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报纸的评论工作者,心往何处用?力往何处下?联系实际,从宏观上考虑,至关重要的是这三个方面:务实;多思;勤学。务实,就是要经常深入实际,观察研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恩格斯说过:“我写作不是为了永世长存,相反地,我所关心的是直接的当前现实。”报纸的评论,其对象主要是当前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重要问题和重要事件,正如195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所指出的:“全国性的报纸应该根据党的正确路线和各项政策决议,逐步做到对于国际国内发生  相似文献   

2.
说实在的,我平素不大精读政治评论类文章,对薛亚利的《实践“三个代表”加快长安发展系列评论》一至九论,以下简称《九论》亦然。日前,欣闻该文荣获中国世纪大采风作品金奖,这才赶忙找来《长安报》,认真一读,果真是一组好文,是供欣赏。 党报社论和评论是党的舆论代表和尖锐思想武器。所以,早在1954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中就规定“全国性的报纸应该根据党的总路线和各项政策决议逐级做到对于国内和国际发生的重大问题发表有高度思想政治水平的评论”各级地方报纸“也应该逐级做到对于当地实际生活和地方工作的各…  相似文献   

3.
言论的结构     
评论文章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了。西方称评论是报纸的“表情”,我们则称评论是报纸的眼睛。眼睛是传达表情的重要器官,所以两种说法其实是异曲而同工,无非是强调评论文章对报刊的重要。近年来,我国评论文章的写作实现了较大的突破,不光内容上求新务实,而且形式上也多种多样,成为宣传党的方针路线的锐利武器。常常听到一些初学评论的人们说:评论应该怎么写?有没有大体的规律可以遵循?评论的结构可不可以理出一个大致的思路?这使我想起了金人王  相似文献   

4.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是体现一张报纸政治倾向、政治面貌的旗帜.怎样才能写好评论?从我们的实践来看,有几个关系问题需要解决好."受命作文"与"有感而发"报纸上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或短评等,不管是评论当前重大政治问题,还是评论某个新闻事件,总是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联系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实际,针对干部群众中的现实思想和难分难解的问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进行分析、评论、说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一篇好的评论,为党、为人民立言,  相似文献   

5.
怎样深化党报新闻评论,使报纸的旗帜更鲜明,导向更准确? 一、在对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新闻评论的认识上实现突破。 有些同志认为,报纸就应该让新闻唱主角,评论只能是配角,只具有“补空”作用,特别是地市一级党报,因为中央大报的重要社论已经转载的不少了,没有必要再费功夫去摘自己的评论,从而认为地市报新闻评论可有可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共中央1954年7月作出的《关于改进报纸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各地方报纸除了转载人民日报重要社论外,也应该逐步做到对于当地实际生活和地方工作中的各种重要问题经常发表正确的评论。”地方党报转载人民日报重要社论,这是一条重要的新闻宣传纪律。但是并不等于说地方党报在新闻评论上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因为从广义上说,评论也是新闻,它是对新闻的深化和拔高,新闻旨在表现“是什么”,重在反映客观事实;评论则主要从“为什么”“怎么办”入手,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明方向。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问题和矛盾也不尽相同,人民日报的社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到了一个省一个地区还需要具体化、当地化,需要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从这个角度说,地方党报担负着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新闻宣传的任务,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早在1954年7月17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中,就把“大多数报纸的评论工作非常薄弱”,作为改进报纸的重要问题提出来,要求“报纸的评论工作必须加强……各地方的报纸除了转载《人民日报》的重要评论外,也应该逐步做到对  相似文献   

7.
评论,是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都是如此.代表编辑部或者一级组织的评论叫“社评”,篇幅短小的叫“短评”,反应特别快捷的叫“快评”,如今在各种媒体上常见的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新闻的评论通常都叫“时评”.它们虽然叫法不同,宗旨和作用都是相同的:坚持革故鼎新、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传道解惑;或头头是道,娓娓道来,或匕首投枪,尖锐泼辣,都要以讲准、讲清、讲好道理为原则.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眼睛.  相似文献   

8.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由此出发,县市报的评论应该有些什么特点呢?我们的体会是“三化”:微型化、系列化、乡土化。多一点“压缩饼干”报纸评论宜短,小报评论更是如此。报纸评论的种类很多,县市报评论自然也应该多样化,各种形式的评论都要有一些;但是,在数量上应以短评、编者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理论的价值随着时间的延伸而更加明显,新闻的价值则是一瞬即逝的匆匆过客。诚然,读者对绝大部分新闻性报纸总是匆匆翻阅,睹“新”为快,无意再度回首,并连带着使评论也即刻成为明日黄花;但是,评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还是由于自身的“缺陷”,使读者发出“没有看头”的感叹。因此,我们应该探讨新闻评论效应如何强化与延续的问题。社会反响程度是评论效应的综合体现。新闻评论所关心的是“直接的当前现实”;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是其本质特征。它必须立足当前,面对最广  相似文献   

