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本文以一个成功的个案为例,从关系构建的视角出发,重点阐述了关系的认识、关系的链接、关系的绩效、关系的深化等几个方面的内涵,阐明了在校本课程构建中关系构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新了统一战线的世界观,科学发展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创新了统一战线的方法论,回答了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直接动力、价值取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应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优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等教育管理关系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高等教育亦不例外,其突出表现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关系大调整。经过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教育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关系、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与市场的关系、高校与受教育者个体及其家长的关系、高等教育结构关系等六大关系逐步理顺,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较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南宋时期,广西买马路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交通道路,它在南宋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广西和大理两地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包括对两地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邓永辉 《林区教学》2012,(12):46-47
西方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发展经历了直接剥夺式、激烈斗争式、过渡期、法制化、产业民主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发展历史中,生产力是劳动关系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同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劳动关系发展,劳动关系总体上渐趋缓和,全球化使劳动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启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劳动法律设计的具体性受制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劳动者职业竞争力是和谐个别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博士生培养中应当处理好的五个关系,即使用与培养的关系、宽松与严格的关系、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研究论文与博士论文的关系、独立研究与导师指导的关系,同时指出了导师在培养过程中应当防止的五种倾向.  相似文献   

7.
卞恩鸿 《贵州教育》2012,(19):17-18
学校管理,首先是教师管理,其次是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其实就是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人一出生,就有了家族关系;工作了,就有了同事关系;年老的、年轻的、年龄相仿的,关系好的、关系一般的和关系较差的,彼此都是同事。校长和其他各位都是同事关系,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实际上,校长与同事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学章程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大学章程是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是高校管理的现实需要,是大学文化的制度体现,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内容。文章探讨了大学章程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大学章程需要明确的几对关系:高校和政府的关系、高校和社会的关系、党委与行政的关系、学校与学院的关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高校与教师的关系、高校与学生的关系等,提出了大学章程需要体现的办学特色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联系高等学校的实际,深入地分析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几个对立统一关系。这几个关系是:适应社会与发展个性的关系,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开放性与可控性的关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关系,塑造教育与转化教育的关系,尊重、信任、关怀、理解与严格要求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关系,反映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两个坚持”的思想为指导,密切联系中学教育实际,对创建和谐校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职教关系、同学关系、教师关系、内外关系、人环关系和人文关系等矛盾关系和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生命首先在一种活生生的关系土壤那里获得了根基。在所有的关系当中又以男女两性的性关系为核心,而小说成为表现这种活生生的生命关系的最高典范。人类长期以来对于血液肉体意识的压抑使人们不光失去了与宇宙和周围世界活生生的生命关系,更使人丧失了创造艺术的生命直觉本能。劳伦斯的生命哲学建立在对浪漫主义人文主义的批判继承和对工业资本主义环境中的人与艺术的关注与拯救之上的。同时他的生命哲学、文艺观和文学创作这三者互为因果,互相渗透。  相似文献   

12.
从可持续发展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观念的新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缩小区域差距、兼顾“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发展、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虽互有关联,但内涵各有侧重:发展是状态的改善,持续发展强调过程,可持续的本质定义突出的是代际关系,协调发展着重的是处理人地、人人关系,追求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内在关系紧密,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强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高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对的、动态的、长期的,将随着区域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对这些观点的阐释,有助于统筹区域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30年前,加拿大总理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以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使加拿大与新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并把加中关系列为太平洋事务的重点,从此开创了加中关系的新纪元。从特鲁多的个人因素的层面分析,他执政时期对华友好外交的思想渊源极其深厚。这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加关系的发展历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英国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还乡》集中反映了他的生态思想。对埃格敦荒原的描述体现了哈代的生态整体观:自然环境不再纯粹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具有积极的生命形态和独立的生存意蕴,人物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生态体系的一个组成要素,与自然环境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对荒原动植物意象的刻画,表达了哈代对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生态渴求及对非人类生物形式的同情与关怀。而哈代对主要人物与自然的三种不同关系(亲近自然,远离自然,回归自然)的对比述写则进一步加深了小说的生态主题:人类只有和大自然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才能获得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5.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人的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生活、主体性的全面发展,具有发展性、多元化、阶段性、不平衡性的特点。因此我们需要处理好人、社会、自然三者,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发展,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类的全面发展,目标与过程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6.
萨提亚倡导的“一致性沟通”模式是关注“自我、他人与情境”三方面和谐互动的模式。青少年问题大多源自困扰的人际关系,要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拥有一个和谐共融的情感位置,需要有一个表里如一的沟通姿态和高自我价值感,而这需要在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中获得。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团体辅导,注重人际互动的演练情境,着眼于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寻求“一致性沟通”学习,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提供有效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Marx's call for a materialism capable of engaging reality as 'sensuous human activity' opens a question about the role of representation in relation to data. Images have increasingly been seen as significant forms of data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Derrida's theory of the spectre—a variation on the positions established in his earlier works on the trace, the supplement and differ a nce—offers a way of rethinking visual images, their relations with existing discourses of knowledge and with positioned subjects who makes sense. Two early twentieth-century photographs are explored here in relation to ideas derived from Derrida as an exercise in the philosophy of re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18.
在倾注了自己一生心血所著的《史记》中,司马迁通过对不同君臣关系的描写,表达了他的君臣观。司马迁向往一种君臣和谐的关系,主张君臣平等,君王应有容人的气度,君王有过失,大臣应犯颜直谏,面对昏君暴君,大臣应有自己的分析和选择,不应愚忠。司马迁的君臣观与孔孟的君臣观相近,闪烁着民主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9.
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学领域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人是社会性的,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个人"都是在既成的社会生产方式中,使用一定水准的、发展起来的文化,去从事各种活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人"不仅在整体上是社会的人,在个体上也是社会的人,社会不仅是意识中的"他者"、他物,也是个人的存在方式、生存方式、发展方式,是人的"社会的生命"。一个脱离社会关系的人,其作为人的本质是不完整的,实际上是在向生物状态靠拢。  相似文献   

20.
普兰查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劳动的社会分工之间的关系时,对民族、空间、时间问题的阐释更新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本质的理论分析,力图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重新指向对空间和时间的一种唯物主义阐释。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低估了民族问题。领土(空间)和传统(时间)在资本主义中具有崭新的意义。空间-时间母体特点的改变与劳动的社会分工的实质性变化有关,特别是与国家结构的实体性的变化有关,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权力实践变化有关。空间-时间母体的基础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劳动的社会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