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书作者大卫·莫利是英国伦敦大学歌德史密斯(Goldsmith)学院传播学首席教授(ChairProfessor)。他早年在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师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创建者斯图尔特·霍尔(StuartHall) ,凭借对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晚间电视新闻栏目《全国新闻》(1 973 -1 979)的受众研究确立了其学术地位。近年来,莫利试图把他的受众研究向全球范围延展,结合“后现代地理学”来分析全球传播当中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全球性与地方性的“接合”(articulation)以及由此产生的国族身份/认同的问题。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全球与地方在何处…  相似文献   

2.
有一本名为《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的书中写道: “借助于将市场分割,也就是将受众分成许多小的群体,广告者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规划不同的传播策略。”这里说的就是近年来流传于我国媒体市场上的“受众分割”理论,或称“受众细分”理论。这一理论的最初动议者是广告商,如今已被广大媒体界人士认可和应用。那么它对期刊建设和发展的作用自然也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受众参与式”节目的尴尬与超越》一文,以“受众参与式”节目为例,对受众在传播活动中所处的尴尬地位进行了解析,并针对如何超越“演播室受众”的尴尬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传媒文化研究领域,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整合了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精髓,提出了“媒体奇观”理论.为了迎合时代潮流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在表达传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奇观文化.从媒体的角度看,媒体不仅希望受众注意特定对象,还希望受众注意到媒体的议程设置,以使其交际意义得到更有效的理解,实现其传播目的,以此达到传播的作用,而标题在这一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从《大西洋底来的人》、《成长的烦恼》到《老友记》,美国电视连续剧(下文简称“美剧”)这一外来文化传播现象,正日渐影响着中国本土的影视业及受众的审美与选择倾向,成为国际传播、网络传播和文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典型. 美剧在电视台播放后,受众的一系列行为皆为自主性选择行为,即受众在主动使用媒介.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选择自己所偏爱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内容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写作》今年第三期“管见篇”所载《受众异议》一文,以为“受众”一词是新闻理论家们“自视甚高”把“听众、观众、读者”摆在“受教育”地位,而“生造”的新名词;因而对它的存在与使用提出了“何必呢”的否定性异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据笔者所知,“受众”是20世纪40年代末兴起的“大众传播学”领域里开始使用的学术概念;是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已形成体系的背景下,与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流活动时对信息接受一方的称谓,他泛指所有信息媒体的传播客体。如果说“听众”专用于“广播”等听觉媒体,“观众”专用于“电…  相似文献   

7.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的乔纳森·格雷教授深耕媒介与受众研究二十余年,尤其关注粉丝研究、电视受众研究等议题。乔纳森始终保持批判与反思的立场,另辟蹊径地关注到反粉丝、非粉丝以及对特定媒介产品抱有负面情感的受众,并指出受众研究在当下新媒介环境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此次访谈从乔纳森的研究历程开始,回顾粉丝研究的三波浪潮与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随后谈及他的新书《厌趣相投:媒介、受众和品味动态》对一类特殊受众——即明确表达“不喜欢”的受众的研究。最后,我们回到《复兴受众研究》,讨论广泛意义上的受众研究的发展,反思受众理论式微背后的问题,同时展望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研究。  相似文献   

8.
一 2014年12月12日,“多视角跨文化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会议由《外语研究》编辑部、《现代传播》编辑部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同主办、广东省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来自外语界和传媒界的诸多中外专家共同就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达拉斯·斯麦兹不仅是一位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的学者 ,而且是一位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身体力行者。他开辟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 ,建立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批判学派。他是将学术分析、政策研究和行为参与结合为一体的典范。其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有“受众商品论”、“依附理论”等 ;其实践贡献体现在积极参与并影响了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运动 ,并始终关注传播领域的公共利益和公共控制。  相似文献   

10.
电视自诞生之日就逐渐成为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已成为引领大众文化的舵手.但是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自媒体时代,电视的传媒地位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当下电视为了争夺受众群,不惜将大众文化简单解构为媚俗、审丑,猎奇的内容刺激着受众的感官.这无疑对大众文化上产成了“负能量”上的消极影响.本文以《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节目为例,从电视文化传播对大众文化塑造与传承视角出发,探讨电视怎样发挥社会文化传播的“正能量”作用.  相似文献   

11.
香农:传播技术编年史的里程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晓蓉 《今传媒》2010,(1):26-29
在传播思想史的研究中,杜威作为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因其所持有的“多元传播观”而尤为引人注目。其中,当他直接投身现代新闻传播领域、即创办《思想新闻》时,“传播”一词被特别地赋予了信息之传递与交换的功能。而在其他场合,“传播”更多地具有社会交往、共享、参与以及激发意义等内涵。  相似文献   

12.
罗幸  王添 《传媒》2016,(9):49-50
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电视节目形态,电视公开课担负着传播知识与价值观、引导公众行为的重任。但由于其以教育为传播目标,在电视上开办“课堂”,因此容易引发观众的反感。如何在口语传播层面上建立和谐平等的传受关系?如何营造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如何挖掘电视演讲的内在价值?如何准确定位主持人与嘉宾、受众的传播功能?这些问题都成为电视公开课吸引更广大受众参与和观看的关键所在。中央电视台的《开讲啦》节目,坚持平等、互动、参与的节目理念,尝试变“你讲我听”“你传我收”为“相互倾听”“彼此理解”,用自己的口语传播创新实践为上述问题提供了独到的注解。  相似文献   

