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 pH =5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氢氧化钠的缓冲溶液中 ,钴 (II)与双水杨醛乙二胺形成黄色配合物 .该黄色配合物的λmax =380nm ,ε =5 .5x10 3L·mol- 1 ·cm- 1 ,Co(II)的质量浓度为 0~ 4 7mg 10ml时符合比尔定律 .本方法用于测定VB12药物中的钴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该文研究了铁(Ⅲ)-钴(Ⅱ)-邻菲罗啉体系的显色反应,pH=4.0时,铁(Ⅲ)、钴(Ⅱ)、邻菲罗啉间生成红色配合物,其吸光度稳定,在3小时内无显著变化。配合物的λ_(max)=510nm,ε_(510)=1.0×10~4L·mol~(-1)·cm~(-1),钴含量在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方法的变异系数为0.55%。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1,5-萘二磺酸合镍(Ⅱ)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2592(16),b=6.6503(8) ,c=9.6361(12),β=92.0400(10)°,V=849.15(18)3,Z=2,F(000)=468,Dc=1.772g·cm-3,Mr=453.07,μ(Mo Kα)=1.449cm-1.配合物由阳离子基团和阴离子基团构成,阳离子基团为Ni(Ⅱ)离子和六个水分子配位基团,为八面体几何构型,阴离子基团是1,5-萘二磺酸根离子,它们通过氢键形成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甲胺磷金属Cu(Ⅱ )、Zn(Ⅱ )、Ni(Ⅱ )配合物对水稻幼苗SOD酶活性的变化。当配合物浓度大于 1 0×10 -6mol·L-1时 ,对水稻幼苗SOD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 ;当配合物浓度小于 1 0× 10 -7mol·L-1时 ,对水稻幼苗SOD酶活力具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哌啶荒酸哌淀 (PDPC)与Co(Ⅱ )最佳显色反应的条件 ,在 pH =5 .5的条件下 ,Co(Ⅱ )与PDPC形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 ,络合物组成比为M∶R =1∶2 ,可见光区最大吸收波长λmax=4 0 0nm ,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2 .2 9× 10 4L·mol- 1·cm- 1.该体系显色速度快 ,稳定性好 .应用拟定方法测定合成水样中Co(Ⅱ )含量 ,结果满意 .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组氨酸锌(Ⅱ)配合物Zn(His)SO_4·H_2O(s),用溶解量热法测定了反应物和产物在298.2k条件下分别溶解在2mol/LH_2SO_4溶液中的溶解焓,根据Hess定律和所设计的热化学循环计算出配合反应焓变△_rH_m~θ=9.371±0.073kJ.mol~(-1),进而求出配合物Zn(His)SO_4·H_2O(s)的标准生成焓△_fH_m~θ=[Zn(His)SO_4·H_2O(s)]=-1788.72±1.560kJ.mol~(-1)。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显色剂2,2′ 吡啶基苯并咪唑(HPyBzM)与钴(Ⅱ)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Co(Ⅱ)在pH6 5的NaAc HAc缓冲溶液中与HPyBzM形成稳定的绿色络合物,其λmax=346 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 89×104L·mol-1·cm-1,Co(Ⅱ)浓度在0~3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可直接用于维生素B12中微量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用作者合成的7-(8-喹啉偶氮)-1-氨基-8-羟基萘-3,6-二磺酸(7-QAH)作显色剂,系统研究了其 与Co(Ⅱ)的显色反应。在pH4.7的缓冲体系中,试剂与Co(Ⅱ)形成绿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48nm,表观 摩尔吸光系数为3.6×10~4 L·mol-1·cm-1,钴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9.
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2(α-furoic acid)4(H2O)4,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0106(4)nm,b=1.046(6)nm,c=2.00790nm;β=91.118(8)°,V=2.646(2)nm3,Dc=1.619g/cm3,Z=4,F(000)=1306.最终偏离因子R1=0.0567,wR2=0.1676,两个Cu(Ⅱ)由四个呋喃甲酸根桥联且其端位各有一个水分子配位,形成一个具有畸变的四角锥形配位环境.配合物中Cu(Ⅱ)-Cu(Ⅱ)间具有一对称中心,其Cu(Ⅱ)-Cu(Ⅱ)的间距为0.2637nm,结合晶体结构对配合物进行了电化学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将钴(Ⅱ)氨配合物的生成置于液体石蜡封闭的除氧溶液中进行,可以得到黄色的[Co(NH3)6]Cl2配合物,避免了把[Co(NH3)6]Cl2、Co(NH3)6]Cl3二混合溶液的颜色当作单纯[Co(NH3)6]Cl2的颜色的错误,表明了钴(Ⅱ、Ⅲ)氨配合物的生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CuCl2和过量的铜屑在浓盐酸介质中加热约1—2分钟全部生成H[CuCl2]的无色溶液,将其直接倾入蒸馏水中便可得到大量CuCl的白色沉淀;再在用液体石蜡隔绝空气的CuCl固体中分别加入浓氨水和浓盐酸,即很容易生成H[CuCl2]、[Cu(NH3)2]Cl的无色配合物。操作方法简单,现象明显,结果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11.
