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职前培训是培养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条件落后等严重限制了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本文阐述了乡村教师《小学数学教学论》职前培训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乡村教师《小学数学教学论》职前培训体系,并提出培训体系质量保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培养卓越教师已成为新时期教师教育的全面目标追求,农村卓越教师培养是其基本之义。农村卓越教师有着独特的价值内涵,即扎根农村的教育情怀,"一专多能"的知识能力结构,深谙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较强的农村教育研究能力。农村卓越教师需要进行精准培育,包括在招生形式上实行公费定向;培养目标为文理渗透、胜任多学科教学;课程体系中增加乡村文化与教育改革内容;培养手段为重视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教学;培养方式上强调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激励措施作为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3.
粤西地区农村小学的师资存在着诸如结构性失衡、教师素质不过硬等方面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把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结合起来,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农村小学教育的"复合型"教师。  相似文献   

4.
河南师范大学通过承办"国培计划"中西部乡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培训项目,对中小学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培养实践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学校"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产学研特色,结合中小学教师的特点,优化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加强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培养实践。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通过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培养实践策略,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事业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在一体化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职前教师教育必须呼应职后的工作实践,了解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关注未来工作对象——儿童的发展特点,顺应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要求,满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应设置一般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儿童发展与学习、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和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模块。一体化视野下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还必须深刻认识"师范教育"转型为"教师教育"的时代内涵,建立广泛的合作密切、互惠互利的教育科研与实践共同体,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6.
免费定向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作为教育部的一项政策实践,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如学生报考动机存在功利化趋向,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职业认同度较低,对农村教育情感缺失,职业能力不足,与全科教师还有很大差距等。因此,免费定向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应按照"本科定位、全科定性、农村定向"的培养方向,结合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从政策宣传、工作环境、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养成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的策略,从而提升免费定向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研究》2016,(6):122-128
英国有着悠久的职前教师教育历史,也形成了独特的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目前确实在为英国的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驾护航,但在指导理念、认证、招生录取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等要素上却存在一些不足。同时,就整体而言,该体系更多强调外部各种质保措施,但忽视了更具决定性的、职前教师教育机构内部的、"草根性"质保举措。因此,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去管理职前教师教育质量,英国必须重视决定性的内部质量保证措施;英国的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也需要从质量保证走向质量文化。  相似文献   

8.
教育实习是职教师范生熟悉、接纳、融入职教生态环境,获取教育反思及实践性智慧的核心环节。目标明确的教学内容及任务设计、教学评价环节方式及效果的多样化呈现、教学反思的实践性发展、专门机构的有效沟通与对接,是德国职教教师教育实习取得巨大成效,并在整体上提高职教教师职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举措。结合我国职教教师职前培养的实际情况,要想提高职教教师核心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从加强职教教师职前教育实习的质量着手,从教学目标、内容、任务、评价反思及监督管理等多个环节夯实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观强调实际教学情境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职前教育为例,通过组建大学与实践基地小学"教学共同体",从中探索教学理论与师范生技能培养紧密结合的新路子,构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培养模式,为师范生未来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育学是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师范生必修的教育课程。从山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目标出发,探讨小学教育学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意在培养师范生未来当好山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应具备的师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山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发挥积极作用,并鼓励师范生努力成为未来的"最美乡村教师"。  相似文献   