13.
耿新歌  张渤 《报刊之友》2012,(12):86-87
近日,一部以介绍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蹿红电视荧屏和赛博空间。纪录影像中的中华美食在带给受众观赏愉悦的同时,受众对该部纪录片的解码也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在“源文本”既定的前提下,“译码者”在网络上进行观点博弈,“编码者”对解码进程持续关照,引导受众靠近或回归主导意义。此时,受众对文本的解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处在一种“酝酿、释放、博弈、主流化、衰减”的过程中。本文将以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研究理论为框架,结合纪录片播出后的受众评价以及多媒体时代传受双方在“编码/解码”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进行简单剖析。  相似文献   

14.
《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燕南 《现代传播》2006,(1):137-139
《受众分析》是全面、系统地探讨受众问题的一本力作。作者丹尼斯·麦奎尔(DenisMcQuail)是世界著名传播学者、“欧洲传媒研究小组”成员,《欧洲传播学杂志》三位创始人之一,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传播学荣誉退休教授,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莫斯科大学等大学任客座教授。麦奎尔的名字对我国传播学界来说并不陌生,20年前,他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中文版的发行,曾经为刚刚起步迈向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学者,架起了一座快捷地通向传播学庞大理论体系的桥梁。麦奎尔在传播学研究领域涉猎广泛,著述颇丰。他擅长从历史的纵深处找寻研究的起…  相似文献   

15.
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于新闻媒体而言,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就要调整眼光,不断强化“以受众为本”的理念。美国心理学家鲍尔在《固执的受众》一文中指出:“以往的问题是信息如何作用于受众”。而现在的问题是“受众如何使用信息”,这种强调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就是“受众本位论”。确立“受众本位”,  相似文献   

16.
一个诠释典范:霍尔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英国著名的传播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在《制码/解码》(Encode Decode)一文中提出了观众解读已制作好的电视讯息可能出现的三种立场,他称之为“三个假想的解码立场”(又译“解码地位”),分别为:主导-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对抗立场,由此三种解码立场而来的信息解读相应为:“优先解读”(又译“优势解读”或“偏好式解读”)、“协商解读”(又译“妥协解读”)与“对抗解读”(又译“抵抗解读”)。这就是著名的“霍尔模式”(Hall model)。霍尔模式是传播批判学派的一种受众视角,它是一个“诠释性典范”(Interpretive Paradigm)。  相似文献   

17.
说说"效果"     
最 近接触了两个数据 ,对“传播效果”的问题又有一些新的思考。一是FM365.COM对受众做的关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的一个网上调查 ,其中在回答“你认为《焦点访谈》对准的焦点是真正大众关注的焦点吗”问题时 ,选择“是”的为38.54 % ,选择“否”的为51.5 %。虽然这样的调查未必全面和准确 ,但至少说明 ,即使广泛受到欢迎和好评的《焦点访谈》 ,也还有不少受众是不满意的 ,觉得她并没有真正关注大众所关注的焦点。另一个就是我们在本期发表的“新闻调查档案”中披露的数字 ,反映了受众认知与媒介建构之间的存在着…  相似文献   

18.
拙作《试论跨文化传播的新闻价值观》(载《新疆新闻界》1996年第1期,以下简称《试》文),首次涉足跨文化条件下的新闻选择标准这一研究领域,随后,阎建设同志撰文《也谈跨民族文化新闻传播》(载《新疆新闻界》1996年第3期),对笔者的一些观点作出了否定性的结论.笔者认为:跨文化传播目前在我国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而跨文化新闻传播更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笔者真诚地欢迎进行商榷的任何文章,这将有利于更加严密、科学地界定课题的概念与范畴体系.本文试图就阎文的结论进一步谈谈自己的观点.一、关于基本概念问题1、“跨文化传播”与“跨文化新闻传播”首先,从概念名称上说,笔者在《试》文中的确没有明确使用“跨文化新闻传播”一词,但这并不足以证明它“把跨文化传播当作跨文化新闻传播”.理由有二:其一,与“跨文化新闻传播”并列的概念还有“跨文化艺术传播”“跨文化政治传播”“跨文化经济传播”等等,它们都不涉及“新闻”价值问题,惟有“跨文化新闻传播”才存在“新闻”价值问题.《试》文之所以用“跨文化传播的新闻价值观”一词,而没有使用“跨文化传播的艺术价值观”或“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等等,足以说明作者是把自己所讨论的价值问题,界定在跨文化的“新闻传播”领域之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要讲效果的。但新闻怎样才能产生和加强效果,亦即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一定新闻信息才能被人们接受,并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发挥积极作用?仍需继续探讨。 西方早期在传播效果上曾流行“枪弹论”。这种理论认为新闻媒介能够把观念、情绪、认识因素“注射”给受众,而受众会“唯命是从”,报纸发出“纸弹”,受众就会应声而倒。“枪弹论”后来受到许多传播学者的反对。1964年,雷蒙德发表《固执的传播对象》一文,说“传播对象是‘固执的’,他们拒绝倒下。”此外,在西方传播学界与“枪弹论”相对的,还有有限效果论,认为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图书馆学会2005“新年峰会”为标志,认为图书馆界已开始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著作权立法的进程。中国图书馆学会在2005年8月发布的《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问题的声明》阐述图书馆界在著作权保护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围绕2005年10月由国家版权局网站公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中的“四六条”,图书馆界与出版界、数据开发商提出对此不同的看法。图书馆界认为,著作权对图书馆的限制与例外主要包括:①馆内传播的合理使用权;②馆外传播的法定许可权;③有限的自行数字化部分馆藏作品的权利。同时,指出保护权利与促进传播绝不是互相对立的,权利人的权利只有通过传播方可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