在NH2 OH·HCl-NH3 ·H2 O(pH =9.10 )体系中 ,钴 (Ⅱ )产生一灵敏的还原波 ,其峰电位为 - 1.12V(vs,SCE) ,钴浓度在 1.0 10ppb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可达 0 .5ppb .本方法用于维生素B12 和模拟样中痕量钴的测定 ,结果满意 .  相似文献   

12.
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u(Ⅱ)—水杨酸配合物在离子强度为0.10mol.L-1(KNO3)条件下的pH值,用半整数作图法得出了Cu(Ⅱ)—水杨酸配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lgk1=9.90,lgk2=7.32。  相似文献   

13.
乙酰丙酮钴(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成了乙酰丙酮钴,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X-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组成为Co(C5H7O2)3;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8958(15),α=90;°b=7.4759(8),β=98.4340(10)°;c=16.2242(17),γ=90°;晶胞体积V=1667.2(3)3,Z=4,Mr=356.25,Dc=1.419 Mg/m3;R1=0.0316,wR2=0.0857[I>2sigma(I)]。钴(Ⅱ)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成Co(Ⅲ),与3个乙酰丙酮负离子(acac-)形成了双齿6配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间苯二甲亚胺双 (苯并 - 1 5 -冠 - 5)为配体 ,合成了十三种双冠醚稀土苦味酸盐配合物 ,Ln(Pic) 3·L·nH2 O[Ln=La ,n=5 ;Ln =Pr -Yb ,Y ,n =3 ;L =m -C6 H4(N =CH -B - 1 5-C - 5) 2 ]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 ,对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希夫碱双冠醚与稀土硝酸盐配合行为的研究。在乙腈溶剂中合成了固态配合物3Ln(NO_3)_3·L·9H_2O(Ln=Y·Eu·Gd·Dy·Er·Tm·Yb和Lu;L=C_(32)H_(44)N_2O_(10))。通过元素分析,金属离子配合滴定,差热和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考察了配合物在一些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推测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合成的显色剂(3,4一亚甲二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缩写PTSC)与Cu(Ⅱ)的显色反应,且PTSC与Cu(Ⅱ)形成1:1的黄色配合物在λmax=39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7.2×10~4,铜量在0~20μg/25ml符合比耳定律,适用于矿样中低含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在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oIm6]·SO4·2H2O(Im=C3H4N2,咪唑)并且培养出了配合物单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手段分析了配合物的结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六方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α=0.89999(15)nm,b=0.89999(15)nm,c=2.3080(8)nm,α=90℃,β=90℃,γ=120℃.V=1.619(7)nm3,Z=2,最终的偏离因子R=0.0862,wR=0.2505,GOOF=1.040.六个咪唑分子的氮原子与钴离子配位,形成了八面体几何构型,在配合物的晶格中,还存在着硫酸根和两个游离的水分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成功地建立了以微晶石蜡柱为固相萃取剂,以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为显色剂的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考查了测定条件.方法基于在pH=4.5的缓冲溶液中,铁(Ⅱ)与5-Br-PADAP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λ=742nm处进行测定,其摩尔吸光系数为ε742=2.61×105L·mol-1·cm-1,检测限为0.218μg·L-1,铁含量在0-0.4μg·m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水样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在甲醇水溶液中以氨基磺酸和邻菲啰啉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Cu(phen)(H2O)2].SO1,并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为a=1.4903(2)nm,b=1.38587(18)nm,c=0.70325(9)nm,β=108.618(2)°,V=1.3765(3)nm3,Dc=1.814g/cm3,Z=4,F(000)=764,最终偏离因子R1=0.0269,wR2=0.0748.配合物中Cu(Ⅱ)离子与1个phen的2个N原子及2个H 2O的O原子配位,形成变形平面四边形结构.结合晶体结构对标题配合物进行了电化学性质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用作者合成的嘶试剂5-(8-喳啉偶氮)-2,3-二羟基吡啶作显色剂,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钴,在PH9.3的硼砂缓冲溶液中,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624nm处,钴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0×10~4L·10mol(-1)·cm(-1)。方法简便、快速,应用于维生素B_(12)和镍盐中钴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