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生命的追寻──记《东方时空·生活生间》制片人陈虻沈欣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两年多以来,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收视率不断上升,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这个栏目中专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生活空间》,格外受到老百姓的青睐。不少观众...  相似文献   

2.
电视界有个人人皆知的故事:《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栏目在开办之初总是找不到自己明确的风格与定位;经过长时间反复思考,最后,栏目制片人陈效想出一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于是,这个栏目走上了顺途.为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句话,陈虻得了中央电视台台长颁发的600元点子奖.这实际上是一个栏目定位的故事.各种栏目都需要定位,不论是新开的栏目还是已有的名牌栏目,凡在观众心目中能树立起鲜明形象的栏目都是定位准确的栏目。一、定位的目的为什么要搞栏目定位?首先,是栏目自身的需求.栏目,是以特定观众为收视…  相似文献   

3.
《生活空间》的纪录片形态是在《东方时空》开播两个月以后的事情。在此之前,《生活空间》的定位类似于《为您服务》栏目,主要是教给观众一些生活常识。这在当时属于前卫的《东方时空》栏目中显得极不协调。为了扭转这一现状,节目组人员喊出了“填补中国电视空白,有助于中国新闻改革”的13号,并决定尝试把镜头转向普通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想法一出笼,便得到了领导与专家的支持与首肯。于是,《生活空间》开始以拍摄普通人生活的“纪录片形态”在荧屏亮相。  相似文献   

4.
“创意策划”是指创造性地设计规划具有崭新思想意义和表现形式的作品。例如当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时属于是首创。在创办过程中做到精心策划,着力创意。子栏目“生活空间”经过策划后制片人和编导感到不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化,电视传播出现了很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标志是传播方式的改变.传统的以灌输为特征的单向传播模式也正在以交流、沟通为目的的双向传播所取代.于是观众的地位得到提高,观众的权利得到重视.昔日只能在屏幕前接受教育的寻常百姓也能出现在荧屏上和走进电视台这座神圣殿堂,反映社会各行各业的酸甜苦辣,谈论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小事.老百姓的话题成了我们湖北电视台生活节目改版的定位方向.从服务性节目向人物性节目转向,无论从选题、拍摄方法、声音处理、效果同期声的运用都有很大的区别,这对于干了多少年生活服务性节目的记者来说确实是一个180°的大转弯.改版后的栏目更名为《生活艺术》,它以“叙说平常百姓事,引导消费新时尚”为定位基准.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制片人陈虻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栏目要想办成功,它的背后要有哲学;否则,它会自相矛盾,今天这样,明天就可能另一样,找不到自我”.“生活空间”最新的哲学就是陈虻在纪念栏目开播一周年前夕写给《中国电视报》发表的那句话,“《生活空间》所要表达的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是那种需以真切、平等才能体现的尊重.”据此,他们提出:降低视点,平视生活.的确,“生活空间”从开播之日起,就一直把尊重每一位采访对象放在首位,真诚而平  相似文献   

6.
探索—争论—探索 “记忆”是中央电视台本着创新和前卫的宗旨,在东方时空栏目中创办的电视系列作品。如果说,“东方之子”开拓了电视节目中人物访谈的崭新形式。“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奠定了电视纪实语言栏目化蓬勃发展的基础。“实话实说”掀起了中国电视界脱口秀节目的热潮,那么,东方时空在2001年推出的以真实再现形式为主的“记忆”特别节目,是经过长达6年不断探索实践的又一部展现中国现代历史中杰出人物的电视作品。  多年以来,东方时空的制片人和编导们在每一年的重要阶段,都会推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富有感染…  相似文献   

7.
怎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制片人陈虻我把我们这种既不同于制片主任,又不同于老板的制片人比作教练.教练不是理论家,但他要有自己制胜的战术,并能清晰准确地让每一位队员知晓,形成统一的打法.训练的时候教练还得天天盯着练,队员跑外圈,教练...  相似文献   

8.
我国电视制片人制起源于80年代中期。最先是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在《红楼梦》《西游记》《末代皇帝》和《中国姑娘》4部电视连续剧摄制中,引入电视“制片人”管理机制的。此后,中央电视台又于1993年5月在第一个早间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中试行了制片人制...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新闻媒体中。中央电视台也在1993年的《东方时空》节目中首次成功引进电视栏目制片人制度。此后全国各地的电视媒体纷纷效仿,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度在国内逐步兴起。电  相似文献   

