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前哨》2005,(5):79-79
郭宏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上撰说,中国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担当着上传下达的宣传责任,又是社会大众的资讯工具,履行着社会传播的新闻职能。但不管是哪一种职能,都应该注重新闻传播的客观效果,努力实现新闻影响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中国媒体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在一些重大报道上,新闻媒体表现出色,或不畏艰难险阻,深入灾区一线采访报道;或以崇高的使命感履行舆论监督职责;或坚守社会责任赢得人们的尊重;但对于某些新闻事件的报道以及表现,也有一些"新闻败笔",影响了记者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坚守——《一个国家的十年记忆》序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中,选择放弃是容易的. 难在坚守. 坚守一种理想,坚守一种情怀,坚守一种信念. 新闻人有新闻人的坚守--面对事实,不懈追问真相; 面对社会,勇于担当道义; 人民,彰显赤子情怀.  相似文献   

4.
在2018年5月初发生的网红"孤独咖啡馆"被迫关闭事件中,新旧媒体出现了一次力量的角逐。以"毒舌"、"鸡汤"为标签的新媒体另辟蹊径,单方面发声,赢得了可观的阅读量,而传统媒体则还坚守着新闻伦理,尽可能还原事件真相,维护新闻专业主义。本文探讨的是报道中立性的新闻实践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5.
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社会政治、经济、观念转型的背景下,在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不断融合的语境下,讨论当代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担当极具现实性与前瞻性。当代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责任担当,做时代的记录者、建设者和服务者,维护新闻传播与社会大系统的和谐关系。这就必须坚守党性原则、坚守新闻规律、坚守社会主义社会责任论和社会主义的新闻伦理,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推手,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6,(16):40-42
主持人的话:不同于UGC模式下生产内容的随意性,职业新闻人在采访中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要努力克服重重阻碍和困难,要坚守职业操守和原则.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道听途说,不能口无遮拦.职业媒体人到达现场、挖掘真相、平衡观点,用自己的专业素养把握着报道的尺度,发挥着舆论监督的职能.本期茶座,请职业媒体人聊聊他们的坚守和追求.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5,(18):68-72
新闻专业素质被认为评价传媒体公信力的三大标准之一。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和传播技术的日臻完美使"业余人士"成为新闻传播的参与者,新闻专业素质的价值正遭遇挑战。然而在媒体融合时代,媒体竞争加剧,要获得公众信任,提升传媒公信力,首要任务在于做好媒体产品,为公众提供值得信任的新闻信息,这正是新闻专业素质的价值所在。因此坚守新闻专业主义价值取向、重申传媒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吸纳纳公民新闻为我所用,以张扬和提升新闻专业素质仍是媒体公信力建设的要义。  相似文献   

8.
新闻专业主义产生于西方新闻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客观、中立和服务公众是其核心理念,在现实操作中,新闻专业主义在政治立场的强势笼罩下,有时显得“力不从心”.本文试图从展现和剖析NHK在灾难事件中的表现入手,从宏观和围观角度分析新闻专业主义与政治控制之间的辩证关系,就媒体如何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赢得社会尊重,不断增强竞争力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10年新闻传播法研究的梳理,我们发现仍需要加强对新闻权利的保障.而对知情权之类新闻权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对如匿名权、拒证权等方面的探讨,将有助于新闻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同时,针对新闻传播实践中出现的法律问题的个案研究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传播法理论的发展.因此,以上问题也是新闻传播法学研究中尚需进一步深入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郭琳 《传媒》2021,(15):47-49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以其鲜明的导向性、群众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这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担当也因兼具主持人与评论员等多重身份而越来越立体化,,并肩负着新闻传播的重要职责.以白岩松等为代表的《新闻1+1》节目主持人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内涵,以及应势而动的能力赢得受众广泛赞誉,成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赵宝泉 《传媒》2022,(3):41-44
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播方式,这是一个技术"绑架"文明的时代.报纸转型突围的两个方向是:一是把自己变身一个新闻制作和传播机构,坚守新闻,不再坚守纸媒,全面转型新媒体,"澎湃新闻"是成功案例;二是由运营媒体到运营用户的转变,《快乐老人报》算是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2.
段鹏 《新闻记者》2015,(3):85-89
本文认为,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广播新闻在转型期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在商业话语下,坚守新闻立台的理念,注重市场选择、专业主义和宣传纪律三个要素的动态平衡,同时突出强调公共性;二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创新广播新闻的传播渠道,利用新媒体弥补和强化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三是通过"走转改"活动,对广播新闻的话语方式进行重塑,建构广播新闻报道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繁荣发展,但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却难以被新闻媒体接纳。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新闻专业主义和人文素养的坚守、回归媒体实践的教学与走特色化之路三个方面探讨了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走出新闻教育困境的现实路径和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服务性本来就是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职能,而现在越来越凸显了.这主要缘于新闻改革向纵深发展,媒体由原来的"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这是理性的回归;加之市场经济使媒体之间呈现空前激烈的竞争,媒体面临生存的压力,纷纷更新传播理念,努力增强服务性,以求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5.
安徽阜阳广播电视台记者高思杰,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后,安徽各新闻单位开展"学思践悟"活动,笔者结合自身及新闻同行的情况,从思想深处上剖析、从工作实践中找原因,阐述了一名真正的记者坚守"职业理想"、增强"责任担当"、弘扬"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以启示和激励更多的新闻人争当最美记者.  相似文献   

16.
庄蕊 《新闻战线》2012,(12):85-86
作为省级卫视的新闻主播,我曾参加了全国人大、政协会议的报道工作。在此期间,有一种感受十分强烈,即有关"文化强国"的话题一直被代表委员们热议。身为中国文化传播战线的一员,主持人也应该在演播间里为"中国气场"的世界延展,撑起一份担当。  相似文献   

17.
后疫情时代,坚守公益精神和担当意识对于编辑做好本职工作乃至履行好使命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有效引导编辑坚守公益精神和担当意识,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做大做优主题出版;完善考核机制,科学协调两个效益;聚焦队伍建设,发挥榜样示范功能.  相似文献   

18.
何冬英 《新闻世界》2013,(5):303-304
本文由2012年底两则医患新闻报道,探讨新媒体时代坚守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困境及相应的对策。新媒体时代复杂的传播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几大难题:一是零时间信息生产对新闻时效性的重新定义,二是公民记者成为影响新闻场域的新兴力量,三是新媒体浮躁氛围下寻求存在感。要解决这些问题,重构新闻专业主义,需要从传媒业、职业新闻人、新闻价值标准与伦理等多个向度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转型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冠以各种名称:从网络时代、多媒体时代、媒介融合时代到全媒体时代,实际上反映了当今信息行业的变革对整个社会深刻的影响,其中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尤其直接而深远. 新闻教育应当坚守的理念 面对媒体和社会的变革,新闻教育显然也要因时而变,但是,是随波逐流,被动地追逐时代的末梢;还是坚坐磐石,增添新的灵动能力?笔者认为新闻教育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应该坚守一些基本的教育理念: 第一,应该坚守新闻专业理念和职业操守,培养具有专业、敬业精神的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20.
陈英 《编辑学刊》2002,(1):45-47
编辑工作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职能化确定了新闻编辑的特有角色.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编辑担负着信息的决策、选择、优化和表现等工作,这一系列使命使得新闻编辑在媒介活动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扮演着"中介"的角色.随着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新媒介的出现,编辑活动作为一种和媒介特征密切相关的特殊劳动,新闻编辑角色的内涵和外延也相应地有了一些新的转移和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