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肉状况和心血管机能是身体素质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肌肉系统——身体的发动机——是产生力量的关键;心血管系统——身体的燃料泵——是产生能量的关键。发展肌肉系统最好的方法是力量训练,而提高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最佳手段则为耐力训练。  相似文献   

2.
耐力训练耐力是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耐力是人体健康和体质强弱的一个主要标志。耐力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发展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重要作用。耐力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系统的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在运动实践中人们又把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运动的能力称为速度耐力,而把在饺长时间内能保持高度用力的能力称为力量耐力。决定耐力的因素是大脑皮质的机能长时间保持兴奋与抑制的状态,肌肉活动的能源和它的积蓄、增长与代谢回收工作能力,心肺功能的吸氧能力(肺活量大,每搏输出量大,运输营养和氧气的能力强,有氧代谢能力就高),机能训练程度、身体素质的稳定性和在疲劳时运动技能的稳定性,还有心理的稳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的运动需要肌肉力量以及心血管方面的耐力,因而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是尤为重要的。在有限的一段训练时间内,什么是提高运动素质的最好方法呢?首先,我们必须确定运动员获取并保持相对高水平的肌肉力量和心血管耐力所需的最少的训练时间。研究表明:大强度的练习可为发展肌肉力量提供有效的刺激,一组要使11块主要的肌肉群都得到锻炼的练习约需20分钟。尽管  相似文献   

4.
人体在运动时肌肉活动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软等基本能力,统称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的发展是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提高的综合表现。在体育运动中,通常说的耐力,是指一般耐力素质而言,也就是人体能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包括心血管的耐力) 耐力是各项运动竞技能力的基本因素,是竞赛中决定取得优秀运动成绩的关键素质。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不好,在训练或竞赛中就会很快出现疲劳,表现出肌肉活动不协调、反应慢,灵敏性降低,动作速度下降,判断能力差等现象,对运动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赛跑  相似文献   

5.
因为大多数运动项目既要求有肌肉力量,又需要有心血管耐力,因此在这方面花费一定时间进行训练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大量练习是以技术为主,身体素质训练就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在规定时间限度内,身体素质训练的最好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首要问题是:我们要确定为获得或保持相对高水平的肌肉力量和心血管耐力所必须的最短训练时间。研究表明,一组强度练习对发展肌肉力量可产生有效刺激。要使11大肌群的每一肌群都得到锻练,一组练习需要20分钟。通常认为一周三次力量训练是最适宜的,然而一周内间隔时间相等的两堂力量训练课也可以获得大力量,因此我们需要的最短力量训练时间是一周二次,每次20分钟。改善心血管耐力的检验标准是每周。能作二~三次大肌肉练习,每次20′~30′(分钟)。假如某运动员保持有适当的心率反应,则耐力的最短训练时间是每周二次,每次20分钟。  相似文献   

6.
一、训练的专门性 通过训练可以发展耐力。训练方式应尽可能地与专项运动或重大比赛的情况类似,比如:自行车运动员应练习骑自行车、赛跑运动员应训练跑、划船运动员应练习划船、游泳运动员应练习游泳。训练导致体内产生的变化发生在两个部位,第一是心血管系统,第二是受到专门训练的肌肉。不管我们从事什么类型的运动,心  相似文献   

7.
有氧耐力训练有氧耐力训练非常重要。它不仅是提高心血管系统和肌肉系统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技术和提高在各项比赛中抗疲劳的能力。有氧耐力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机能,并为技术训练打下基础。系统的训练安排能够逐渐提高耐力水平,因而可以增加作业的次数,提高每次作业的速度,减少恢复的时  相似文献   

8.
耐力,是一种重要的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作为抵抗疲劳的能力。各种体育运动的都离不开耐力。田径运动各个项目都得肌肉用力,自然是需要耐力,耐力训练因此便成为田径训练的内容基本之一。但是,对少年田径  相似文献   

9.
一、女子赛艇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问题 赛艇运动员必须具有很好的绝对力量和肌肉力量耐力。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减少受伤,对于掌握技术也是非常有利的。同时由于女子运动员的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尤其是上肢、肩带和腰腹部位,所以在安排全年力量训练和采取具体训练手段时,应该注意有重点地考虑这些薄弱环节。力量的特点是提高较快,下降和消退也较快,所以必须坚持系统训练。  相似文献   

