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教师支持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学习投入量表考察244名农村初中生感知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及基本心理需要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感知教师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学习投入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农村初中生感知教师支持、基本心理需要、学习投入两两之间相关显著。从中发现,农村初中生感知教师支持积极显著影响学习投入,基本心理需要在农村初中生感知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H省农村中学的80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累积生态风险对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以及积极心理资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1)农村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和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存在性别差异,累积生态风险和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存在年级差异;(2)累积生态风险显著正向预测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积极心理资本显著负向预测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3)积极心理资本在累积生态风险和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之间起中介作用。为降低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要从家庭、学校、同伴、社区等不同方面着力,减少高风险因素,为初中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重视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培养,增强农村初中生的心理韧性、希望感,提高其学习动力、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强化家校社协同,家长履行“第一责任”,注重亲子间的感情纽带维系,主动配合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农村初中生学习策略的现状,探究学习策略对农村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为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辅导提供实证依据。本文采用《学习策略问卷》调查了358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农村初中生学习策略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学习策略的平均水平为3.04;学习策略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均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精加工、求助和努力管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晓利 《文教资料》2011,(14):152-153
目前,农村初中生流失问题依然非常严重,而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80%,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农村初中生流失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张晓震 《教育》2010,(2):42-43
农村地区初中生的辍学率到底是多少?与6年前相比,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尤其是山区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流失、辍学率,究竟是降低了还是增加了?如何正视辍学问题,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民族地区学校通过各种项目的实施,使学校硬件设施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农村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给民族地区的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初中生,甚至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造成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就学生流失的成因和对策提出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7.
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山西省朔州市教委牛泉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初中生入学率和毕业率均有了较大提高,然而,初中生的流失率也在逐年上升。据调查,有的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年流失率竟高达40%左右。流失的初中学生多数是来自贫困山区和在学校各方面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农村初中生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令各方忧虑。此外,还有一部分似读非读、似流失非流失的“半流失生”,人们戏称为“函授生”。有一所200多学生的农村初中,有时一天就缺席二、三十人。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家庭教育的错位和缺失,学校教学管理方式的弊端以及社会上不良文化的影响,农村初中生流失比较普遍。应从加大教育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等诸方面入手,以期逐步减少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初中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成熟的重要阶段,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阻碍和压力时,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因素,从而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是初中生最常见的心理疾病。初中生厌学的主要表现是认为学习不重要,在课堂学习中不能集中精力,对学习失去兴趣。如果学生的厌学情绪得不到有效的引导,舒缓这种情绪,就会使学生产生极端的心理,对教师和学校产生仇恨,出现逃课、逃学的行为,个别严重者一提到学校就会紧张、恶心、发脾气。厌学心理对青少年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中小学生的流失现象进行归因及对策方面([1][3][4]),也有学者对城市中小学生的流失现象进行描述([1][3][4]),也有学者对城市中小学生的流失现象进行描述([5]),但专门研究林芝市初中生流失现象的人却不多,针对林芝市中小学生流失及汉族学生转出的研究极少。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调查林芝市初中生流失的现状、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初中生流失留级率高,原因有主客观因素两方面,控制流失留级,学校要改变管理体制,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相似文献   

13.
农村初中生将是将来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农村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是每个教学工作者的责任,做好农村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就我国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来探讨心理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压力时的良好适应,是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为了解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应对倾向的关系,对重庆市780名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年级之间成"马鞍形"发展趋势,心理韧性各维度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初中生;留守初中生积极应对倾向弱于非留守初中生,消极应对倾向强于非留守初中生;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水平对其应对倾向有着重要影响,但家庭支持影响力较弱。  相似文献   

15.
宋汪洋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6):133-135,120
培养农村初中生写作兴趣,是提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本文试图根据农村初中生实际,并结合笔者的作文教学经验,从心理上给农村初中生服"开胃汤",调养他们的写作"胃气",激活他们的写作欲望。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青春期,随着身心地不断发展和成长,其叛逆心理也比较强,思想、行为会出现偏激、不理智、过于自卑等情况,然而初中是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阶段。因此,加强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教育对于其日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村初中生面临着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的留守问题,以及对思想品德学习认知不足的情况,本文阐述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出现了严重的教师流失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中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不利于中西部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选择中部农村——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的乡镇为研究个案,从经济、个人与子女发展、管理、心理等几个方面,探寻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河南省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索不同体育项目对其心理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46.26%,农村留守初中生普遍认为心理调节作用最重要的因子是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所属运动项目,不同心理问题的留守初中生对运动项目的心理健康调节作用的认可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农村初中生流失目前仍不是个别现象。几年来,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控制学生流失,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流失的原因复杂,而且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部分农村初中生的抽样调查,了角了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并作了初步的成因分析,最后提出了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