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免费师范生职业倾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陕西师范大学11个学院521名免费师范生为被试,对其职业倾向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免费师范生社会型职业倾向检出率为43.2%;免费师范生社会型职业倾向检出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农村生源学生明显高于城市生源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社会型职业倾向栓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文史类、艺术体育类、理工类学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分别对华中师范大学183名免费师范生和160名非师范生进行两次问卷调查,以探查两类学生的人格、职业认同及学习动机的特点与差异。首次调查显示,免费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人格、内部学习动机没有显著差异,但其外部学习动机和职业认同都显著低于非师范生。半年追踪调查表明,两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职业认同各维度都没有随时间显著变化。各年级的内部学习动机没有显著差异,而外部学习动机随着年级的升高显著降低,职业认同随年级显著升高,但是大四又有下降趋势。研究还发现,相较于非师范生,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与内部学习动机关系更加密切。此外,本研究还根据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机和职业认同特点,对免费师范生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分别对华中师范大学183名免费师范生和160名非师范生进行两次问卷调查,以探查两类学生的人格、职业认同及学习动机的特点与差异。首次调查显示,免费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人格、内部学习动机没有显著差异,但其外部学习动机和职业认同都显著低于非师范生。半年追踪调查表明,两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职业认同各维度都没有随时间显著变化。各年级的内部学习动机没有显著差异,而外部学习动机随着年级的升高显著降低,职业认同随年级显著升高,但是大四又有下降趋势。研究还发现,相较于非师范生,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与内部学习动机关系更加密切。此外,本研究还根据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机和职业认同特点,对免费师范生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缓解新疆教师缺乏的现状,自治区于2010年起在疆内6所高校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为研究新疆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对新疆5所大学的1032名免费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免费师范生在性别和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专业、年级、民族以及家庭月收入上差异显著。基于调查结果试图从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加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工作;培养免费师范生的跨文化适应性;加强对教育实习的监管,与基础学校构建"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进一步促进新疆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学习适应性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非免费师范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高于免费师范生;大一免费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应试水平高于同年级的非免费师范生;大二免费师范生学习适应性水平低于同年级的非免费师范生;免费师范女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适应方面均低于非免费师范女生并差异显著;免费师范男生在学习技术水平上高于非免费师范男生;非免费师范男生的学习能力高于免费师范男生。  相似文献   

6.
运用职业价值观量表与成就动机量表,对西安市361名师范生和非师范生进行了问卷测验.研究发现:师范大学生与非师范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差异显著;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在兴趣性格、福利待遇方面要求高于男生;师范生成就动机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价值观:追求成功与回避失败倾向高、低者的职业目的性要求均差异显著;师范生成就动机对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具有预测力.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学习投入为指标,通过问卷调查了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学习状况。免费师范生在学习投入的自我要求和学习收益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师范生群体;免费师范生和文科非师范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收益和自我要求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理科非师范生;女生在学习投入程度上高于男生;学生就读年级和家庭居住地对免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学习投入为指标,通过问卷调查了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学习状况。免费师范生在学习投入的自我要求和学习收益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师范生群体;免费师范生和文科非师范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收益和自我要求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理科非师范生;女生在学习投入程度上高于男生;学生就读年级和家庭居住地对免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和李虹修订的CHQ-20量表,对一至三年级的免费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女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及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男生,且在职业认同感及职业意愿与期望因子上差异显著;(2)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及其因子与自我肯定呈显著正相关,与忧郁、焦虑呈显著负相关;(3)免费师范生心理健康的职业认同感分组效应显著;(4)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中的职业价值、职业效能及职业意愿与期望三因子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5)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这些结果为免费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培养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对来自两所部属师范大学的1172名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和学习动机进行了测量,通过聚类分析将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分为四种类型,研究考察了四种类型学生的分布特点及其在学习动机上的表现。结果表明:(1)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可划分为四种类型:热爱型、兴趣型、功利型、回避型;(2)四种类型的免费师范生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3)四种类型的免费师范生在学习动机水平上差异显著。本研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免费师范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职业方向已经基本确定,为了了解其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采用随机遭遇和结构性访谈法,选取西南大学34名免费师范生为被试,对其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访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免费师范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还比较模糊,职业方向不稳定,绝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2)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态度不一致,其职业期望更注重兴趣、爱好。(3)免费师范生为实现职业愿望而做的职业准备是多方面的,以知识、教学技能为主。(4)免费师范生目前学习、生活状况存在消极现象。(5)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职业准备与性别有显著性差异,其他职业生涯规划情况与性别、年级、学科类型、父母亲职业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体状况,以及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与高中生自尊、社会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选取了山东省两城市的600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处于中等稍偏上的水平;(2)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在性别、城乡、年级以及是否为独生子方面存在差异;(3)相关分析表明,高中生自尊、社会支持和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存在两两显著正相关;(4)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尊在社会支持与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免费师范生的职业方向已基本确定,但由于受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职业规划的现状以及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要求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促进免费师范生实现自我价值、坚定职业理想、提高职业准备意识。  相似文献   

14.
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个体的自身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都影响着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为了给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需要个体主动规划、家庭构筑良好氛围、学校提供优质条件、国家创建有利环境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问卷对高职女生职业兴趣进行调查发现,高职女生职业兴趣发展由高到低分别为:社会型、艺术型、常规型、企业型、研究型、现实型。高职学生职业兴趣存在明显性别差异。除艺术型外,地域、年级差距对高职女生职业兴趣影响不明显。除社会型、企业型外,不同专业高职女生在其他职业兴趣类型间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对福州市高校2020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436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男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专业技术型和管理职能型职业,女大学生则更青睐安全稳定型和管理职能型职业,自主创业尚未成为大学生的重要选择;大学生都倾向于在一、二线大城市或生源地就业,且其期望薪酬普遍高于社会供给水平;个人特质与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职业选择均没有显著影响,所学专业、职业效能感、个体人力资本、职业薪酬福利和家庭期待对大学生职业选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场合、影响方向和影响效应在性别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凸显了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开展差别化择业引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对西南大学382名免费师范生的成就动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免费师范生具有正向的成就动机,但总体水平不高;不同年级的免费师范生的成就动机差异显著,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和大三学生;不同性别的免费师范生的成就动机无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的免费师范生的成就动机差异显著,理科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文科生。  相似文献   

18.
师范大学生教师职业态度问卷编制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当前师范大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态度.方法利用自编的"师范大学生教师职业态度问卷"对742名师范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教师职业态度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职业效能四个维度.(2)男女大学生在四维度上差异均显著,女大学生高于男大学生;来自农村与县城、城市的大学生差异显著,农村大学生高于县城、城市大学生;年级差异不显著.结论师范大学生对教师职业持积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19.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ield-dependence-independence level (GEFT score) of university home economics majors and their area of concentration, academic ability and performance, and career choic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ample was 143 undergraduate and 53 graduate women university student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FT was found when stud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five areas of concentration or by the analytical-interpersonal nature of their chosen career position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GEFT and all ACT scores,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GPA, and graduate student career commi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for GEFT with any GRE score, undergraduate career commitment, or ease of career choice. Little evidence of a differential effect of GEFT on achievement in analytical or social content courses was found.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level of career maturity of 324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impact of career guidance and parental involvement o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thes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udents who had been exposed to some form of career guidance in school scored higher on the Career Attitude Scale. Those who had received home support in the form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career planning and availability of career role models also showed a higher level of career maturity in terms of career planfulness and work orientation. Although career attitude was found to mature with ag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s i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these students. Such findings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career guidance in school and home support in enhancing the career maturity of our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