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李煜词的心境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煜乃南唐后主,同时亦是一位"误为人主"的纯情词人。尤其是其后期词高超卓绝,历来为人所称道。作为一个身世多变的词人,李煜词具有明显的心境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时空整合和意象变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隐逸词是隐逸文学发展到宋代蓬勃兴起的一个文学品种,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通过宋代隐逸词意象典故的选择与阐释,从而透视出宋代隐逸词人别样的隐逸心态。  相似文献   

3.
两宋堪称咏梅的时代。宋代词人普遍具有梅花情结,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梅花这一意象作为抒情的载体。文人们还在词中借梅花抒发了对人生、生命的深刻思索,对时代、局势的深沉感慨。梅花意象也获得了空前的审美、思想、情感、文化等涵盖能力,成为千古文人的特定符号,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她诗文词兼工,尤以词著名。其作品清新婉约、含蓄蕴藉。在其现存词作中,花被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内涵,并随着词人的人生历程而发生变化,系统鲜明地折射出女词人的生命状态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对女性词进行研究的就不乏其人。分别研究李、贺二位女作家的各代文人学者更不在少数,但专门对其二者在词中所表现的悲思愁情进行比较的却不多见。因此,本文从李清照与贺双卿的词入手,结合她们坎坷的身世,结合二位女词人词作中象征人生苦闷的一系列意象,深入研究她们词中悲情愁思的异同。悲情愁思的大胆宣泄正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真实情感的流露,所以了解她们孤独情感的形成与不同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全面、更深刻地品读她们的诗词,更明确的把握她们的异同,对于女性文学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汪廷讷现存词作少有言未及弈者,而在这些涉及到围棋书写的词作中,棋所充当的角色实不尽相同,小到日常实用之物品,大到人生旨趣之载体,皆各自承载着词人不同的情感意蕴。此外汪廷讷在词的创作中也赋予了围棋更多的文化内涵,使围棋的价值从玩赏层面逐渐上升至精神层面,最终在词中呈现出器物意象与主体意志浑然一体的面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珠玉词>中经常提到的"酒"出发,试图分析酒在<珠玉词>诸多篇章中的意义,通过对比说明晏殊词作的风格特征,并探讨其人其词之关系.  相似文献   

8.
辛派词人尊体意识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尊词体是南宋爱国词派辛派词人词学思想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这种意识经历了一个由隐而显的过程。这一过程既与词人自身的词体观念密切相关,更是时代风气影响下的词学发展链条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香港词人黄伟文以一己之力贡献了上千首歌词作品,讲述了无数香港人的心声.他的词作不拘一格,用词大胆,意象新颖,有着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巧妙的布局构思,同时,他亦爱为少数派发声,借流行歌曲说万千人的心事.此外,他心系香港,对港人港事有着深厚的情感,他的笔触时而辛辣,时而细腻,时而跳脱,无法准确地用一个或几个词轻易定义其风格.从题材、意象和语言等三个角度对其歌词创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清代浙西词派词人王初桐词作呈现以“雅正清空”为主、“婉约艳丽”与“豪放疏旷”并存的多元艺术风格。形成这种多元词风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包括王初桐个人词学思想的多次转变、纠正浙西词派弊端的必然结果以及词坛生态转变带来的影响。同时,王初桐作为浙西词派中后期多数词人的代表,其词作成为后世了解当时词坛风貌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刘辰翁是南宋末期著名的爱国词人,其有三百五十四首《须溪词》传世。在这些词作中有多首词中使用了叠音词语,统计显示共出现了一百六十八个叠音词,及三百五十八词。这些叠音词在声母和韵母的使用上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意象是古典诗词创作中最基本的艺术元素;在登高的生命体验中,文人士子将所见之景与所抒之情密切结合,构成具有情感内涵和审美内涵的文学意象;登高意象体现了多重复杂的内涵,显示出意蕴丰满的审美特色。其审美内涵或是怀古,或是抒怀,或是怀远,它既是文人士子寻找心灵自由的阶梯,又是文人士子的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13.
用梅花这个意象来表现词人的某些微妙的情绪、情感,并非出于李清照首创。在她之前,许多词作:匙家就以其神来之笔,描绘了梅的各种形态,寄寓各自不同的情感与志向。但李清照作为宋词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词人,梅在她的笔下,更能显现出与别人不同的味道。从梅的古诗词意象出发,探究易安词中梅的独特的风味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代全真教有词传世的道士词人共13位,丘处机是其中有较大影响的一位。全真道士词创自王喆,王喆词作俚俗浅白、民间俗曲化的词风影响了其后的许多全真词人,但到了丘处机,不仅对全真教义有了较大发展,他的词也体现出鲜明的文人化倾向:在词的内容、审美风格、作词目的等方面都表现出向文人词的复归。作为齐鲁词人,他的词风还具有北国词人特有的境界阔大、旷朗之风,表现出与金代文人词相同的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15.
宋词创作高峰时涌现出大批词人,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是空前的.李清照是宋词创作中杰出的女词人,在宋代的词坛上可谓独树一帜,形成了著名的“易安体”.她的词风分为南渡前后两个时期.分析李清照南渡前后期的创作情况,探究其词风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辛弃疾的推重是以一己之力反拨清中叶以来的词坛风气。在对辛弃疾词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王国维对鼓励后学学习辛弃疾词颇多犹疑,使辛弃疾词在王国维词论中难以得到典范性认同。王国维以五代、北宋词为典范总结的理论与标准在辛弃疾词上的应用难以如愿,因此其对辛弃疾的词史地位含糊其辞,使其极为重视的词人辛弃疾反而在其词学体系中出现边缘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花间集》中屡屡出现的江南美景、风物、人情等意象反映了积淀在花间词人心中的“江南情结”。这种情结是花问词人集体无意识的一种体现,它的产生与“江南”在中国文坛上的传统意义、当时西蜀的社会风气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寄托了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清平世界的向往。  相似文献   

18.
徐灿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女词人,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名相似,清代陈廷焯曾说:“闺秀工为词者,前则李易安,后则徐湘萍”,将其与李清照相提并论,在创作上,徐灿与李清照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两人所处时代不同,所持词学观念不同,徐词与李词在诸多方面又有所不同。文章以李清照作为参照,重点就词的内容、风格方面淡淡徐灿词的新变。  相似文献   

19.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集婉约大成的重要词人,其集大成主要在艺术上.他在吸取温、柳、秦、苏等优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了"富艳精工"的特有词风.通过具体词作的比较,分析清真词是如何继承发展温、柳、秦、苏等人的长处,成为一个集大成词人的.  相似文献   

20.
周密是宋末元初的重要词人,其词独标清丽,音律严谨,但后人对他的评价不一.他没有专门的词学论著,但在其词序及<绝妙好词>上反映了他的词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