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一、“因材施教”法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方法,始创于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这一术语,是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在总结孔子教育经验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其关键是要对学生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吴静 《考试周刊》2013,(86):172-172
“因材施教”出自《论语·为政》,它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主要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相似文献   

3.
“因材施教,积极引导”是每个教师和班主任必须严格遵循的两项基本教育原则。特别是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按照这两项基本教育原则办事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因材施教”,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看对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差异,有的放矢地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和体美劳等方面健康成长,能沿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不同对象的特性,从其实际出发,采取不同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和教育。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1.要了解材质,也就是要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客观…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对个体差异进行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教育、教学服务。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条较好地处理个体差异与教学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长期以来,“因材施教”的思想成为我们针对个体差异教学的基本原则。其含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得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相似文献   

5.
结合生物课的教学进程,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有计划地开展生物科技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它既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愿望,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方面。《生物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教师要重视因材施教,积极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因此,生物科技活动应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之中。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探索体验,将生物科技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整体设计,力图使它规范化,以充分发挥生物科技活动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对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主动地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每一个学生.总之,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7.
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现代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继承和发展,它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对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主动地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每一个学生.总之,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9.
因材施教原则是学校进行德育和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之一。其涵义概括地说,就是指学校进行德育或教学工作时,教师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品德发展、知识基础、智力差异等方面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育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两千多年前,“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故“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人”。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原则,得到了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推崇、重视、肯定和证实。今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否遵循这条原则,已成为衡量教育教学成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因材施教的断想——兼谈因材施教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因材施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理解偏颇,人为地缩小因材施教内涵;形式僵化雷同;实效性较差。造成的原因是其单向性、包办性、静态性和狭隘性。正确实施因材施教,一是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二是要进行动态的因材施教,三是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四是要“己”“彼”结合,双向问诊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很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说 :“求也退 ,故进之 ;由也兼人 ,故退之。”即冉有平时胆小怕事 ,因此鼓励他要积极去干 ;而子路过于胆大鲁莽 ,因此要他慎重些。宋代大儒朱熹把孔子这一教学经验概括为 :“夫子施教 ,各因其材。”何谓“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因材”,即对学生的了解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灵活地给予不同的教育 ,使之各取所需。一、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对症下药孔子的教育理论、方法是成功的 ,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源泉。他主张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对不同智力与发展水平的学生授…  相似文献   

12.
一、分类教学的理论依据分类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是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斯莱文  相似文献   

13.
“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因材施教”我认为教师应做到: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要搞好语文教学,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除了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共产生义道德品顷、广博的知识及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外,还必须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有的放矢地安排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礼记·学记》中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所谓“博喻”就是要懂得学生的心理,善于因材施教。《学记》从心理因素上  相似文献   

15.
“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瑰宝,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这一原则,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区别对待,量力施教;不但要无私地热爱学生,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有一个基本原则叫“辨证施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把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可把教师当作“医生”,把学生当作“病人”,通过“辨证施治”来解决“病人”的疾病.就是要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教...  相似文献   

17.
一、“因材施教”的基本性质(一)“因材施教”的提出和发展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及其它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组织和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最先在教学、教育实践中认识并灵活运用这条原则的当属孔子。他说:“中人  相似文献   

18.
新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因材施教。”多年来的教学使我们认识到在进行总复习时要重视因材施教,能使上、中、下三类学生从不同的起点上均有提高,使复习工作收到实效,具体地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端正指导思想、摸清情况数学总复习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帮助学生使之获得的知识系统,进行概括、提高、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  相似文献   

19.
周洪 《中学文科》2009,(16):97-98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如资质、性格、能力、心理特点、思维状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相似文献   

20.
梁建磊 《考试周刊》2011,(3):230-230
在不同的学习场合中.不同类型、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极为复杂的.需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能灵活地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教师要深入理解“因材施教”思想的精髓,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尽其才.学有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