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六一年三月,邓拓同志的杂文专栏《燕山夜话》开始在晚报发表。从这以后,我们和他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熟了。晚报同志总希望邓拓同志能多为晚报出点点子,但是他很谦虚,不肯多说。有时说上一点,又接着声明:“我没有办过晚报,我这是姑妄言之,你就姑妄听之吧!”其实,他哪里是“姑妄言之”呢?他对如何办好晚报的许多设想和意见,当年就给过我们很多启发,有些直到今天也还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这里根据当年自己的札记和记忆整理出一些,供晚报的编辑、记者和通讯员同  相似文献   

2.
有同志说,希望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一鸣惊人。协会的成立,正巧是农历惊蛰,是春雷一响,大地复苏的日子。在春天来到的时候,首都女新闻工作者成立了自己的组织,这是女新闻工作者的喜庆,也是我们全体新闻界的喜庆。为什么说,这也是我们全体新闻界的喜庆呢?因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我国新闻事业在革命事业中  相似文献   

3.
晚报占有中国报业半壁江山,其发展变化攸关中国报业市场的繁荣与稳定,更直接关系到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在2013年传统媒体被多方"唱空"的背景下,中国晚报的发展情况如何?未来如何确保可持续发展?本刊就此采访了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下称晚协,编者注)秘书长梁秀伟,并请他介绍了晚协这一中国新闻界活跃社会团体当前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长江的道路——从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识长江同志是在1937年抗战前后,当时上海正酝酿组织新闻界救亡协会,开始筹备这组织的有胡愈之、恽逸群、杨潮、陆诒和我,秋江好象没有参加。那时在上海办过《文艺新闻》的袁殊主张成立青年记者学会。后来我们和胡愈老商谈,愈老认为当时一些记者都不能算是青年了,于是  相似文献   

5.
原《陕西工人报》记者赵冀广,因接受贿赂、泄露国家机密,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为建国以来新闻界所罕见。这一案件披露之后,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一个昔日聪明、勤奋、富于上进心的青年记者,为什么会堕入罪恶深渊,成为新闻界的败类呢?这是值得新闻界年轻的同行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6.
1939年4月,在重庆,忽然冒出一桩“国际间谍案”,顿时新闻界嘁嘁喳喳,颇为紧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国际间谍案”的“案犯”是谁呢?它包括香港星岛日报驻重庆特派员王研石、苏联塔斯社记者舒宗侨、美国合众社记者王公达、重庆新民晚报记者刘自勤、时事新报的黄卓明,还有一位留德的中年人,一位新蜀报的和一位北京青年等多人。此案涉及中、苏、美、港、渝的传播媒介。人多面广,令人莫测高深。国际上,也有记者从事间谍  相似文献   

7.
新近由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主编的《中国晚报学》出版了.全国记协主席邵华泽在其《序》中说:"可以预期,探讨晚报之学问的本书,不仅会受到晚报工作者喜爱,而且会受到在日报等其他媒体工作的新闻界朋友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1997年7月27日,香港最后一家晚报《新晚报》宣告停刊。霎时间,在我国内地新闻界引起了极大的震撼。人们疑惑:内地晚报是否也要走下坡路?内地晚报还能火多久?...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信息     
中国晚报协会第五届年会在郑州召开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五届年会暨全国晚报第八次经验交流会10月下旬在河南郑州召开。中国晚报协会会长赵超构在贺信中要求这次晚报会议开成亚运会那样:团结、友谊、进步。全国45家晚报的社长、总编、编辑和记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再次重申晚报首先姓党,是党的喉舌,党的宣传工具;第二姓晚,要有晚  相似文献   

10.
晚报是市民的报纸,除了报道当天国内外重大新闻外,还大量采集、报道发生在市民身边的新闻。随着阅读时代的到来,读者越来越需要可读性强的新闻,这就要求晚报记者在写稿件时不再是简单的带着"镣铐"写新闻,仅仅满足于"对客观事实的报道"了,更多的是要运用多种写作方法,使新闻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极大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关注报道内容。新闻界有云:"新闻常新"。新闻写作最忌守旧。那么如何让新闻可看呢?笔者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已做到"不出家门口,即知天下事",靠"点击""在线"得到快捷新闻信息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广播媒体,还提倡记者深入基层、亲临现场是不是过时了?追根溯源,"调查研究"是记者的基本功,也是记者一生要做的功课,更是在新闻界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初衷.  相似文献   

