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业的合法性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在推动经济变革与创新中的作用,逐渐成为政策和理论研究关注的热点。在以往以经济学假设为主要基础的相关研究中,创业研究中的这种"非社会化的"经济学假设实际上极大地忽略了创业活动的社会嵌入性,忽略了创新价值的社会决定因素。创业机会在构成新事业产生和成长的前提的同时所引发的合法性问题又造成了新事业的生存缺陷,正是这种内在矛盾揭示了创业机会在合法性问题上的悖论性质。本文着重讨论了以合法性为代表的制度因素对于新经济活动和新组织的生存和成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在特定制度安排和制度压力下,创新或创业活动的制度选择和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湖南和广西乡村旅游景点的376位农民创业者的调查,,从双元创业学习视角探讨了互联网嵌入对其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互联网嵌入对农民创业者的探索式创业学习、利用式创业学习和创业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探索式创业学习和利用式创业学习均在互联网嵌入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3)相较于“低探索-低利用”创业学习一致,在“高探索-高利用”创业学习一致的情况下,农民创业者的创业绩效更高;相较于“高探索-低利用”创业学习不一致,在“低探索-高利用”创业学习不一致的情况下,农民创业者的创业绩效更高;探索式创业学习与利用式创业学习越一致,农民创业者的创业绩效越高;(4)创业努力分别正向调节互联网嵌入与探索式创业学习、利用式创业学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进入缺陷”理论和制度理论,构建了创业团队声誉、组织合法性与创业融资绩效的理论模型,对216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探索创业团队声誉对创业融资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创业团队声誉正向影响创业融资绩效;创业团队声誉与组织合法性具有显著正向关系;组织合法性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融资绩效,且组织合法性在创业团队声誉与创业融资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研究有助于探索“新进入缺陷”背景下影响创业融资绩效的因素,新创企业通过建立良好的创业团队声誉来提高组织合法性,达到提高创业融资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关系的资源与企业资源获取行为的创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润生  李垣 《预测》2003,22(2):33-37,68
资源获取机制被一些资源基础充学者视为企业创造经济租的主要机制,并认为:这种创租机制在某种资源实际被获取之前就发挥作用了。本文针对这种观点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关系的资源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资源获取行为的类别、对象、范围和过程,指出目标资源的相关信息的获取是一个连续性的行为,它在企业实际获取目标资源的前后一直在发生,它对目标资源的潜在创租能力的开发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字平台赋能的创业受到业界关注,但创业者如何借助数字平台突破创业机会资源双重约束尚未得到揭示。本文从平台赋能与价值共创的整合视角,结合机会资源一体化开发理论,选取基于小米数字平台的4家创业企业为主分析单元做嵌入式多案例研究。研究发现:在需求识别阶段,创业者借助数字平台的知识赋能与数据赋能,促进与创业服务商的价值共创,实现机会资源一体化识别,突破机会资源识别约束;在产品开发阶段,借助数字平台技术赋能与供应链赋能,促进与技术开发商与供应商的价值共创,实现机会资源一体化利用,突破机会资源利用约束;在市场推广阶段,借助数字平台品牌赋能与渠道赋能,促进与用户及渠道商的价值共创,实现机会资源一体化拓展,突破机会资源拓展约束。本文揭示了数字平台创业突破机会资源双重约束提升创业绩效的过程“黑箱”,丰富数字情境下的创业理论。  相似文献   

6.
