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并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借鉴和学习的主要模式之一。论文在对德国"双元制"运行机制认识的基础上,指出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有借鉴和学习之处,同时也指出在这一个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具体情况,逐步加以消化、吸收和完善,而不应该急于求成盲目照搬模仿。  相似文献   

2.
施弘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117-118,121
"语文素养"是前几年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概念,用以取代"语文能力";近来职业教育语文课出现模仿之势。从五年制高职教育性质、培养目标、语文课程地位等多方面分析可知,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仍然应该坚持以"语文能力"为课程宗旨,而不能盲目模仿高中语文课。惟有如此,语文课方能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发挥有效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职艺术教育是一条光明之路,当办学方向找到了,办学模式找到了,高职艺术院校培养的艺术人才,是会大大有别于高等专业教育、师范艺术教育的。而办学模仿别人,教学内容复制别人,脱离"省情"、"校情",这样的艺术高职办学只能是越办越无个性,越无立足之地,更何谈"话语权"了。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吸收德国"二元制"教育理念,创立"教学工厂"模式,在总结"教学工厂"教学模式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可从师资队伍培训、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借鉴"教学工厂"理念,提高工学结合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各有特色和优势,对提高和改进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借鉴作用。根据分析,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模式本身不成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健全、缺乏立法保障、资金支持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建立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依据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特点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制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制度等构建和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之一,学院以提高质量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企业首选的学生"。通过参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学院一方面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在办学体制、校企合作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师资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学院也在积极发挥示范性建设院校的作用,搭建平台,宣传并扩大中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努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7.
布洛的"距离说"和"功利说"是关于审美的著名理论,这个美学理论却被引申为教育发展理论的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客观冷静理性地思考高职教育发展问题必须要跳出教育,与高职教育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有人认为解决高职教育发展问题不能跳出教育,在无历史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强调只有融身于教育,才能发现和解决教育本身的问题。两者各有理论与实践的支持。但从宏观角度看,跳出教育看教育有更为广阔的视野,从微观角度讲融身教育看教育,有助于解决高职教育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校企共培,工学结合"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逐步探索形成了"三线并进、模块任选"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专业培养模式的依据、内容和成效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推动高职教育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德国高职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颖 《教育导刊》2011,(3):39-42
结合对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高职教育)的研究和实地考察,分析了德国高职教育"双元制"的特色,探寻"双元制"对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和湖北高职教育的现状,湖北高职教育应该在高职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应用、高职教育理念、发展模式、职教体系、专业结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等方面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课程管理,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权力重心下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职能应表现为从"控制"走向"指导"与"服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应呈现出集权与分权的平衡性、民主化和科学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课证融通”高职课程标准融合了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坚持校企合作的理念,它对于高职的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也是对高职“双证书制”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丰富。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为例,以“课证融通”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工学结合的关键、“课证融通”强化了高职课程标准的职业性特征、“课证融通”是实现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为论据阐述了构建“课证融通”高职课程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树立"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观,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结合起来,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有助于促进水产养殖行业及其相关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构建"通专结合"的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使"通专"相互渗透,在工作过程和顶岗实习中推进"通专结合"。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众多高职院校人文历史文化积淀不深,学生培养目标单一,通识教育出现“盲区”。由于各种条件不成熟、不完善,很多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仅停留在形式化、表面化阶段,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效果不显著。因此,高职院校应明确树立通识教育的目标、理念,结合实际精心构建适合自身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设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以真正实施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现有的高职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偏重于学科性、教育实效性不强、评价方式简单化、师资缺乏、地位边缘化,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可借鉴国内外通识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通专结合”人文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以"3+2"模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建议:依托职教集团平台,构建衔接机制;以五年学制为整体架构,实行"2.5+2.5"学制模式;设计一体化培养方案,构建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纵向衔接与螺旋式衔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7.
高职项目化课程以实际的企业工作为背景,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项目的工作过程,改变了传统的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更新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方式方法,较为适合具有形象思维特点的高职学生,实践证明项目化课程的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本文通过高职《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项目化课程的实践,详细介绍了项目化课程改革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序化、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的考核以及实施的效果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高职教育成长发展初期的阶段性问题。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当以人文精神为价值诉求。培育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互动性环节:在人文课程载体方面注重两课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在专业模块教学环节促进科学技能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通过学生实践性载体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顶岗实习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在顶岗实习阶段实施体育教育,对实现高职院校全程化的体育教育、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及学生的职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开展的体育课程改革,为在顶岗实习阶段实施体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可通过编印《顶岗实习体育锻炼指导书》等措施在顶岗实习阶段实施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20.
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及途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为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在情境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高职的许多专业都可以采取"三步走"战略来推进课程改革:第一步是进行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试,转变教育观念,提高项目化教学水平;第二步是开发专业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第三步是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