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喀什地区核桃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总含量进行了测定.用70%乙醇多次超声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为显色系统,在510 nm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建立标准曲线回归方程A=12.432C+0.019,线性相关系数R2=0.9974,测定结果表明,核桃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总含量为0.0346 mg/g.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确定了白簕叶中黄酮成分及测定含量.方法:采用理化分析法和薄层色谱法对白簕叶的黄酮成分进行鉴定,利用比色法在510 nm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白簕叶中含有黄酮,总黄酮含量为48.85mg/g.结论白簕叶中含有槲皮素为苷元的黄酮醇.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取桃叶鸦葱根中多糖并测定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煎煮法提取桃叶鸦葱根中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煎煮法提取桃叶鸦葱根中多糖的提取率为13.9%.葡萄糖在所试浓度范围(0.03~0.08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0.61%.桃叶鸦葱根中多糖平均含量96.64 mg·g-1,RSD=0.10%.结论:苯酚-硫酸法测定桃叶鸦葱根中多糖含量方法稳定可行,简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市售新鲜莴苣笋和叶中铁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建立进行测定莴苣中铁元素的含量方法,并对其方法学进行验证,测定新鲜莴苣笋和叶中铁元素的含量。结果:标准曲线方程为Y=0.2036X+0.0002,线性相关系数r=0.9999,重现性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07%,加标回收率为95.41%~96.58%。测得莴苣笋中铁的含量为7.376ug/g,叶中铁的含量为11.573ug/g。结论:实验方法可以用于莴苣中铁元素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莴苣叶中的铁含量比笋中含量要高。  相似文献   

5.
桃红四物汤水提液中总酚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桃红四物汤水提液中总酚酸(TPA)的含量.方法:总酚酸的含量测定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0.6%FeCl3~0.9%K3\(1∶0.9)混合液为显色剂,在720nm波长处进行测定.结果: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酸在所试浓度范围内(0.1756~0.878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68.总酚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96%,RSD为4.1%. 结论:本法简单快捷,重现性好,可作为桃红四物汤中总酚酸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6.
刺五加多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刺五加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作为为对照品,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分别测定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刺五加不同部位可溶性多糖的含量分别为:根皮1.745%,茎皮4.210%,叶0.417%,叶柄5.069%.粗多糖含量分别为:根皮2.520%,茎皮2.934%,叶3.960%,叶柄4.144%.结论:刺五加不同部位多糖含量差别很大,茎皮中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均大于根皮,叶柄中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含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7.
吴茱萸及其炮制品中总酚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吴茱萸中总酚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吴茱萸及其炮制品中总酚酸的含量.方法:以绿原酸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在760nm处测定吸光度.体系中加入0.3%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2mL,1%铁氰化钾-1%三氯化铁(1∶1)混合液2mL,用0.1mol/L盐酸溶液定容.结果:测定的两批吴茱萸药材中总酚酸的含量分别为29.89%和30.44%,经t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吴茱萸炮制品中以醋制吴茱萸总酚酸含量最高,其次为甘草制吴茱萸,其余炮制品中总酚酸的含量都明显低于生药中的含量,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吴茱萸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总酚酸的含量不同.所用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作为吴茱萸中总酚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犁头草中化学成分及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犁头草中的化学成分,测定犁头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鉴别法对犁头草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4nm处测定犁头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犁头草提取物中含有大量黄酮,总黄嗣含量为15.5%,芦丁对照品在0.800~16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7,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76%.结论:该研究首次报道了犁头草中的化学成分及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此方法仪器要求低、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作为犁头草总黄酮研究及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橘叶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橘叶药材的质量标准,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相关方法,对橘叶药材进行性状描述、对粉末进行显微鉴别、水分、总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TLC法对黄酮类成分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橘叶中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条件:安捷伦C18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20∶80),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83 nm,柱温:30℃。结果:确定了橘叶的性状和橘叶粉末的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特征斑点清晰;橙皮苷在0.2462552~2.462552μg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925×106X-99.718(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7%(RSD=1.0%,n=6);11批橘叶药材的水分为9.2%~14.7%,总灰分为6.5%~10.1%,醇溶性浸出物为21.3%~31.6%,橙皮苷含量为1.71%~2.78%。建议规定橘叶药材的水分限度≤14.0%,总灰分限度≤10.0%,醇溶性浸出物限度≥22.0%,以干燥品计,橙皮苷的含量≥1.8%。结论:建立的橘叶的质量标准可用于橘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铜皮石斛的茎、叶、花中的水浸出物、乙醇浸出物的得率,总多酚含量和总多糖含量以及考查石斛的不同部位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获得不同种类的石斛成分含量上的差异和茎、叶、花的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期为霍山石斛的产业化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水浸出物和乙醇浸出物采用回流法提取,总多酚的含量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清除自由基能力采用DPPH法测定。结果:水浸出物及多糖含量大小为茎>叶>花;醇浸出物及总多酚含量大小为叶>茎>花;多糖清除DPPH能力大小为花>茎>叶;总多酚清除DPPH能力大小为花>茎>叶。结论:水浸出物和总多糖含量以茎中含量最高。乙醇浸出物和总多酚以叶中含量最高。花清除DPPH自由基效果优于其他部位,特别是霍山石斛的花,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测定益母草中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水杨酸法测定还原性单糖的含量和水解后的总糖含量 ,从而间接测出益母草中的多糖含量。结果 :糖浓度 5~ 4 0ug在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益母草中多糖含量为 (31.16± 0 .2 3) % ,平均回收率为 98.92 %。RSD=2 .2 5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并且消除了样品中还原性单糖对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 ,该方法特别适合于含有单糖的样品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濒危植物桫椤叶和茎干中可溶牲糖和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桫椤叶和茎干中可溶性糖和总黄酮的含量,其中桫椤叶中可溶性糖为21.42%,总黄酮含量为6.24%;桫椤茎干中可溶性糖为4.08%,总黄酮含量为5.39%.  相似文献   