公司创业与战略管理的耦合研究已成为创业与战略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公司创业注重机会开发过程,试图通过寻找和利用机会创新创造,这种微观活动必然会与战略管理发生关联.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机会与战略的交叉融合研究却显得十分匮乏.针对这一现状,首次尝试利用战略管理中不同学派的核心思想去解释公司创业中的机会开发过程,并提出认知、资源与机会的关系模型,学习在其中起到支撑作用;在此理论基础上,引出“战略意图”这一核心概念,从而完美融合了机会与战略,最终成功凝练出机会开发与战略管理的耦合模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创业研究已经拓展了创业的概念,即从狭义的理解(创立新企业)引申到包括那些使现存组织更具价值创造能力的活动,创业者的概念也随之扩展到企业内部所有具有创造力的人.因此,在创业研究中应该关注创业者的主观创造力.除了人力资源之外,成功的创业活动也需要其他资源.提出一个主观创业理论视角下的创业模型,同时考虑创业活动中所需要的创业者的主观性和资源两个要素,突出创业判断在创业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以数字经济推动区域创新创业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劲抓手。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降低交易成本,畅通要素流动,抑制资源错配,推动区域创新创业;(3)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南方城市、一般级别城市和较低水平创新创业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更强劲的推动作用,需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对南北方城市创新创业造成的进一步分化。  相似文献   

9.
创业学习研究领域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宁  王重鸣 《科研管理》2005,26(6):94-98,72
创业研究目前呈现多学科多层次的局面。创业研究逐步从静态走向动态,由分析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组织或创业环境的静态特征或简单匹配,走向了创业过程的深入探讨中来。创业学习(entrepreneurial learning)研究无疑是这种趋势下出现的创业研究新领域。本文在分析现有创业学习文献的基础上,提出(1)创业学习研究应该突破个体微观层次的局限,强调组织层或中观层面的研究;(2)中观层面的创业学习研究应该建立在Alvarez的创业公司理论以及竞争优势学说基础上。最后,本文对未来组织层面的创业学习研究的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创业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学习是近年来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创新视角,基于这一视角,提出了创业过程的组织学习模型,探讨了创业机会的概念、创业过程的主体以及发展特征,并且针对实践中的创业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蒋小仙 《科研管理》2022,43(5):44-50
本文旨在通过探索创业活动的中介作用打开社会保障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黑箱”,破解“社会保障之谜”。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构建了社会保障、创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运用2009—2016年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失业保障对生存型创业具有负向影响,但对机会型创业具有正向影响;养老保障对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都具有正向影响;(2)生存型创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影响,而机会型创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3)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在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且在技术和资本禀赋由低及高的区域中,社会保障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本文为解开“社会保障之谜”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政府营造有利于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转变的社会保障制度环境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孙永波  丁沂昕  王楠 《科研管理》2021,42(2):130-137
资源拼凑解释了创业者在资源约束的情境下如何将看似无关联的手头资源组合成有价值的资源,并进一步驱动创业者对机会的认知。然而,对两者之间的路径对接机制缺少关注。本文从组织学习视角出发,利用不同组织学习方式推进资源拼凑和创业机会认知的关系研究。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解析了资源拼凑和组织学习所涉及的关键构念;构建了创业认知过程的两阶段理论模型,包括机会发现阶段和构建阶段;构建了资源拼凑与机会认知阶段对接的机制框架,解释了组织学习如何桥接两者的路径。在总结研究贡献的同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韩莹 《科学学研究》2020,38(8):1436-1443
创业拼凑对于突破初创企业创建和成长中的资源约束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拼凑过程与新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尤其是从网络关系视角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因此,基于创业拼凑理论和创新网络理论,构建了创业拼凑对新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利用310家众创空间中的初创企业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初创企业的创业拼凑可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强网络关系在创业拼凑对其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但弱网络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除此之外,探索式组织学习在其中起到了调节作用。研究从实践角度剖析了初创企业创业拼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所得结论对提升我国初创企业的创新绩效以及众创空间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知识的形式化表征到创业知识的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倪宁  杨玉红 《科学学研究》2011,29(4):557-564
