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鹏  张栋 《北京档案》2011,(9):42-43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是档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国内档案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维护和确保档案的安全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防灾减灾思想为研究对象,从防灾减灾理念之基点、准绳、效验、通达等四个主要方面论述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防灾减灾理念中的群众路线印迹。  相似文献   

3.
灾难是媒体的热点,相比较而言,防灾减灾是新闻的冷点.媒体应该报道哪些防灾减灾新闻?如何处理与防灾减灾组织的关系?在防灾减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美国媒体有一套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彭华 《兰台世界》2012,(5):70-71
图书馆在开放和服务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风险,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业界应借鉴IELDRN、Big11和M25的灾难管理模式,构建以我国图书馆联盟为合作形式的灾难管理体系。图书馆联盟要多措并举,做好各馆的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灾害现象每年或大或小都有发生,这一时期,我国依旧延续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形成的系列防灾减灾先进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和完善了若干防灾减灾思想理念,持续把防灾减灾作为国家发展事业的关键。本文以建国以来我国防灾减灾思想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共产党防灾减灾思想在主旨追求、救助措施、价值理念、实施机制等方面进行四维透视。  相似文献   

6.
科技力量与人类精神──《中国南方洪涝灾害与防灾减灾》出版回顾黄健《中国南方洪涝灾害与防灾减灾》(以下简称《防灾减灾》)正式面世了,这是一部关于洪涝灾害和依靠科学技术防灾减灾的科普读物,它应用多学科对洪涝灾害的成因、特点和防御进行综合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地防灾减灾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防灾减灾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直接关系到城市防灾减灾的效果。本文分析了植物在防灾减灾绿地中具有的防火、避震、防风、防洪功能,就如何在福州市科学选择防灾减灾植物进行探讨,并提出防火、避震、防风植物合理配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灾害主题公益广告社会背景的研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对公益广告在防灾减灾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重点研究近几年我国灾害主题公益广告的发展情况,指出了灾害主题公益广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引起广告工作者的关注,提升公益广告的设计制作水平,进一步发挥公益广告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减灾十年委员会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世界宣传日,今年的减灾宣传日是10月14日,主题是“减灾与媒体——防灾从信息开始”,强调各种媒体在减灾工作中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与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推广普及减灾知识,增强减灾意识。而我国恰在全国军民万众一心,抗击今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迎来了这个日子。我们组织的这一组文章是前两期抗洪专题报道的继续和深化,探讨进一步加强减灾与媒体的关系,加强减灾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拥有资源、人才、设施、政策等优势,能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特色服务。高校图书馆能够从教育基地、网上阅读阵地、参谋咨询、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方面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减灾工作,需要一张面向减灾全局的报纸,“减灾”工作包括防灾,救灾。减轻自然灾害,必然依靠科学技术,必须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减灾工作,涉及与人民生命财产有密切关系的预测,对策,灾害评估和保险事业;涉及政府的领导、职能部门的工作、人民群众的参与作用,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有一张报纸,沟通国际与国内、政府与群众、减灾工作与科技界及部门之间的联系,宣传动员亿万群众投身减灾事业。这在本世纪最后十年有不言而喻的特殊意义。减轻灾害必须立足于预防,必须走综合防御的道路,必须努力促进三个方面的结合,做好两个环节的工作。三个方面的结合即政府的减灾职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公众参与的紧密结合,这是减轻灾害的  相似文献   

12.
探寻灾害报道的模式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 近来,围绕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防灾减灾报道形成热潮;印尼海啸和我国南部部分省区因台风引起的洪涝灾害等突发事件,也令媒体投入不少报道力量,引起我们对防灾减灾报道的思考.我国是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科学的预报和公众充分准备是减灾的重要手段;而在人类的预防手段难以达到足够准确的情况下,公共安全教育是最好的灾害救援手段.从这个角度上说,新闻媒体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人们普遍感觉:媒体有关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报道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甚至全球进入自然灾害频发期,全球化趋势加大了灾害影响的"蝴蝶效应",也提高了相关报道的关注度与需求度.更重要的是,我们对防灾减灾新闻的态度发生了极大改变.  相似文献   

14.
儒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学之精髓"天人和谐"、"贵人重生"、"爱民济众"、重"和"轻"争"等价值理念中所富含的防灾减灾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通过对其相关理论观点进行归纳梳理,希望对防灾减灾文化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减灾报道不仅具有新闻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完善媒体的减灾报道,加强全社会对灾难警醒预防的实效,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防灾减灾意识,引导人们反思和约束自身的行为等,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减灾报道如何进一步为减灾工作服务?三位国家减灾专家委员会的专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年)是由联合国组织、协调,由各成员国积极参与的国际性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有效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特别是减少灾害对发展中国家的生命财产的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1989年第44届联大正式宣布“国际减灾十年”于1990年1月1日开始,并指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日”,每年提出一个适合“国际减灾十年”的目标,以此方式纪念这个国际日。今年的“世界减灾日”主题是“防灾与媒体”——强调了各种媒体在减灾工作中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与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推广普及减灾知识,提高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尤其是汶川地震后,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开始重视和关注档案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以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对档案的损害,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资源双重安全.在国家档案局召开的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杨冬权局长指出,"要进一步唤起广大档案工作者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能力".本文将对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编制进行分析研究,了解较完备的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具备的条件和特征,以及编制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对中央企业档案应急处置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夏,我国人民同洪水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我国新闻工作者及时报道,弘扬了正气,鼓舞了斗志,表现出崇高的敬业精神,为夺取抗洪抢险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包括洪涝灾害在内的重大自然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促进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减灾科学和减灾工作,以防患于未然,需要认真加强对减灾科学和减灾工作的新闻宣传力度和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9.
传媒资讯     
《记者摇篮》2014,(1):67-68
中央电台国家应急广播社区网站上线12月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家应急广播中心揭牌,国家应急广播社区网站(cneb.cnr.cn)同时上线。该网站是在国家应急广播体系下,由中央电台央广网承建,以及时、有效、科学传递应急信息,正确引导用户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做好防灾自救工作为平台内容的应急类专业化社区型网站。一是依托央广网平台优势,突出网络互助功能,全面满足应急需求。依靠现代通讯技术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时发布权威应急信息。也为个体应急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建立减灾处突机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阐述了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危机处置模式及其对档案工作的启示,制订了基于公共安全管理目标的档案减灾处突机制,并提出了我国档案减灾处突的实现策略,为档案防灾和处突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