上,按照人的思维流程,重点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四个过程即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王翠萍 《教育艺术》2002,(10):48-49
研究科学美、数学美现在已蔚然成风 ,这逐渐唤醒了数学的主体意识 ,消除了“数学枯燥乏味的偏见”。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客观存在的实体 ,为数学美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 ,使它处处充满了美的情绪、感受、鉴赏和创造。正是这些构成了完整的数学美 ,它的主要形式有和谐美、对称美、简单美、奇异美和相似美等等。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 :“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现数学美的特征 ,不仅可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改善他们的思想品质 ,促使…  相似文献   

12.
文学鉴赏的外观形态美居于文学作品的表层结构,是诗人审美意识的载体和负荷物,由文字、韵律、节奏、结构等组成,具有鲜明的质感和直接性品格。外观形态的美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由于它们体现了一定的空间性的美,因而既能在产生的当时是美的,又能超越时域,出现超时空的美。外观形态美虽然附着在诗歌作品的表层,但它的恒稳性很强,具有悠长的延续特征,可以独立地加以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13.
数学中存在美的东西,而统一美、简单美、奇异美和抽象美作为数学美的基本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数学家们对美的追求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从“五次及三次以上的方程不可能有一般的根式解”的这一奇异的结论中,开始重视研究代数方程何时存在有根式解的问题,从而创立了数学中的“群论”,使代数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美学基本原理,就英语句子结构表现出的平稳美、节奏美、对比映照美、主从协调美和音韵美进行探讨和分析,阐述英语结构美的形式,说明英语结构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科学美的实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美是在揭示自然界运动规律和内在结构的过程中用一定手段塑造的科学形象 的美。科学美作为美的一个子系统,包括科学品格形象美、科学形体形象美、科学风格形象美。科学美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技术美都具有形象性、悦情性、创造性特征,但是它们的内容和形式都不同。科学美是科学认识及适合表现这种认识的物质载体这些美的内容与符合形式美规律的科学论著和科学模型等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有的学者以传统美学为主要立论依据来否认科学美,是既有违客观事实又不符合辩证法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认识发现数学中的美,如:数学的概念美、符号美、抽象美、统一美、奇异美以及美妙的对称等,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中有很多美的东西,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这样不仅陶冶了情操,又让学生发现感受到数学的美,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数学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性,它们是形象、生动而具体的,数学中的符号美、统一美、和谐美和奇异美均展现着数学自身的美。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的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面对新教材和新课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感知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我们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同学生一起去领略语文中的美。  相似文献   

19.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美都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文学语言的美主要包括形象美、凝练美、含蓄美、音乐美等,文学语言有了这些美的特征,文学作品才会给人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育美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物理学科美包括基于形象感性的“形态美”,基于科学理性的“神韵美”,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意境美”三个层次。通过育美的准备阶段(助学寻美)、育美的实施过程(协同审美)、育美的终极目标(自主创美)的美育实施路径,实现“以美促智”“以美促德”“以美促美”的学科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