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潘建中 《新闻实践》2012,(11):10-11
这几年,温州日报在重大主题报道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困惑。今天,借用“叩问”这个词。谈谈我们在重大主题报道方面的思与行。 叩问之一:重大主题报道是不是就是遵旨听令的命题作文?我们实践的答案:可以是自编自导的自由作文。关键点:渠道创新。早知情、早沟通、早策划,打通连接地方首脑的“任督”大脉,掌握报道的主动权。主题报道是一项政治性较强的报道任务,如何实现中心工作与新闻宣传的有机结合,是做好这类报道的关键。由于机关部门领导跟我们着眼点不同,完全按他们要求做出来的报道效果并不好。我们的提早介入,可以更好地围绕新闻规律进行策划,效果就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新闻联播》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提高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把控力、传播力的路径和方法。本文以重大主题报道为切入口,从规模效应、引导意识、细节魅力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创新;如何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赢得受众的认可;并以大量的新闻报道为例来说明主题报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温州日报不断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意识,通过创新主题报道的理念、路径和机制,把新闻精品意识贯穿于主题报道的各个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2008年开始,温州日报每年都有重大主题报道稿件在浙江新闻奖评选中获奖,  相似文献   

4.
重大主题报道,是为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决策、重大活动所进行的集中的、大规模的报道。重大主题报道是中国新闻界每年都必须投入很大精力完成的主要任务,它构成了新闻报道的骨架,是新闻宣传最具影响力的部分。重大主题报道在新闻宣传中出现的密度比较高,如何创新,成为中国新闻界实践与理论的重大课题。浙江广电集团推出的大型广  相似文献   

5.
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主题报道主要是指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活动及相关社会热点所进行的集中的、大规模的战役性报道,是正面报道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观念的多样,单一化、模式化、概念化的报道形式无法适应公众的需求,而凭借综合的、多形式的、多内容的深度报道形式——重大主题报道就应运而生。重大主题报道不仅解读政策、反映事实,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帮助解决问题。它突破一人一事、一地一隅的局限,不仅以深取胜、以活取胜、以新取胜,还在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上强化新闻报道的创新意识,贴近改革开放的实际…  相似文献   

6.
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战略部署组织开展重大主题报道,历来是党报的重要职责和优势。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行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有效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接受度,是主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安徽经济报》破解重大主题报道中的"难点",通过多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四突破、四创新"的重大主题报道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论电视主题报道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晓春 《东南传播》2011,(1):140-142
当前的一些电视主题报道普遍存在工作味重、说教味浓、枯燥灌输的问题,非但得不到认同,反而招致观众腻烦心理,直接影响到舆论引导能力的发挥.如何创新电视主题报道,让它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时电视主题报道的认识;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独家视角策划、生动报道内容和运用电视包装手段等方面谈如何创新电视主题报道.  相似文献   

9.
杜宇 《新闻实践》2012,(11):7-9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党的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也是党报彰显权威性、影响力,区别其他媒体的优势所在。这几年来,温州日报不断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意识,通过创新主题报道的理念、地方元素的挖掘与运用以及保障机制的构筑和创新,精雕细刻.把新闻精品意识贯穿于主题报道的各个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2008年开始,我们每年都有重大主题报道方面的稿件在浙江新闻奖中获奖。如2008年度,我们组织策划的“敢为天下先——温州日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连续报道”获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2009年度,我们的“民企突围的温州报告系列报道”获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二等奖;2010年度,我们组织策划的“十问温州发展”系列报道再次获得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引起社会各界的很大反响,也获得省内业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者》2012,(1):59-59
黄保才在2011年第7期《新闻实践》中撰文道,面对重大主题报道.一些媒体仅满足于“图解式”“脸谱化”的简单机械报道方式.以致报道开掘不深、立意不高,既不叫好也不叫座。主题先行。重大主题报道应突出主题,但并不等于“主题先行”。那种以“成就报道”来代替“建设性”报道的做法.既不符合当地实际,也可能将新闻亮点湮没在“假大空”报道里了.  相似文献   

11.
洪慧敏 《新闻实践》2010,(12):76-76
重大主题报道毕竟不如事件性新闻"好看",如果操作不当,往往容易出现跟生活脱节,让受众感觉"假大空"。如何真正打动人、吸引人,真正为受众内心所接受,进而化为自觉的观念和行动,这是当代媒体必须面对的挑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面对重大纪念年份,媒体推出重大主题报道展示区域社会发展的成就。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地方电视台面对重大主题报道,不断实践创新。本文以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为研究样本,以地方发展变化、普通人物报道、贴近民众生活这三个创新点作为切入,深入分析地方电视台在重大主题报道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重大主题报道是党媒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践行职责使命的重要载体。如何守正创新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推动实际工作,是党媒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黄冈日报社今年推出的“和美乡村”重大主题报道,是一次媒体履职履责服务和推动中心工作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14.
融媒体时代在进行重大主题报道时要坚持战略高度、思想深度、传播速度、关怀温度、范围广度以及引导力度的"六度"原则,同时要从打造全新融合机制、建立全新采编发格局、打造移动传播矩阵、构建国际传播格局四个方面出发进行积极实践,推动重大主题报道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组织重大主题宣传,历来都是我们党有力有效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要求。当前,无论是党委政府还是受众对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要求主流媒体在策划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上必须创新理念和手段,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做足文章、狠下工夫。  相似文献   

16.
赵珊 《新闻通讯》2012,(12):51-5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形成了报刊书籍、广播电视、新兴媒体“三足鼎立”的媒体新格局,其形其势已使镜头、声音在内的诸种新闻表达不断突破信息传播的地域界限、时间界限和形态界限。这一传播趋势给电视频道的新闻主题报道优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尤其是,为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决策、重大活动所进行的集中的、大规模的重大主题报道亟待创新求变。  相似文献   

17.
重大主题新闻报道,历来是考验新闻媒体传播竞争力的重要题材和机遇。如搜狐网、南海网和东方网等代表的网络媒体在重大主题的报道实践中,分别采用“寻宝式”报道和“探险式”报道的办法,既借鉴了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操作模式,又贯彻了新兴网络媒体的体验式互动报道精神,探索了站在什么时间坐标上,以什么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主题报道给人的习惯印象往往是政策图解、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实际传播效果不甚理想.本文以绍兴广播电视总台通过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宣传党的十九大主题报道中的生动实践为具体案例,对如何创新电视主题报道进行了探索与思考.提出了电视主题报道要在围绕中心追求传播时效、选择典型事例凸显地域特色的同时,还必须多种体裁并举,实行立体化传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主题报道是我国新闻舆论引导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谓主题报道,通常是指新闻媒体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决策、重大活动以及相关社会热点,而专门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报道。不同于常态的报道,笔者以为,主题报道的首要职责在于当好意见领袖、引导社会舆论,发挥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重大主题报道一直以来都是县市报追求创新的重头戏,但有些时候,一些县市报的重大主题报道往往更在意形式,注重声势,追求数量,至于报道效果如何、读者欢迎与否,却少人关心。瑞安日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宣传活动中,创新理念,不走老路,以灵活的方式突破重大主题报道的传统做法,转身挖民生,在关注群众生活中走互动的路子。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