10.
耐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活动和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在各个运动项目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的耐力各有其特点。耐力训练中 (有些运动项目称为体能训练),耐力素质的训练应注意年龄与性别特征等因素,对于青少年耐力的训练更要注意结合其自身特点。主要以一般耐力性练习为主,也就是耐力基础训练。训练中以有氧代谢为主,同时结合有氧和无氧混合性代谢训练,方法和手段体现出多样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1.
三、发展耐久力方法耐力是人体长时间持续工作的能力。尤其对赛跑和多项运动员来讲要求更突出,它是取决于运动的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工作能力和肌肉代谢作用。也取决于善于省力的本领和技术情况在训练中通常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门耐力两种:1.一般耐力:是人体以中等或小的强度进行长时间的工作能力。2.专门耐力:是人体在一定的时间内,能持续进行较大强度运动的能力。没有专门耐力,不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800m跑训练注重发展呼吸及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忽略肌肉代谢能力的训练的现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制定了提高800m跑运动员肌肉代谢能力的综合力量耐力的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一、专项素质训练 1、一般耐力训练 一般耐力是发展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一般耐力在中长跑项目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工作能力。在全年训练中,根据不同的任务应有所侧重地不间断地进行耐力训练。准备期比重较大,比赛期及比赛前也应有所安排。发展一般耐力要从增加量开始,循序渐进,波浪式前进,  相似文献   

14.
一、专项素质训练1、一般耐力训练一般耐力是发展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一般耐力在中长跑项目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工作能力。在全年训练中,根据不同的任务应有所侧重地不间断地进行耐力训练。准备期比重较大,比赛期及比赛前也应有所安排。发展一般耐力要从增加量开始,循序渐进,波浪式前进,随着  相似文献   

15.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一切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性等能力的统称。生物学者通过大量的人体活动机能实验认为,人的力量、速度、耐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其中最重要是: 1.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结构的形态特征产生变化。2.人体肌肉的化学成分和机体组织中的物质代谢过程的改善。3.调节肌肉和内脏器官活动的神经、体液等生理机能的改善。此外,人体的一切活动还会受到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人们认识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对于进行运动训练是必要的。一、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的制约现象许多运动员在系统训练的最初阶段,无论从事哪种项目的训练,身体素质都会  相似文献   

16.
力量训练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对于提升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伤害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旨在深入分析力量训练如何影响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耐力、心血管功能以及神经系统适应,并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生理和生化机制。研究发现,力量训练通过对肌肉肥大、神经肌肉效率、心血管系统的改善和代谢途径的优化,显著提升了运动员的整体身体机能。此外,结合研究证实,不同项目的运动员都能从系统的力量训练中获益,这凸显了力量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身体素质训练,是各个运动项目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运动专项,则要求运动员具备不同特点的身体素质。因此,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内容和手段也具有鲜明的项目特征和个人特点。 训练实践说明,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主要依赖于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因此,多年来教练员过多地集中在对训练方法和训练负荷数量、强度、密度及训练手段组合的研究和思考上,却忽视了身体素质训练的作用。往往把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提高足球运动员有氧能力训练手段的生理学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对足球运动的技术特声、和供能方式进行了剖析,指出提高足球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主要是提高心血管耐力而不是持续跑的肌肉耐力。首次提出有氧能力的提高要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采用某些无氧训练手段去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课上不宜用极点训练的方法来发展学生耐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耐力素质持续下降,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广大体育教师也都在想方设法来发展学生的耐力,但在体育课上不宜采用极点训练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耐力。因为“极点”的出现,是在人体长时间激烈运动中供氧不足的情况下,机体产生的反应。主要表现在大脑缺血、缺氧和肌肉缺氧,且肌肉乳酸堆积,从而导致四肢僵滞、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高达 200次 /分以上等现象。所以,我们认为在体育课上采用极点训练的方法来发展学生耐力是不科学的,存在诸多负面影响。   一、这种超强度的训练,往往使绝大多数学生难以承受。我们在几次耐久跑考…  相似文献   

20.
有氧能量代谢系统的训练也可称谓心血管耐力的训练,而且游泳运动员这方面的要求应该比一般人高,所以游泳运动员的心血管耐力训练应该占训练计划很大的比重。 只要运动员心血管耐力稍差,或运动员稍有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