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韦成钢  韦罗华 《大观周刊》2012,(27):139-139
山石与植物是园林中的重要造景要素,在园林中经常组合造景。分析了园林的设计原则, 植物的配置方式和植物与山石的配置形式,以期望对园林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熊洋羊 《大观周刊》2012,(30):123-123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在于意境的营造,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观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和哲学意味,是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的魅力所在。植物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常以人格化的姿态出现,具有特殊的文化韵味。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我们应该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充分发挥植物在现代园林以及营造中的作用,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聂雅丽 《今传媒》2016,(9):146-147
人类营造园林,是基于理想生活与自然融合协调,优美人居环境的实用要求。因此,在当代研究借鉴古代园林艺术的造景艺术对于造景设计是尤为重要的。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苏州园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苏州园林的主要理想是“天人合一”,它综合了山水意境的自然美,采用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以中国传统古典意境的美学思想为指导,在方寸之间的空间内巧妙安排山石树木,亭台、楼阁、小桥,使苏州园林成为富有生境、画境、意境的艺术效果。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乃至世界园林艺术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主要由我国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执笔创作,他生活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的"康乾盛世"时期,这一巨著创作于国泰民安的乾隆时期,而当时正值清朝晚期,是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鼎盛后期,也是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最辉煌时期的终结阶段,产生了众多古典园林名作,留下了大批的经典园林作品。其中《红楼梦》  相似文献   

5.
颜冬 《兰台世界》2016,(1):139-14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之母,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而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元末明初具有特殊的时代风水,成为园林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因为元代废除科举,这就导致很多文人寄情山水园林。这就形成元末特殊的政治环境,导致苏州园林在繁荣中被破坏,在曲折中求发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意趣。对于元末明初苏州园林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也为促进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学的深入研究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孙中华 《兰台世界》2015,(3):118-119
承德避暑山庄地处塞外燕山深处,是我国清代康乾时古典大型的皇家园林。本文以避暑山庄"青枫绿屿"的建筑艺术为例子,阐述诠释我国古代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  相似文献   

7.
孙中华 《兰台世界》2015,(7):118-119
承德避暑山庄地处塞外燕山深处,是我国清代康乾时古典大型的皇家园林。本文以避暑山庄"青枫绿屿"的建筑艺术为例子,阐述诠释我国古代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而江南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江南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集建筑、风光、文化于一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具,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浓厚的历史积淀.江南古典园林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图文、声像、实物、电子等不同形式的档案资料,真实地记录了园林不同时期的风貌和发展历史,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因此,如何加强江南古典园林档案的收集和管理,使其得到妥善保管和有效利用,是园林旅游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刘秀娟 《大观周刊》2011,(19):85-85
作者针对园林山石的造景与功能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园林山石的造景和山石造景的功能。并对现代审美意象与山石造景作品分析做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冯律稳 《兰台世界》2016,(6):134-136
魏晋是我国古典园林大发展的时期,筑山理水和亭台楼榭都已具备,园林中的皇家园林、私人园林、寺观园林和公共园林并行发展。魏晋园林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这些外在形态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园林精神在这一时期经受了淬炼,走向了成熟。本文将对魏晋时期园林精神的发展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1.
顾强  钱锡生 《视听界》2000,(5):38-38,35
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她典雅古朴、精致秀气,享誉海内外。1997年12月,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黄华超 《大观周刊》2011,(38):233-233
竹类植物生性强健,枝繁叶茂,翠竹青青,千姿百态、集形态美、色彩美、音响美、风格美于一身,极具观赏性。以竹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园因竹而显;在园林建设中应用盛广。本文就竹类植物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应用原则和竹类植物的应用方式及配置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黎凤瑜 《大观周刊》2011,(16):91-91
作者针对我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技艺特征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植物造景的涵义,并对我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技艺特征做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潘琦 《大观周刊》2011,(19):74-74
作者针对果树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果树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意义和果树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利用率低的原因,并对果树在园林中的选择配置与应用做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海潮 《大观周刊》2012,(34):226-226
水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最活跃、最具魅力的元素之一。从理论上研究我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传承再现自然式山水造型特征,对于丰富我国现代园林理水手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锡枝 《大观周刊》2012,(51):193-193
合理的运用园林植物造景,可以为园林艺术带来极美的自然空间景象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定能营造出植物造景的艺术美,谈谈圆林植物造景艺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博大精深,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受到世界欢迎。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目的,从而达到“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旨趣。文章通过古典园林营造,论述了古典园林的意境特征及意境的营造要素。  相似文献   

18.
沈慧瑛 《档案与建设》2004,(9):27-29,32
苏州是中国古典园林荟萃之地,南方私家园林多。没有2500多年历史文化的滋润,不会有风姿绰约、光彩夺目、魅力四射的苏州,更不会有苏州古典园林。苏州古典园林的兴盛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典园林历史长河中,明代园林既有对宋、元园林风格的传承,又有对中国园林发展鼎盛期———清代园林的启发,对中国园林历史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苏州古典园林原本是我国古代封建士大夫、文人、商贾等的私家园林,与北方园林不同,布局讲究精而合宜、巧而得体,意境崇尚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是文人写意山水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