12.
半个世纪以前,正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胡愈之、夏衍、范长江、羊枣等一大批进步记者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它孕育了今天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1987年11月8日是这个组织成立50周年纪念日。年前,记者访问了正在住院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吴冷西同志。记者:冷西同志,听说您病了。许多新闻界同行托我转达他们的问候,祝您  相似文献   

13.
正本报讯(记者左志新)11月15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29届年会在合肥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晚协主办、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承办。来自全国150余家晚报的260多位总编、社长参加了大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高善罡,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北京晚报》总编辑任欢迎致开幕辞。开幕式上,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甄奎致欢迎辞,并就  相似文献   

14.
中国晚报界一年一度的盛会,1992年11月18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作为这次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七届年会暨全国晚报第十次经验交流会的东道主,新民晚报第一次在自己颇有气派的大厦里,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行。其实,新民晚报已是第二次担当全国晚报年会的东道主了,第一次是在30年前,而那次来沪出席会议的仅有6家晚报。沧桑巨变,今非昔比,中国的晚报事业随着时代的步伐飞速发展,已成为中国新闻界奋然崛起的一支生力军。此刻聚集在上海的是正式加入晚报协会的58家晚报,其外围还有20余家晚报。晚报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信息     
10月2日到8日在成都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晚报经验交流会上,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宣告成立,新民晚报社长赵超构任会长,李普任顾问。与会代表交流了各晚报一年来的工作经验,一致认为:晚报走入千家万户,要坚持思想性第一。在精神文明的宣传上,晚报要有自己的特色,不仅要深入到人们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纷繁的社会关系中去,同时,还应在“刮风”中不跟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信息     
中国晚报记协成立 10月2日到8日在成都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晚报经验交流会上,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宣告成立,新民晚报社长赵超构任会长,李普任顾问。与会代表交流了各晚报一年来的工作经验,一致认为:晚报走入千家万户,要坚持思想性第一。在精神文明的宣传上,晚报要有自己的特色,不仅要深入到人们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纷繁的社会关系中去,同时,还应在“刮风”中不跟风,保持清醒的头脑,话时地请出有识之士来讲讲话。在谈到法制宣传时,大家认为应该把法制宣传与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困惑着我:我们各级党报的许多新闻报道,质量是相当高的,获奖的很多,新闻界对此也有口皆碑。但是,为什么党报的主读者群——干部们还嫌可看的东西不够多,阅读党报的时间还不太长。 是不是干部们喜爱看社会新闻、明星轶事?当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晚报科技新闻和科普宣传的创新之路,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及其分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开展全国晚报科技新闻科普宣传状况的调研课题,其中钱江晚报负责华东片主要晚报科技报道与科普宣传状况的调研.  相似文献   

19.
一第一位这样说——1988年9月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建所1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开幕式上,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同志,作了极为精炼而精彩的发言,大意是:新闻研究所成立的这10年,新闻界让我高兴的事不多。但有一件事我特别高兴,这就是新闻界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孙旭培同志就是我的老师,这是我第二次在公开场合称他为老师。我这一生,写的检查比我发表的作品还多,今天,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当时,会场气氛很活跃、很轻松,而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写的检查比发表的作品还多”,这是否是一个老记者一种特殊方式的血泪控诉呢?是否是一种灵魂深处的人格顿悟呢?抑或仅仅是一种调侃自己的幽默感?但李普同志的话看似平淡却奇崛则是勿庸置  相似文献   

20.
好党员刘衡     
“我象回到大地的安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前夕,人民日报社党委会和编委会要求各支部评选出一批好党员。在记者部的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刘衡同志。人民日报记者部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恢复重建的,四十多个记者中,既有新闻界熟知的老记者,也有写过不少好新闻的中年记者,还有一部分年轻力壮的记者。为什么大家不约而同地推选刘衡同志为好党员呢? 1979年,刘衡同志错划右派的问题得到改正。她向党组织提出:“回到记者部,重新当记者”。当时,有些同志有顾虑。因为她已经57岁,超过了女干部退休的年龄,坐坐办公室还可以,当记者下去采访很辛苦,耽心她不能再四处奔波了。从1957年开始,她始终拒绝承认自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