13.
《学周刊C版》2017,(21):19-21
目的:对贵州不同地区番石榴叶药材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变化进行研究,探讨番石榴叶药材有效成分与产地相关性变化,为番石榴叶药材生产和质量保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XDB-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13∶87),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7nm;流速1.0m L/min,测定贵州不同地区番石榴叶药材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含量。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HPLC检测番石榴叶中两种黄酮苷含量,实验准确可靠,方法简便易行;在同一时段内,不同产地番石榴叶中两种黄酮苷变化较大,不同产地药材质量差异明显。结论:建立了番石榴叶药材两种黄酮苷的检测方法,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贵州不同区域产番石榴叶药材中两种黄酮苷的含量差异明显,靠近河谷的罗甸沟亭乡所产番石榴叶药材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万寿菊花、叶、茎中黄酮的含量及抗氧化性能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万寿菊花、叶、茎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方法测定了其花、叶、茎的黄酮含量分别为:2.80%,1.59%和0.15%.本法的回收率为97%~10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9%.并通过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分析了万寿菊花、叶、茎的抗氧化性能,所得结果表明,万寿菊花、叶、茎具有较高的黄酮含量和较强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吲哚菁绿的滞留率.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805 nm.结果:肝癌及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吲哚菁绿的滞留率均大于1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吲哚菁绿滞留率的测定,可以为患者是否施行肝脏切除术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6.
野生型和栽培型土三七总酚酸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张家口产野生型和人工栽培型土三七药材中总酚酸的含量,并分析两者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以0.6?Cl3-0.9%K3[Fe(CN)6](1∶0.9)混合溶液为显色剂,在720 nm波长处进行测定。结果:总酚酸分析的线性范围为0.228μg.mL-1~1.14μg.mL-1(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6.6%,RSD为1.9%(n=6)。野生型土三七中总酚酸含量为78.3 mg.g-1,RSD为5.5%(n=5)。人工栽培型土三七中总酚酸含量为82.4 mg.g-1,RSD为2.5%(n=5)。结论:野生型土三七和人工栽培型土三七中总酚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测定蛋白含量法对板蓝根宽叶正常、窄叶正常及窄叶患病三个样品中可溶性蛋白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通过SDS-PAGE电泳图谱分析,样品中条带着色程度与条带数目都不同;样品中总可溶性蛋白含量也不同,从高向低依次为:窄叶患病、宽叶正常、窄叶正常。  相似文献   

18.
北五味子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测定北五味子中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北五味子中多糖含量.结果:测得北五味子中多糖含量为6.57%,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1.54%.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及重现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9.
对绿竹笋组织块进行取材、固定、浸蜡、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过程的研究,掌握了绿竹笋石蜡切片制作方法,为进一步从解剖学上观察和研究绿竹笋老化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测定中药柿蒂中总三萜酸的含量,以药材中指标性成分熊果酸为对照品,采用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后,分光光度法测定柿蒂提取液中总三萜酸的含量.结果显示:三萜酸含量在2.32-16.2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0.056 7C+0.000 286,r=0.998 5.柿蒂中总三萜酸含量为5.93%,加样回收率平均为103.09%.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柿蒂药材中三萜酸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