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常解题只是想到进的一面,而很少想到退.所谓“进”就是从题设条件出发逐步深入地解决,这对简单问题的解决是非常有用的.但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只想进有时会感到无门可人,怎谈逐步解决?而所谓退即是把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简单问题想通了,想透了,原来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相似文献   

2.
<正>一般情况下,在解答数学问题时,通常采用"以退求进"的思想方法,即从"结论"向"条件"后退;从"一般"向"特殊"后退;从"抽象"向"具体"后退;从"综合"向"单一"后退;从"高维"到"低维"后退的思想方法.但有些问题只用"退"的方法是非常困难,甚至难以解决.这时,如果采用"退"相反的方向——"进",如:从"特殊"进到"一般";从"较弱"进到"较强";从"简单"进到"复杂";从"具体"进到"抽象",再通过对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如果在解答过程中,感到“进”有困难,或无路可“进”时,不妨逆向思路,考虑“以退为进”的解题策略。“退”就是从一般退到特殊,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抽象退到具体,从整体退到局部,退到保持特征的最简情形。先解决简单的情形,处理特殊的对象,再归纳、联想,“进”而解决一般情形。下面例说“以退求进”的两个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进退思想"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退一步来讲…",退一步的目的就是为了看清问题,解决问题.数学中有时"以退求进",有时"先进后退",有时"进退互化".把握"进与退"是一种常用的解题策略!笔者将"进与退"的辩证策略整理如下,供参考.一、以退求进1.一般后退至特殊在解一些竞赛题时,如果不能直接入手,不妨先退一步考察它的特殊情况或者极端情形,或许你能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进"与"退"既对立又统一,进退互用是重要的数学思维策略.那么,何为"进"?何为"退"呢?数学中的"进"是指将特殊的,具体的,局部的,低维低次的,抽象水平弱的问题"进一步"转化为一般的,抽象的,整体的,高维高次的,抽象水平高的问题来处理.与之相反的是数学中的"退".合理的"进"可起到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深刻认识事物本质,透彻解决问题的目的.善于"退",足够地"退"也会起到峰回路转,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相似文献   

6.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关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这句话道出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一以退为进,退是为了更好地进。运用这一解题策略,从复杂退到简单、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整体退到部分、从正面退到反面,就能使许多复杂的问题得以解决。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希文 《成才之路》2013,(27):60-61
载重汽车上坡时,司机会采取前行的方法,而不是运用加挡。之所以会采取适当的"退",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学习的道路也是如此,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畅通无阻,如果教师一味地强求速度,追求结果,不讲究学习的方式方法,往往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因此,教师要善于学会"退",将一个个复杂的问题"退"成简单的问题,找出规律,从而以"退"为进,提高学生的数学才能。  相似文献   

8.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对于一般性的数学问题,如果在解答过程中感到“进”有困难,或无路可“进”时,我们不妨运用“退”的思想,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整体“退”到局部,从空间“退”到平面,从不等“退”到相等,总之想方设法尽可能地“退”到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平台上,这样就容易激起思维的灵感,问题也随即迎刃而解.下面结合具体问题谈谈这一解题思想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关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这句话道出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以退为进,退是为了更好地进。运用这一解题策  相似文献   

10.
"进"与"退"是哲学中的一对矛盾,也是数学的一种思维策略,恰到好处的"进"在解题中可以起到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深刻认识事物本质,透彻解决问题的目的;相反,善于"退",足够地"退"也会起到峰回路转,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本文就"退"与"进"在解题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管见.  相似文献   

11.
正华罗庚指出: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笔者这里所说的"退"不是固执己见停滞不前,而是通过深刻把握,寻找"进"与"退"的契合点,从而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如锯条因为进退得当,因而完成了割锯的使命;算盘因为进退得当,因而使计算有了意义.在数学解题中,"退"就是先"退"到解题者能够看清楚或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方,认真探究、钻研,而后"进"."退"就是"退"到简单,"退"到特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一般性的数学问题,如果在解答过程中,感到"进"有困难,或无路可"进"时,我们不妨运用"退"的思想,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总之想方设法尽可能地  相似文献   

13.
<正>华罗庚先生说过:"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把简单的、特殊的问题搞清楚了,并从这些简单问题的解决中,或者获得解题思路,或者提示解题方向,或者发现一般问题的结论,或者得到化归为简单问题的途经,从而再进到一般性问题上来"."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无非是指最基本的公式、定理、数学模型、常用方法、已知结论等.尤其是面对图形复杂、直观感觉难度很大的几何探究题无从下手时,采取"退"的策略,方能达到"进"的目的.本文以2019济南中考数  相似文献   

14.
物理解题方法的确定依托于将陌生的物理情境转化成熟知的物理模型,将复杂的物理过程简单化、将未知的物理关系具体化."退中求进"的物理思想方法正是完成上述目的的有效方法之一.此物理思维方法强调一个"退"字,即退到能看清问题的本质时、退到能够掌握问题特点时、退到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时.表面上是退,实则是进,这就是"退中求进"的物理方法.一、由正向退向逆向由已知条件直接考虑如何求解未知量,我们称之为正向思维,但在正向思维受阻时,可以退到逆向思维进行分析.例1如图1甲所示,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板  相似文献   

15.
回忆我们解题的过程,往往只是想到“进”的一面,而很少想到“退”。所谓“进”,就是从题目的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深入地解决,这对简单的题目是比较方便的。但遇到一些复杂的题目时,只是“进”有时就感到无门而入,更谈不上逐步深入地解决了。我们从解题实践体会到,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下,有的教师之所以能驶上"快车道",而有的教师却总是走不出"高原"期,徘徊不前,甚至不进却退,究其原因,还在于主观上的不作为,即存在以下几种不良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退",不是消极地工作,无论是退是进,都是班主任的育人之策,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使师生和谐相处.笔者从"退"对学生、"退"对家长、"退"对学校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数学家华罗庚有一句名言:当你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要学会知难而退。"退"就是换一种思考,"退"就是"退而思进"。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也要引导学生学会退,但不能只是退,还要回头看,这样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下面就以一节《退中的数学》实践活动课谈谈怎样"知难而退"。  相似文献   

19.
饶勇 《高中生之友》2013,(Z1):49-50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这段话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数学解题中,我们应注意以退为进,合理转化,"退一步海阔天空",抓住问题的本质,以退为进,退到我们能看清问题的地方。一、以退为进,由"抽象"向"具体"转化高度抽象是数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有的数学问题比较抽象,不易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和联系,因而往往要从"抽象"退到"具体"的几何图像上来考虑,使问题更易理解、更好解决。  相似文献   

20.
"能教而不能研,能研而不能教",这是目前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现象.究其缘由,关键是能研究的老师没有找对研究的方向:能教的老师没有形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学校管理层面上的疏导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校只管"教"不管"研",或者有的学校突出了"研"而忽视了"教",逐步丧失了研的落脚点,这样,势必使"教"与"研"相脱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