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能力,国内学者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模型等方面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科技教育领域的综合建设绩效,建立基于投入-过程-产出框架的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阶段DEA模型,对2014年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科技教育的科教生产阶段与产业转化阶段的建设绩效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在科教生产与产业转化阶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绩效水平较高,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绩效水平较低,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与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介于两个绩效水平之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海洋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测量中国36个涉海城市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并利用空间统计工具分析这些城市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6个涉海城市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呈现“金字塔”结构,能力较强的城市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3个海洋经济区且为区域中心城市,其余多数城市的海洋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低;各城市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表现为异质性强、外溢效应不明显。最后基于测度分析结果,提出应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实现不同涉海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推进海洋产业集群与技术空间扩散,加快中国海洋领域的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马健 《科学与管理》2011,(5X):25-27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需求。山东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和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但人才结构不合理,由此带来了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突出问题。要为蓝色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必须打造海洋科技人才战略体系,编制发展规划、制定人才目录、建设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打造海洋科技人才示范基地,形成以项目带动引智、以引智促进项目、以基地聚集人才的良性互动新机制,建设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基地,完善蓝色经济区研发体系,加快蓝色经济中的产业技术突破和成;彩转化;构建海洋科技人才组织形式,面向“产学研用”组织成立海洋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有关部门和沿海7市海洋人才联席会议制度和协商合作机制,统筹推进沿海7市海洋人才队伍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蓝色硅谷是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域,促进其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对增强山东半岛海洋科技的核心地位,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水平具有重大作用。文章在对蓝色硅谷发展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其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探索提出符合蓝色硅谷发展实际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海洋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方法测量了全国36个涉海城市的海洋创新能力,并利用空间统计工具分析了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涉海城市的海洋创新能力呈现“金字塔”结构,能力较强的地区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海洋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其余多数城市的创新水平相对较低,空间特征表现为异质性强、外溢效应不明显。因此,应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实现不同涉海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推进海洋产业集群与技术空间扩散,加快中国海洋领域的创新资源整合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7.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拓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创新是国家、地区、企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和直接动力。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可拓评价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了其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计算了其关联函数计关联度,得出定量分析结果,实现了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东省高校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纵向及横向对比分析,从促进产学研转化等服务社会的实效性角度,梳理山东省高校知识产权的实际情况。应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优化知识产权政策以及提升服务社会的实效性等方面着力提升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构建服务国家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海洋经济区的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对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剖析,指出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存在的人才缺乏、研究结构不合理以及研究力量分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制定海洋科技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建设人才队伍、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加强海洋科技统一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三螺旋模型的基本框架、产学研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构建I-U-G-R-U多螺旋协同创新模型,基于该模型内嵌两阶段链DEA模型和多重螺旋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I-U-G-R-U多螺旋协同创新模型的测度结果较好;皖江城市带存在显著的科技梯度现象,科技创新没能实现承续性以及存在各要素投入存在不合理等现象。从区域内科技创新来看,皖江城市带内部科技创新效率差异大;从分阶段科技创新来看,皖江城市带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产出的效率明显高于将科技创新所需资源利用并转化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优化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存在主观性强、信息重叠量大等问题,利用粗糙集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属性约简,然后通过引入熵模型将定量、定性混杂的问题综合为统一的研究整体,使无序化信息变得有序、且可比,从而建立了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最后,采用此模型对国内各地区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得出区域创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客观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知识创新与区域创新环境的空间变 系数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玉鸣 《科研管理》2010,31(5):116-123
摘要: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素分析法、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中国31个省域的大学知识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环境的空间集群性、差异性及其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因素分析和空间变系回归模型在区域创新环境和大学知识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与空间相关实证研究中具有良好的效果;省域之间差异显著的区域创新环境与大学知识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局域空间集群现象;区域创新环境对大学知识创新能力具有显著而稳健的正面影响,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大学知识创新能力的形成。只有通过差异化的制度安排与异质化的政策措施,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竞争合作的创新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大学知识创新能力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能力与绩效提升依赖于各子系统的有机协同。本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科技创新主体及创新要素的交互作用与耦合效应进行分析。运用2010—2017年相关数据对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该混合评价模型在揭示区域创新系统运行规律的同时,对各相关子系统耦合情况及各内部要素的影响做出判断,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面对高速发展的区域创新发展形势,现有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难以适应。更多样的评价指标在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被合理考虑,从而单一维度的区域创新评价体系亟须完善,这对于认识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态势可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从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两个维度切入,将区域创新划分为创新环境、创新合作、创新潜力、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应用六个一级指标构建分析框架。通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综合测度将区域创新划分为5种类型:创新正反馈型、创新潜力型、能力引领型、效率引领型以及创新萌芽型。通过对每个聚类的特征进行探究,证实了我国各经济区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的适配性存在区域间的显著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鹏  刘燕妮 《未来与发展》2013,36(1):72-76,71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在创新领域分别取得不同的绩效,文章通过比较关中-天水、成渝、北部湾经济区在创新投入、创新支持、创新能力提升三维度的数据,得出创新实施比较结果:成渝经济区在三大创新维度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明显优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只是在创新支持中的子维度略高于成渝经济区,在创新能力提升维度增长速度与成渝经济区接近。在此基础上,关中-天水经济区应从三方面提升创新实施绩效:首先,整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内不同城市的创新支持资源,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带动整个经济区甚至全省的高效创新产出;其次,增加创新资金投入,为破坏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提供直接稳定的环境保障,确保经济区提高创新产出和创新质量;第三,构筑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项目孵化平台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基地建设,构筑创新人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近年来经济增长势头明显下滑的东北地区而言,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区域经济复苏的实现。使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对2005~2014年东北地区8项创新能力指标组成的面板数据建立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进行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东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排序为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在公共创新和企业创新方面均有明显优势,但东北地区仍存在企业创新缺乏后劲和省份间差距扩大等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海洋经济在一个国家与地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青岛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区位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基于此,将青岛市的科技投入创新与蓝色经济结合起来,针对青岛市科技投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在发展蓝色经济时青岛市应如何进行科技投入创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实现青岛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信息熵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城市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构建了包括创新投入、创新转化和创新产出等维度的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进而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并计算熵权重,对城市群城市进行综合排序.研究表明,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创新能力具有不均衡性特征,部分城市创新能力短板明显.从建立有效的城市群创新协同机制和完善城市群科技服务体系方面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构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海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体系构建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山东现有海洋科技资源,围绕支撑蓝色经济区建设,对于涉海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构建思路、构建框架和构建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赵增耀  周晶晶  沈能 《科学学研究》2016,34(9):1408-1416
基于价值链视角,本文将区域创新过程划分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前后相互关联的子阶段,对区域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GMM方法,将开放度作为中介变量对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科技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综合创新效率受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的共同制约;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作用机制具有分地区、多阶段的属性,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对外开放具有显著的中介效用,即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金融发展将显著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