10.
梁建增,对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每天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片尾都要打出他的名字;陌生,是因为老百姓不很明白制片人何职何能,于是对“制片人”三个字后面的姓名也就很容易熟视无睹了。电视制片人是一个电视节目或栏目的首脑。给整个节目或栏目定位,确定选题,策划报道,调配人员拍片,指导记者修改片子等都是制片人最起码的职责。所以,一个节目或栏目的水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  相似文献   

11.
(一)中央电视合《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栏目制片人制模式特征:栏目设立总制片人制和子栏目制版人制。突出表现在:1.用人上除核心成员是台内业务骨干之外,记者编辑绝大部分向社会公开招聘;2.经费上,采用承包制,“以栏目养栏目”;3.制片人在人才的选用、选题的确立和经费支配中有一定的实权;4.栏目内部竞争和约束机制较强;5.栏目影响大、知名度高。(二)广东电视台的“周末版”栏目制片人制模式特征:栏目实行频道总监负责下的栏目制片人制。具体反映在:1.用人上以自内现有人员为主,很少聘用外面的社会人员;2经费上一…  相似文献   

12.
《东方时空》的幕后新闻王谨1月2O日,正值星期六。这天从上午9点开始,京城数以千计的男女老少,顺着北京展览馆前“脚印”标志的引导,走进《东方时空》“观众日”联欢现场,同《东方时空》主持人、制片人、编导、记者一起,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纪念《东方时空》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央电视台近年的收视率调查中,《东方时空》一直保持30%以上的收视率,成为仅次于《新闻联播》而位居第二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的成功在于它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使众多社会优秀人才加盟其中.5年前,《东方时空》一改中央电视台传统的从高校毕业生中大批接受期待端铁饭碗的新人做法,率先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时至今日,栏目的工作人员已经由5年前的10几人壮大到了100多人,但其中拥有中央电视台正式编制的却只有20人.容纳“打工族”最多的是以“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闻名遐迩的《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栏目.在报酬方面,《东方时空》对招聘人员和台内正式职工一视同仁,收入  相似文献   

14.
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开播,开播之初,《生活空间》难以定位,因为前有东方之子──拍人,后有焦点时刻──拍事,于是,《生活空间》只能选择了服务性.经过几个月的种种尝试,这种服务性节目的制作并没有取得\新的突破.在认真听取了各级领导、每位记者及观众的意见,并经过反复的探索、尝试之后,1993年1!月,我们开始把《生活空间》定位于“讲述老百姓自己故事”.如今,“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回顾6年来我们经过的风风雨雨.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涩.作为一个栏目,她的发展也经…  相似文献   

15.
新闻故事化在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的《60分钟》栏目,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子栏目《生活空间》首先把“讲故事”理念带入新闻报道,从而一改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单一、刻板的形象。这之后,用故事化的手法去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得到迅速普及。  相似文献   

16.
梁建增,对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每天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片尾都要打出他的名字;陌生,是因为老百姓不很明白制片人何职何能,于是对“制片人”三个字后面的姓名也就很容易熟视无睹了。电视制片人是一个电视节目或栏目的首脑。给整个节目或栏目定位,确定选题,策划报道,调配人员拍片,指导记者修改片子等都是制片人最起码的职责。所以,一个节目或栏目的水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片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姚敏 《新闻天地》2002,(11):30-30
199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新闻杂志类节目《东方时空》,其子栏目《生活空间》(后来又经过两次改版,形成了现在《百姓故事》栏目的叙事风格)把自己定位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可以说,这个栏目的出台,开创了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生存的先河,是中国电视界探索适应中国电视观众的纪录片市场的有益尝试。其实,在中央电视台之前,上海电视台曾进行中国电视纪录片走向市场方面的探索。经过精心筹划,《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在该台的黄金时段播出,由于存在节目来源、运作资金等  相似文献   

18.
“九五新歌”的定位与个性──对于音乐电视作品的一些思考王铮《东方时空》的《金曲榜》(现为《音乐电视)))栏目自创办伊始,便面临着与其它三个栏目迥异的挑战。其一,与关注焦点人物、纪录老百姓生活状态和追踪报道社会重大事件的新闻性栏目不同,《金曲榜》、《音...  相似文献   

19.
李媛  彭静 《新闻前哨》2003,(7):62-63
电视的竞争日趋激烈,境外媒体纷纷登陆,除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电视传播理念及手段,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电视包装理念。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是较早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做了成功尝试的栏目。它的广告语“东方时空,真诚面对观众”,《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些具有深厚东方特色、中国特色和较强思想性的包装,如今都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0.
梁颐 《新闻知识》2006,(2):78-80
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曾经倍受关注。1993年上海台《纪录片编辑室》和中央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正式开播,可以看成是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确立的标志性事件。之后,类似的电视纪录片栏目在全国各个省市台遍地开花,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