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娟 《出版广角》2023,(7):75-79
非核心科技期刊具有为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成果提供发文平台、培养学术新人、推动期刊业整体发展等作用。在将我国建设成为科技期刊强国的背景下,非核心科技期刊须以学术期刊繁荣发展为方向,以质量办刊为目标,通过细化对非核心科技期刊办刊的扶持政策、制定科学多元的学术评价政策、推进期刊集群化建设、坚定办刊初心、锤炼高质量办刊匠心、夯实高水平编校决心、加大多方推广恒心、开发新产品雄心等措施,提高非核心科技期刊的综合实力,促进我国非核心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阐述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及其综合评价的意义,介绍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现状。认为提出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首先应注重提升我国的基础科技实力,其次应从国家层面扶持和引导科技期刊实施分级管理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期刊、鼓励优质稿源在国内期刊发表、搭建科技期刊发布平台、妥善处理科技期刊市场化与公益化的关系、实现经营模式多样化,最后还要建设高素质的办刊队伍。  相似文献   

3.
文章收集2022年度新批准CN号的英文科技期刊名录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批准项目信息,整理2022年度SCI和Scopus数据库新收录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信息并分析2021年度SCI引证指标情况,基于JCR数据库简要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并在分析国际科技期刊发展动态及我国科技期刊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从促进高水平学术期刊提升出版规模、推动学术期刊出版集群化发展、建设自主品牌学术出版与传播平台、营造适应开放科学的学术交流模式、加强高水平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有关我国英文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以人力视角看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策略,从人力视角阐述了学术导向、学术水平、学术标准与规范、学术把关等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策略.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出版背景下,学术质量作为科技期刊核心价值地位没有变,科技期刊应当注重学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科技期刊若要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引领学科建设和发展,提高自身的办刊水平,就需要打造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办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为研究对象,从内容、载体、国际以及质量四个角度进行论述,以期相关研究内容能够为助推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参考,也为本土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赵存如 《编辑学报》2019,31(1):7-10
钱学森院士对科技期刊事业极其重视,有独特的科技期刊办刊思想:一是期刊发展要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二是一流期刊必须引领学术潮流,勇于澄清学术混乱,敢于树立编辑学术地位;三是要树立精品意识、重视编辑队伍建设,强化和确保期刊发展。深入学习和研究钱学森科技期刊办刊思想,对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方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创新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应与学术共同体紧密合作,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信息领域学者参与科技期刊学术出版、学术活动、学术服务的现状和特点;研究不同学术共同体的学术需求,探索科技期刊与学术组织、重点高校院所、产业界、主流媒体、期刊集群开展不同形式的多样合作。调研结果和案例分析表明,科技期刊能够在引领学科发展、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培育、建设良好健康的学术生态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多样合作能不断提升期刊媒体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是科技期刊与学术共同体协同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技期刊存在数量多而不强、办刊方式传统、数字化水平低、国际传播力和学术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在当前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战略目标下,科技期刊争夺高质量论文、增强学术话语权和品鉴权的竞争愈发激烈。高校科技期刊应将形成独特风格与个性作为发展目标,形成更高水平的个性化服务,全面融入高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找准定位,立足高校,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提高知识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在期刊特色化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9.
孙莹  龙杰 《中国编辑》2024,(3):47-53
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为指引,厘清我国科技期刊建设的目标方向、行动指南、实践路径,助力科技期刊更好地为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贡献学术力量。本文试图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视域出发,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前沿”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为研究案例,提出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方向:探索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建设;创造知识共享图景,打通知识生产产业链;以知识创新为根本,凝聚学术共同体,构建中国学术出版体系;以国际化与平台化为导向,聚焦科技期刊建设重难点;阐释基于技术逻辑、传播逻辑、出版逻辑维度的科技期刊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4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办刊质量和国际显示度上得到稳步提升,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部分期刊已进入Q1区(JCR分区)。然而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综合实力不强,国际化程度和认可度发展不均,部分英文期刊的“本土化”问题逐渐克服。针对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必须走国际化道路。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强国之路和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办刊氛围,倡导健康的学术道德方向,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办刊人,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科技期刊;国家有关科技期刊主管和主办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制定合理的财政和人力支持政策,从国家科技期刊战略层面上切实解决期刊定位问题和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在学术评价和科技期刊评估体系方面,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战略误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伟芬 《编辑学报》2008,20(2):168-169
分析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在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的误区:以追求高影响因子为目标;期刊缺乏明确的学术定位;以作者为中心。认为科技期刊应回归本源,服务于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以读者为中心,建立自己明确的学术定位和专业化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信息交流传播的重要媒介,连接了信息的产生者与利用者,是学术交流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国外科技期刊出版业已经形成比较成熟规范的运作模式,得到了市场与读者的认可,形成了专业化、企业化、集团化等的办刊模式。当前,国内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较为理想的模式为期刊集群化建设与发展。本文拟简要分析国际主要科技期刊集团运行机制,为国内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改革提供借鉴,有利于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的国际竞争力1-4。    相似文献   