10.
发挥新闻评论的导向作用,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注意方式方法,自觉而积极主动地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1954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中规定,中央报纸和各地方报纸,都应当根据党的路线和政策,就国际、国内和地方的重大问题,发表有高度思想水平的评论。新闻界一位资深的老同志说过:“党所以要办报,就是因为要对各种事情发表党的意见,发表评论。” 当前我们正在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业实践,在其行进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是会层出不穷的。要想正确而又充分地发挥新闻评论的导向作用,报纸评论的策划与写作就要坚持原则,注意方式方法,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带电作业’是广电报的基本特色”,广播电视报如何做到“旗帜”高扬又保持“带电作业”的“本色”,这是广电报编辑工作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问题。根据近两年的编辑工作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精心办好影视评论专栏,使之成为广电报的一个“亮点”,是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一、充分发挥影视评论的三大功能“影视评论”作为广电报的一个重要栏目,是对广播电视播映的影视剧以及演艺界的某种现象生发议论,说长道短。“影视评论”专栏所涉及的内容涵盖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方面…  相似文献   

12.
广播评论的语言,应该是“谈话式”的。这是由广播的特点决定的。同报纸相比,广播虽有传播迅速、听众广泛的优势,但也有稍纵即逝、不易保存的弱点。因此,广播评论的语言除了要做到与报纸评论语言共有的准确和鲜  相似文献   

13.
小评论,有的“一事一议”,有的“一题一议”。我们把“一事一议”中的“事”称为小评论的新闻材料或新闻由头。这个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作者抒发感情,评论问题的依据。选择好新闻由头,对写好小评论关系极大。为什么有的小评论写得那样活龙活现、栩栩如生,读者看了爱不释手,听众听了不厌其烦呢?我觉得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由头的选择。有许多小评论,读者、听众一看一听前面的新闻由头,便不由自主地被吸住了,非看完、听完不可。这就说明它的新闻由头选择运用得好。那么,小评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新闻由头呢?我认为它必须典型、准确、应时、新鲜。  相似文献   

14.
陈晋 《新闻窗》2007,(5):88-88
新闻评论也叫“言论”,它是结合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新闻事实,针对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通过新闻媒介所发表的一种具有倾向的、以广大读者或观众为对象的论说性文体。报界常说:消息是报纸的主角、通讯是报纸的明珠、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可见,评论对于宣传的重要性。对于电视新闻来说评论重不重要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新闻评论的题材与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的关系正如小说、散文、诗歌、通讯等文体都有题材一样,新闻评论也存在题材问题.按评论的事实或问题涉及的区域,有国际题材,有国内题材.如果按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分类,则可以划分为政治题材,经济题材,等等.如果再划分,还可以进一步细化.那么,什么是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呢?窃以为,就是新闻评论在社会中的反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鼓舞、批评、引导、阐释作用.但事实上,不同的评论在社会中的反响、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这与题材有没有关系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一般说来,新闻评论的题材越重要、重大,其社会价值就越大.因为,题材所以有重大、重要之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本身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是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作品的最高奖之一.一篇新闻评论能否跻身其列,是检验其社会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让我们来看看1992年至1994年中国新闻奖中新闻评论的获奖情况:1992年,第三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部分共有11篇新闻评论获奖.其中,反映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等重大题材的评论共5篇,占45%.1993年,第四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部分共有15篇评论榜上有名.其中,反映宏观调控等重大题材的评论共7篇,占44%.  相似文献   

16.
传播学大师施拉姆认为:“报刊应该设法表达一切重要的观点,而不仅表达出版者或从业人员所同意的观点。”(《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评论的演变与发展,重要变化之一是越来越多的公众言论以各种体裁和形态走上媒体,成为公众参与社会生活、进行舆论监督和实现自身话语权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邓拓同志是位卓越的新闻评论家,在评论写作和报纸评论工作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报纸评论理论方面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任何一篇社论都应该有的放矢。它必须针对全体读者或一部分读者的需要,向他们不仅说明某一问题的迫切重要意义,而且解决某一问题的全部或一部。这就决不是漫谈或泛论所能够代替的。”(《关于报纸的社论》)邓拓依据社论不同的内容,把社论分为三种,一是解释性的评论,二是对各项实际问题和部门问题的评论,三是一般政治宣传、节日、人物、  相似文献   

18.
魏伟 《新闻知识》2006,(10):44-46
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是党报指导工作、引导舆论的重要新闻体裁,在党报担当主流媒体的职责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党报评论,所评述的对象大多是党政中心工作,所用表达方式多为耳提面命的口吻和语气,使得普通群众对党报评论常常敬而远之。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逐步提高,他们对党报评论文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待,这就要求党报评论必须贯彻“三贴近”的原则。一.当前报纸评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近年来阅读报纸评论的印象和感受,笔者认为当前党报评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有的党报评论在写作…  相似文献   

19.
省报——大众日报。省城——济南。影响力——评价报纸的一个重要标志,主要是看报纸是否是本埠读者的第一和最重要的信息源。作为权力机关所在地,济南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及金融中心。同样,济南还是作为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的总部所在地。无论是从现实需要出发,还是从新闻规律着眼,渗透并战领济南市场,最大限度地扩大省报在省城的影响力,都是每一个大众报人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没有评论的报纸不算报纸,因为它是报纸的旗帜和声音,特别是党报的政治评论,分量更重,地位显要,代表着报纸的方向。所以,凡是报纸,都比较重视评论。但是,现在有些迹象是很显然的,评论似乎正在“掉价”,读者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小了,评论员也感到评论越来越难写了。询问过几位人民日报记者:“看过今天报上的评论吗?”回答使人扫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