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上有教师,于是便有“师严”之说。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常常要说一句:“请老师严加管教。”然而,什么叫“严”?人们的理解并不一致。有的认为:老师的“严”,就是不苟言笑,沉着脸,使学生有“怕”感。有的认为: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不让他们乱跑乱动,这才叫...  相似文献   

2.
《药》结尾处的“乌鸦”的寓意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认为“乌鸦”是革命的象征或是黑暗势力的象征,结合作写作意图和时代背景,我认为“乌鸦”的寓意主要有两点。  相似文献   

3.
我校高中毕业生,大部分思想比较稳定,遵守纪律,发愤读书,积极准备迎接祖国的挑选。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断给子女思想上施加压力,致使这些学生认为,只有升学才是唯一的出路;有的说,“考不起大学,也要考上中专,拿个粗饭碗”,思想比较  相似文献   

4.
有的班主任管理班级滥施征罚,惩罚的形式也在不断出机关报。比如学生迟到、忘戴校徽之类轻微违纪违规的现象,便罚其打扫卫生、跑步、擦黑板等。有人认为这种惩罚是“美丽的惩罚”、“温馨的惩罚”。诚然,这比体罚、停课、“叫”家长等惩罚要“美丽”、“温馨”些。但是罚打扫卫生是不是科学的教育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5.
目前,许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普遍感到学生越来越难教育。有的老师或班主任便对学生采取高压政策,结果是压而不服,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暗流不断;有的老师空谈道理,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效果不佳;有的老师照搬别人的先进经验,效果也不理想。我认为,“师道尊严”要提倡,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要“严”而有“格”。  相似文献   

6.
丹麦哲学家哥尔加德说:“野鸭或许能被人驯服,但是一旦被驯服。野鸭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无法海阔天空地自由飞翔。”其实。人的思维也是这样。特别是对于一些孩子来说,那些带着野性的思维如果被老师不断“驯化”。天长日久。最终也同样难以自由地翱翔。  相似文献   

7.
六郎 《广东教育》2011,(11):1-1
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是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他开宝马打人,大喊“谁敢打110”,口气不输李刚儿子;被保安追赶躲入草丛不敢出来,酷似《闪闪的红星》中的胡汉三;私藏玩具枪支,要学小兵张嘎;少年早恋,类似风流少帅张学良。(光明网《“好孩子”李天一怎么干件大坏事?》)  相似文献   

8.
May 《新高考》2013,(11):5-5
2012年,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其中包括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这才有了2013年大荧幕上的许多好莱坞3D大片。扩大好莱坞电影引进名额,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是一次考验。有的人忧心忡忡,表示此举可能“直接摧毁中国电影制片工业的半壁江山”;有的人非常乐观,认为“虽暂有疼痛,长远来说,是好事”;有人则继续观望。你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相似文献   

9.
丹麦哲学家哥尔加德说:“野鸭或许能被人驯服,但是一旦被驯服,野鸭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无法海阔天空地自由飞翔了。”其实,人的思维也是这样,特别是对于一些孩子来说,那些带着野性的思维如果被老师不断地“驯化”,天长日久,也同样难以在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里驰骋。  相似文献   

10.
每逢节日.街头到处可见“欢度国庆”‘欢渡元旦”的标语。其中,既有写“欢度”的,也有写“欢渡”的。“度”耶?“渡”耶?让人颇费踌躇。  相似文献   

11.
张文斌 《师道》2002,(2):26
上课了,小孙、小迟突然跑来找我,羞赧间带怨气:“老师,犯错误罚写说明书,算不算体罚学生?”我说:“《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都有规定,教师员工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老师罚你们,是什么原因?要说实话。”小孙和小迟一听来了精神。一个说:“我就旷课三次。”另一个说:“我不就是迟到七次吗?班头,有时候就喜欢小题大作,不过,现在可是法制社会。”  相似文献   

12.
师:关于作文“真实”的问题,存在着一些争议。有老师对学生说“完全是真实的照搬,也可能‘假’;完全的虚构,也可能‘真’”;有的老师认为“虚构不一定虚假,真人真事也不一定‘真’”。  相似文献   

13.
教材解读 有的教师认为《习作4》不好教,分析起来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很多教师对“剪纸”比较陌生.更别说是教学生了:二是在学生写什么的内容上游移.有的认为要围绕“剪纸艺术”来写.理由是教材用了大段文字介绍“剪纸”艺术:有的认为应围绕一幅剪纸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主题来写,  相似文献   

14.
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古代史》教材在战国、秦汉、魏晋时期的插图上,均将黄河注明为“河水”,在隋唐时期的插图上则注明为“黄河”。这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误解,以为黄河是隋唐时才开始由清变黄的。实际上,黄河不是隋唐时才变“黄”的,“黄河”这一名称也不是隋唐时才开始有的。  相似文献   

15.
“课程差异化”直到现在才被认为是使所有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之中和解决所有学生个别需要的一个重要工具。虽然“课程差异化”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总的说来,“课程差异化”是为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和最终使所有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依据学生的兴趣、学习情况和准备状态水平,对课程的内容、过程和结果不断进行调适的过程。学习因有差异化才变得有效。重要的是要承认旧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只是“课程差异化”的一个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时下的教育实践中,“极致景致”已经成为—种不断蔓延的育人现象。有的家庭为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不仅要让其登上城乡小舞台练练胆,更会挖空心思地让其“爬”上省级甚至中央电视台去一展风采,仿佛只有这样的“极致”孩子才会成材;有的学校为了突出“特色教育”,专门设置特色课堂,“极致”到不论学生有无此类兴趣统统都要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就其商标品牌而言,更是五花八门,独具匠心。有的据其音译,人见人爱,令人过目不忘。如:Audi译为“奥迪”(汽车);有的据其意译,娓娓动听,催人购买。如:Carefree(无忧无虑的)译为“娇爽”(卫生巾);有的则音意皆有,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如:Bird(鸟)译为“波导”(寻呼)等等。通过观察商标用语,我们既熟悉了产品,又学会了英语,真是寓学于乐,一箭双雕。下面摘录了一些,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陈大伟 《班主任》2013,(5):12-14
在一堂公开课上,有个男生十分喜欢表现自己,同学发言时,他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嚷着要回答。授课老师对他说:“你只有学会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了,老师才会叫你起来回答。”因为刚讨论过“让学生经历美好快乐的课堂生活”,所以有的听课老师看不下去了,认为授课老师不能这样处理,这对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打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相似文献   

19.
审题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领会题意,作起文章来能围绕中心,选材恰当。第一篇作文命题是《大雨中》。这个题目的是根据暑假期间本地区连降大雨的实际情况拟定的。出题后,我就问:“对这个题目要特别注意哪个字?”开始有个学生回答:“要特别注意‘大’字。”我又问“有不同意见吗?”第二个学生回答:“我以为要抓紧‘中’字。”“为什么要抓紧‘中’字呢?”我立刻追问。“这个题目指明要我们写的是下大雨的时候发生的事。不写大雨以前,也不写大雨之后,才符合‘中’字的意思。”学生回答得很好,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于是我又问:“大雨中的事很多,写哪一些才有意义呢?”学生稍加思索后,相继发言了。有的说:“要着重写大雨中干部帮助社员克服困难。”有的说:“要写社员和大雨作斗  相似文献   

20.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极其实际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关键一点是教师教学时应大胆“放”。教师“放”得开,“放”得恰当,学生就学得好、学得牢固。一、“放”开让学生尽情地问在教《荷花》一课时,有这样一段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学生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