13.
朱卫志 《传媒》2021,(1):27-28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建设,已经成为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本文从英文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科研学术共同体、数字期刊评价四个方面入手,对打造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生态圈层提出实施策略,以期进一步拓展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思路与空间.  相似文献   

14.
刘冰  姜永茂 《编辑学报》2019,31(2):119-123
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进程中,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加强。我国应坚定信心,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的编辑理念与出版模式,围绕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实现中文科技期刊服务能力提升。本文结合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实践,探讨中文科技期刊能力建设对策与路径:构建客观评价体系和学术出版秩序;加强中文科技期刊平台建设和融合发展,对接国际标准进行开放传播;应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化,通过创新性提供知识服务、重点和优势学科推进等措施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面临着学术质量下降、国内学术地位降低和办刊经费减少等困境,文章对中文科技期刊存在的价值以及如何才能健康持续发展进行探析,提出中文科技期刊仍是促进我国科技进步与传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差异化办刊、走品牌之路、市场化经营、数字化与网络化传播是我国中文科技期刊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学术共同体是科技期刊重要的思想库,能够引领和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学术共同体的功能和特征,通过剖析“科技期刊—学术共同体—学科发展”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科技期刊是构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环节并为其提供重要平台,从学术引领、行业驱动、资源聚合、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5个方面探讨科技期刊引导学术共同体发挥作用的方法和措施,为新时代的科技期刊优化学术生态,构建学术共同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岩 《出版广角》2021,(2):54-56
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科技期刊联盟既要服务读者市场,也要促进学术科研创新,更要承担维护国家发展建设的使命.文章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期刊联盟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在考察其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数字化发展和自身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以精品意识应对入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 1.1已取得的成绩 随着我国科技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科技知识载体的科技期刊,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基本形成了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较为合理的出版体系,涌现出了一批学术水平高、效益显著、较有影响的科技期刊,为我国繁荣科技文化、推动国民经济建设、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申海菊 《编辑学报》2015,27(2):116-118
学术诚信是科学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和基础.科学学术成果公布依赖科技期刊.科技期刊编辑把握学术的诚信度,不仅需要点多面宽的科学知识,而且需要高超老到的驾驭艺术.文章旨在通过分析科技期刊编辑驾驭学术诚信的艺术,找到科技期刊学术诚信建设的路径,推进学术研究“改邪归正”,以提升整个学术研究的诚信力.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保障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给出了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定义,提出从加强期刊自身建设、打造期刊品牌、培养学术新人以及争取政策支持等4个方面打造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长效保障机制.指出了加强期刊自身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包括提升刊物学术水平、提高期刊服务意识、加强期刊信息化建设等.介绍期刊推广与品牌打造的有效途径,包括被尽可能多的数据库收录、探索OA出版、参加/协办/举办学术会议、善用社交媒体以及倡导学术争鸣等.探讨从政策层面为科技期刊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的必要性,鼓励将优质的稿件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改变目前国内“唯SCI论”的功利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