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学报专家审稿与三审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多高校学报编辑认为三审制是“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而从高校学报专家审稿的产生原因及编辑部与专家的相互关系,以及三审制的责任分级和高校学报专家审稿的内容和方式来看,高校学报的专家审稿不是三审制中独立的一级审稿,不能代替复审,但它又是必不可少的,是学报学术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三审制"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学术期刊“三审制”的现状及普遍采用的审稿方式,指出了“双盲制”存在的不足,是封闭运行、开放度不够,完全受制于审稿专家的个人学识、学术造诣,周期长;“网络化专家票决”审稿可以提高审稿客观、公正、透明度,更具科学性,审稿的周期也短,是将来学术期刊在实践中可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聘请专家审稿是由科技学术期刊的特点所决定的,选定审稿专家应从政治上、业务上、职业道德及评议设计院诸方面综合衡定。确定审稿专家亦有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审稿专家库的建立与管理在学术期刊的审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审稿专家的选择上,期刊社或编辑部应从专业水平、审稿态度、审稿时效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审稿专家库储备充足,才能防止审稿任务过于集中,保证审稿的时效性。根据工作需求,对审稿专家的信息定期进行管理和更新,在使用专家库时才能称心和高效。审稿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审稿专家队伍的管理须科学化、全面化、先进化,从而达到优、新、全、准的合理化结构,便于期刊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审稿制度是学报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学报审稿制度内涵是什么,认识上和实践中存在着很大分歧,分歧的焦点是评判论质量的主要。一种审稿制度是以责任编辑为主体批评论质量,另一种审稿制度是以审稿专家为主体评判论质量。两都存在不足之处。以专家审为核心,初审、复审、终审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参照的审稿制度,是比较公正、科学、合理并且具有时效性,经济性的高校学报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6.
试论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利用高校校园网查找审稿专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科技期刊审稿面临的几个问题及高校校园网在专家信息传输上的优势,并用实例讨论了如何利用高校校园网查找稿件的审稿专家,从而有利于缩短稿件的出版周期,提高期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质量与审稿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贯彻三级审稿制,做好科技期刊审稿工作是提高刊物质量的中心环节.从编辑审稿的意义和作用、审稿主要内容以及编辑审稿的必备素质,论述编辑初审是确保期刊质量的基础;从专家审稿的不可替代性、审稿的着重点与刊物学术质量要求的同一性,以及专家审稿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阐明专家复审是提高刊物质量的关键;从对期刊录用稿、退修稿和退稿的处理方法,说明贯彻终审决定的合理操作是提高刊物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是反映学术成果、动态、争鸣等的重要园地,工作在高校学术期刊的责任编辑除了基本的编辑出版责任外,还有相应的学术责任。在审稿流程中,责任编辑容易忽视自己的学术责任,初审敷衍,复审依赖专家,终审漠不关心,导致学术判断力日趋下降。责任编辑应认识自己在审稿中应尽的学术评价,把好“初审关”,优化专家复审程序,结合专家的审稿意见,提高自身的审判能力和协调能力,发挥自身在审稿流程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学报的专家审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在专家审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的建立和加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专家审稿队伍、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审稿人才库、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稿件审稿等相应对策,以确保审稿质量和效率,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刊物出版工作中,审稿和对文稿进行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编辑人员每看过了一篇文稿,就要决定是否采用,掌握着文稿“毙命或还生”的大权。审稿是处理稿件过程中最严肃和最重要的一关。要求编辑人员尽力做到:既不能使那些质量低劣或有严重问题的文稿马马虎虎地放出与读者见面;又不要使那些优质的好稿,由于不识货、看不准或偏见而被忽略丢掉“沉入大海”。同时审稿的态度也体现出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编辑的责任感。因此,审稿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充分注意把好文稿的质量关。刊物天天在宣…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提高稿件质量的常用方法,明确了编委会和审稿专家在提高学术期刊稿件质量方面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发挥作用的各种途径。通过分析得到:编委的点评和监督、增加外籍编委或单位编委、不断更新审稿专家库、邀请审稿专家组稿或约稿等均能提高学术期刊稿件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一三审制是为目前大多数学报所采用的审稿制度,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工作暂行条例》(修订稿)规定:“学报编辑部要建立严格的审稿制度,责任编辑初审,主编终审。高难度的学术稿件,涉及重大方针政策的稿件,主编在终审前应送请专家复审,(或)报请校党委审批。”这样的表述是妥贴的,因为它包含了“非高难度的学术稿件,非涉及重大方针政  相似文献   

13.
专家的审稿意见对期刊编辑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家审稿有很多优势,同时由于审稿时间仓促、委托审稿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使得部分专家审稿不充分、不严谨,审稿意见简单、可用性不强,有时拖延审稿时间。因而增强初审工作的有效性,勤与审稿专家沟通,改进审稿单的内容与格式,建立高效的审稿专家队伍,对提高专家审稿质量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加强审稿是学术期刊的风格及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传统的三审制无法保证期刊的质量,使人情稿、关系稿泛滥。双向匿名专家审稿机制的引入克服了传统三审制的弊端,但在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实际工作中却流于形式或操作不当。重视匿名审稿专家的遴选,建立动态的匿名审稿专家库,强化稿件的登记管理及初审,加强稿件的复审及重视主编的终审是使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学科新技术和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专家审稿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大。通过对常见的科技期刊专家审稿过程中存在的如审稿专家给出的审稿意见过于简单;审稿专家的综合审稿能力不足;审稿专家的学术排他行为;学科划分的细化使专家审稿难度增加;审稿费偏低影响审稿专家的积极性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做好审稿工作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审稿质量和效率、促进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科技期刊审稿法则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时期科技期刊专家审稿法则的探讨,提出了期刊专家审稿人选取的新途径和审稿法则的新理念,为严把期刊学术质量关充分发挥专家审稿人的作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编辑工作现代化,规范稿件编审流程,缩短稿件处理周期,我刊于2010年5月启用“期刊在线采编系统”。目前该系统主要包括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专家在线审稿系统、编辑在线采编系统,可以实现作者投稿查稿、专家审稿、编辑处理来稿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18.
王洪教授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2):F0002-F0002
王洪,男,1959年11月生,四川省射洪县人,博士,教授,国际知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专家,国际著名英文科技杂志“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议专家,美国电化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9.
王洪教授     
王洪,男,1959年11月生,四川省射洪县人,博士,教授,国际知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专家,国际著名英文科技杂志“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议专家,美国电化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影响专家审稿质量因素的基础上,指出制定严格的编辑初审制度,建立适合期刊自身的审稿专家队伍,制定审稿专家评价制度及对审稿专家实行动态管理,采用双盲法审稿,是科技期刊提高审稿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