11.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自2014年启动以来,我国各地师范院校广泛开展了卓越教师培养探索,H校"行知班"结合本校特色构建了"三层次渐进、四环节结合"的小学卓越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本研究在对H校"行知班"小学卓越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生源质量,改革师范生录取办法""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构建高校、政府和小学(U-G-S)三位一体的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模式""加强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及"重视小学卓越教师实践能力的职前全面培养提升"等小学卓越教师实践能力的职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当代教师教育》2020,(2):38-44
经历"撤点并校"和"后撤点并校",城满、乡弱、村空的现象涌现,乡村教师数量短缺和能力不足凸显出来。城镇化加速之前的乡村教师居住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家""校"都以农村为基础;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教师居住在城镇、工作在农村,"家""校"发生了变化。解决乡村教师难题要基于城镇化、市场经济、社会变迁等时代特征,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利好政策加大投资,改善办学条件;以城乡一体化优势改变乡村教师结构,鼓励"精英"参与。同时加强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提高乡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为公平而有质量的乡村教育交出满意答卷。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乡村优质教师短缺危机、乡村学生学业质量危机以及城乡社会文化断裂危机,国外面向乡村的职前教师培养出现了以在地化教育理念为支点的模式变革。乡村教师教育的在地化转型秉持催生乡村教师地方性意识的培养理念,旨在通过实地体认的方式培育适合乡村社区、学校及学生需要的在地化教育实践者。为此,国外开发了面向乡村教师培养全流程的教师教育项目体系,构筑了政府和公益组织资助支持下的大学、乡村社区及乡村学校等多主体合作伙伴关系网络,并创设了囊括地方性知识、在地化教学能力及实地教学经验等内容要素和具备多样化组织形式的乡村教师教育课程模块。  相似文献   

14.
适应性教学专长是乡村教师从事乡村教育必备的专业素养,但新生代乡村教师在全科教学、小班化教学、留守儿童教育及乡土文化方面却存在着适应性教学专长的式微。要改变新生代乡村教师适应性教学专长式微的状况,就要加大适应性教学专长的职前培养力度,加大适应性教学专长的考核力度,加强适应性教学专长的职后培训力度,以及加强适应性教学专长的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15.
TPACK框架为探索信息时代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提供了全新视角。国外一项面向TPACK发展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项目,为国内职前教师TPACK培养提供了典范借鉴。从课程方案、技术模块和教师教育者三方面对该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范例的特色进行剖析可知,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重构应关注以下方面:在目标定位上,从培养教师成为技术"消费者"转向技术"设计者";在培养机制上,要打破分割支离的局面,形成融合统整的培养机制;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从零散孤立的结构转向贯通的整合式课程。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中数学知识的获得是影响职前小学教师数学知识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我国上海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的数学课程计划为个案,从数学内容类课程和数学方法类课程两方面研究发现,两国职前小学教师教育中各数学课程在学分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美国职前小学教师本科培养的经验,对我国职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的数学课程设置与实施应该如何加强联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实际具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一般是通过在高师院校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程来培养,职前教师在入职后其教育技术能力仍处在相对比较差的水平,这与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途径单一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存在的问题有较大的关系。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构建高校、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中小学校的教学共同体,积极开展教育技术融入教学的实践活动,希望对促进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程教师的教育包括职前培养在职培训两个方面。针对职前培养存在的专业划分细、知识面窄.教育类课程比重小,学科训练单一和在职培训存在的培训内容狭窄、学科化,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思路单向化,培训素质低,校本培训没有形成等问题,提出职前培养要注重教育理论学习、通识教育、探究教学技能训练和增设跨学科、综合的科学教育专业;职后培训要树立现代培训观,完备培训内容,探索多元化的培训方式,采取有效途径,确保培训的素质水平,适时进行培训评估.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9.
实践取向的教师知识观,强调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为构建以实践教学为重心的职前教师教育打下了理论基础;职前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胜任基础教育工作的初级实践者,这为加强实践教学提出了现实要求;教师教育存在的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需要通过强化实践教学,达成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来破解。为此,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应突出以实践教学为重心的转向。  相似文献   

20.
循证教育实习是科学评估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现实需求,更是提升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质量的未来所向。以乡村教师定向培养中的小学全科教师为例,对全科师范生的10节实习汇报课进行循证评估,发现职前阶段尚未建立起全科教师实践教学标准与质量评价体系,特别是全科教师的乡土认同感、乡土知识储备以及乡村教学能力在实践环节均暴露出不足。需要全面推进教育实习质量的循证活动,构建凸显乡村教育属性的全科教师教育实践评价体系,以提升全科教师人才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