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是学习活动进行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的感知会影响学生的教育收获。本研究选择留学生课堂学习这一微观视角,依据学生发展理论和课堂学习环境理论,以清华大学在校留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课堂学习环境对留学生教育收获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群体留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存在差异,韩国留学生、"分离"教育模式下的留学生以及不以中国为留学首选国的留学生群体对课堂学习环境的感知显著低于其他留学生群体;课堂学习环境感知对留学生的教育收获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芳芳  吴思娜 《文教资料》2009,(19):217-219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以来华长期进修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需求进行了从水平、地区、性别三个维度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结论:留学生在阅读课上对"老师详细地讲解生词和语法"内容最为偏爱,并且在水平维度上存在差异,而"老师给我们布置一些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有帮助的阅读作业"成为留学生对阅读课课堂活动的第二大需求.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区域人群具有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了解和掌握中亚留学生的文化心理特征对于课堂教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中亚留学生的文化心理特征,比较中亚留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出了加强课堂教学的权威意识与规则约束、优化策略组织课堂教学和重视二课堂活动加强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等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贡伟浩  甄真 《考试周刊》2014,(78):152-153
学习汉语是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和前提,了解中国文化知识能够帮助留学生更快融入中国的文化氛围,领略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面向初来中国的留学生开设中国文化相关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北二外开设的"中国文化简史"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文章认为讲授中国文化课程时,要从教学用语、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多方面提高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电子技术专业留学生培养目标,以《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对授课中留学生的教学现状做了深入地分析,初步探索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到留学生软件技术基础的教学实践中,在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启发创新思维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未来对于积累留学生教学经验,探索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乃至教育创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来华留学生语言课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是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模式的新探索。语言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应考虑学生听得懂、用得上。留学生课程思政应遵循的教学理念是运用多元文化共享理念帮助留学生在中外文化认同中理解和认同中国,通过国际理解教育引导留学生愿意以包容的心态理解中国,采用分层和适度递进的教学更加符合留学生认知及学习语言的规律等。不同阶段留学生的分级教学要把握“知”“情”“思辨”的要求。来华留学生语言课课程思政的措施包括:语言课课堂利用现有教材中蕴含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拓展语言课教学内容的同时挖掘其育人功能;加快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材、微课堂及课外读物等融入思政目标的教学资源建设;课上练习活动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使教学丰富多元,让留学生亲身体验当代中国的发展,促进对中国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胡建军 《教育教学论坛》2013,(33):157-158,138
本文论述了以"内容教学法"为指导的留学生本科《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定位,分析了基于"活动"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对"教学适应性、针对性"原则指导下的新型教学伦理、发现式和研究型课堂、互动教学、先动教学及文学实践活动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
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各有不同。这些表现会影响其汉语习得。本文以江门市中港英文学校的韩国留学生和委内瑞拉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其课堂表现和汉语习得情况,分析影响其汉语习得的原因,同时,针对这两个不同群体的汉语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课堂活动中,应做到:课堂活动教学应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前提;课堂活动教学应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课堂活动教学应注意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课堂活动教学的开展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坚持开放性;不同的课堂活动形式,采用不同的"战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学生分别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与留学生参与式反转课堂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留学生对妇产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临床技能(包括病史采集、病历书写、现场分析及提出治疗措施等)掌握的程度,发现反转课堂式教学方法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敏  邓珏 《文教资料》2015,(4):149-151
作者针对在华留学生课外活动吸引力不够、实效性不强的状况,依据文化传播理论及跨文化适应理论,结合苏州大学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留学生的真正需求。调查发现,设计留学生课外活动,需要建设活动官方平台,尤其是做好英文活动宣传,关注不同国籍学生对于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语言、举办方等需求的不同,为不同国籍的在华留学生设计独树一帜的主题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12.
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教育国际化深度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在华留学生既是中国故事的承载者,也是中国故事的传播者。要提升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德育实效,需要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全覆盖,依托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路径,在专业课和通识课中,把中国故事融入案例教学、案例讨论、课堂演示、课程论文、专业实践之中,并开展实地考察、专题活动和任务体验等贴近留学生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把"字句是一个复杂的语法结构.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选择和编排不同的内容,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内容选择、课堂设计、辅助练习等方面,对留学生初级阶段的"把"字句教学进行了论述,以探讨"把"字句学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辅导"不是"上课"。"上课"和"辅导"最大的差别是:"上课"是以知识或观点为核心,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或接受观点;"辅导"是以组织学生活动为核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感受或体验,从而有自己的感悟。"上课"与"辅导"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心理辅导活动课方案设计思路不同、课堂组织形式不同、课堂中教师"回应"不同、学生的课堂感受不同。  相似文献   

15.
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多,来华留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来华留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经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关注。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建立留学生教育大国、强国。促进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营造和谐社会和校园氛围的必然诉求,是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必然要求,提高来华留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多种途径并举。建立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利用课堂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建立辅导员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创建来华留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积极引导来华留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化和国际化大背景下,高校课堂的低头族增多、教学内容滞后、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凸显,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微课、慕课及在线开放课程等新的课程形式不断出现。三维同步课堂致力于通过网络课堂与实体课堂的同步、本科生课堂与留学生课堂的同步以及境内课堂与境外课堂的同步,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方法的中西结合以及教学经验的洋为中用,是"互联网+教育"和"共享教育"的集中体现,是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本科生教学、留学生培养和国际合作办学中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前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与中国学生具有较大的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和不同的知识积累。因此,给留学生授课自然与给中国学生授课有较大的差异,本文结合CPLD technology这门课程,针对留学生课程的课前准备、教学方式和课堂管理等教学方法作了一些探讨。经过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上的演示教学实验内容用以增加留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课堂教学要采用灵活、宽松的方式等,实践证明采用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留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增加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教学质量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天津教育》2013,(1):53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切实实施《留学中国计划》,丰富和华留学生的文化生活,优化留学环境,打造来华留学生活动的知名品牌,全面提升来华留学生的国际影响力,教育部于2012年11月启动了"2012-2013年度‘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活动"。本次活动而向我国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以定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高等教育强国根据不同理念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管理模式。世界留学生教育发展变化的历史经验表明,主要存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保守型"留学生教育发展管理模式和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扩张型"发展管理模式。对不同留学生教育发展管理模式的发展思路、政策导向及主要管理方式的梳理,是学习和借鉴欧美国家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经验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留学生汉语课堂的特点,设计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留学生汉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该模式下的留学生汉语课堂的具体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