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健康促进概念的提出,对学校体育在学生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的重要载体,高校体育教育在实施健康促进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我们必须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对健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对健康的理解置于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型分析中,认为健康是指向个体生命全过程的教育,与运动情感、运动技能及体育文化的传递密切关联。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实践与探索,尝试提出从健康干预到健康促进教学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范式,从而推动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实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众体育的特征、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结合健康促进的理念,提出大众体育是健康促进的不二选择。遵循健康促进的理念,呼唤体育的本质回归是大众体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影响高职学生健康因素方面入手,对如何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研究。旨在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一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国家,高校学生的体育健康促进模式与要求存在差异。新时期中国高校对于学生体育健康促进应当以体育强国的发展观为引领,坚守“健康第一”的实践理念;以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关键,打造全面发展的健全性人格;以提高身体素质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精神;以协同发展为要求,建立科学的体育健康促进机制。要实现中国高校学生体育健康促进的目标,需要结合国家政策,确立高校体育健康促进目标;依据大学生发展现实需求,设置科学的条件与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性的实践理念,创新多元促进模式;建立多样化的操作形式,完善科学化的健康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体育的健康促进以丰富的内涵为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提供了新的领域和手段,并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满足现代人精神追求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全民健身与和谐社会的理论背景出发,阐述了和谐社会中健康的意义及健康促进教育的必要性;从体育健康促进的社会、文化、经济功能等方面,探讨了健康促进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促进教育模式是通过促进学生课外健身活动从而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模式,本研究通过了解促进教育模式对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的影响,制定针对我国女大学生的健身活动及体质健康的促进教育干预措施,增加女大学生健身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理念,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体育混合式教学理论为研究对象,从健康促进的视角,界定体育混合式教学的相关概念,分析体育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运动技能学习理论、移动学习理论和健康促进理论。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8,(42):7-8
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大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健康问题成为一种社会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政策研究、专家咨询、调研等研究方法,探讨健康促进和体育健康促进的内涵,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探究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的变革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体育作为促进人类健康的一种有效方式。并结合教学实践及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提出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有效路径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健康促进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个全球性促进健康事业发展的运动.健康促进需要在全社会的参与下,多部门间的合作;并通过行为干预和各种环境的支持,达到增进各类人群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大众体育可以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大众体育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满足各类不同的健康需求.整合卫生、体育等部门的资源是健康促进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阳光体育运动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来,阳光体育运动内涵的界定至今尚未有一个科学、清晰和合理的阐释,且存在许多理论层面上的认识局限。阳光体育运动中的"阳光"承载了三层含义:离开室内环境,享受自然"阳光;"让学生沐浴党中央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政策"阳光;"改变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让青少年学生身心"阳光"。阳光体育运动中的"运动",应理解为全社会参与下的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运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体育",其本质就是学校体育。为了更好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健康长久有效开展,需要进一步借鉴和移植健康促进理论,改造成适合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石油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与健康促进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影响石油职工健康状况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关系,以及健康监测、健康教育和群众体育等各种健康干预措施的实施情况,加强作业环境的治理和监测评价,重视职工健康监护和落实,构建适合石油企业的健康需求和健康促进体系,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外健康促进政策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促进是解决全球健康问题的新策略。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政策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美国健康促进政策的连续性、科学性、法制性、可操作性以及灵活性值得我们借鉴;(2)转变心理健康服务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健康价值观;(3)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4)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健康促进委员会统一规划指导全国的健康促进工作;(5)建立高效务实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人人健康目标。  相似文献   

14.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is typically viewed as a reaction against both the excessive responsibility placed on individuals concerning their health-related choices and the absence of recognition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ersonal decision making. What though does sexuality education me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 promotion? According to one approach, it implies the existence of a curriculum that recognises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sexuality and sexual behaviour. It also suggests a curriculum that aims to empower students to engage with risky sexual behaviour, not just as a personal issue but also as a social matter. The emphasis is placed not merely on developing pers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associated with sexuality and sexual behaviour but on enabling active citizens to protect themselves and their co-citizens from sexual risks and to promote healthy sexu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such a health promotion perspective in relation to the sexual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as recently developed in Cyprus. It demonstrates how a health promotion perspective in relation to sex education can be translated into the establishment of learning objectives, appropriate pedagogic metho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作为一项身体活动,在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体育运动在增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从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各要素的关系、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系统地分析了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查询、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构建深圳市健身气功的推广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深圳市健身气功的推广模式由管理、实施、宣传、监督、协作等网络构成;以政府调控为主,以社区为单位,网络化推广是深圳健身气功较为合适的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describes efforts to increase faculty involvement in suicide preven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via curriculum infusion. The participants were faculty, staff, and 659 students enrolled in classes of a large eastern university from Fall 2007–Spring 2011. Counselors, health educators, and medical providers recruited faculty from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 to develop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 in their cours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even such collaborations, illustrating how faculty was able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se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ir academic content and real world college experience,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mental health. As a result of these collaborations, faculty ha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health issues and resources on campus and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opportunity to collaborate in novel ways. After curriculum infusion was introduced to the campus faculty referrals to counseling did not noticeably increase, but there was increased faculty engagement in mental health programs and promo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