 创业知识作为创业研究中的重要概念缺乏严谨的界定,这给相关理论的探讨和实证测量都带来困难。通过文献加演绎的方法,研究创业知识是什么以及与非创业知识有什么区别。首先,根据相关文献归纳出一般性知识所具的三个二阶认知属性,分别是功用指向性、主观介入精度和派生秩级。然后,依据三个属性给出知识的形式化表达方法,即将知识表征为嵌套了信心矩阵的命题矩阵。最后,结合三个属性和现有文献观点,对创业知识的特征进行推演。创业知识是不同于创租潜力知识的策略性知识,其功能指向于如何配置创租潜力知识;创业知识的主观信心赋值和主观介入精度决定了创业知识的实践对象选择;派生秩级影响着创业知识能否有效转移。此外,创业知识与非创租潜力知识间的关系以及文章结论的意义和局限得到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澳门创业活动水平与创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萧志泳  高建 《科学学研究》2009,27(4):563-568
 澳门创业活动水平研究主要是探索澳门地区的创业活动的总体特征,分析澳门创业活动水平的因素,从而促进澳门地区的创业激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创业活动及创业效率是国家及城市经济活力的源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长期的和潜在的,深入有序地研究及了解地区的创业活动及创业效率有助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澳门近年经济腾飞,2007年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率为27.3%。良好的经济发展实在是澳门特区的一个令人鼓舞的奇迹。在经济急速的发展过程中,被较多研究忽略的澳门创业活动的水平与其它国内城市的差异如何?这些问题正是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制度转型的关键时期,创业活动也需要转型,提高创新型创业比例,优化创业结构,提升创业质量。众创空间是在中国情境下出现的一类新型创业生态系统,不仅能够促进创新型创业,而且有助于观察和总结创新型创业大量产生背后的机制和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创业转型和经济转型。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其演进过程是结构与功能不断复杂化的自组织过程。目前对复杂系统的研究已由静态均衡分析转变为动态演进分析,相应地,研究方法也由原有的系统论转变为自组织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耗散理论构建了一个创业生态系统的两阶段演进模型,展现了众创空间的形成和演进路径,更重要的是能够据此有意识地优化众创空间的结构与功能,促进其发展,使众创空间这一物理空间真正成为一个自组织和自增益的创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众创空间是我国实施“双创”战略的重要载体,提高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是推进“双创”战略的现实需要。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考虑众创空间创新创业系统的关联特征,构建了两阶段混联网络DEA模型测度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然后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寻效率提升路径。结果表明:我国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整体效率全国均值仅为0.584,且至少75%的地区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整体效率在0.7以下,我国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分阶段来看,招商引资阶段、创业团队孵化培育阶段和企业孵化培育阶段效率均值分别为0.708、0.773和0.818;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活动各阶段的效率均受政府财政补贴、市场化水平、区域众创空间规模以及创新创业运营成本这4个条件的协同影响,并且这4个条件的不同组态构成了8条效率提升路径,并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市场驱动型”和“政府驱动型”两类模式。招商引资阶段适合“市场驱动型”提升路径,创业团队培育孵化阶段适合“政府驱动型”提升路径,而企业孵化培育阶段兼顾了“市场驱动型”和“政府驱动型”两类提升路径。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准确把握我国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水平,也能够为提升我国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提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高技术企业群体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可归纳为“六化”,即资本股份化、技术创新化、管理科学化、融资多元化、产业规模化、经济国际化。中关村崛起时,其创业者主要是探索如何创建一个企业;进行“二次创业”的企业家,则已经对企业的发展积累了许多规律性的认识,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有了更强的前瞻性。提出“二次创业”的企业,都在自觉地探索企业自身  相似文献   

19.
公益创业是近年来在全球兴起的全新创业理念,是追求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并重的创业活动。较之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公益创业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温州社会生态系统中有着孕育和发展公益创业的土壤和环境。以“社会责任”为联结纽带,温州公益创业的主体主要包括温州市政府、民间公益组织、温州高校和社会企业等。当前,温州的公益创业生态系统还处于发育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复杂环境,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大胆创新,有利的外部环境加上系统内部诸要素的良性互动,才能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成熟的公益创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学术创业的涌现是大学基础研究向工业技术领域扩张的必然结果,现已成为发达国家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然而,现有研究普遍将学术创业实验室端的技术学习视为技术学习的全部,未能绘制学术创业技术学习的内在机制和总廓。文章通过对学术创业的技术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学术创业的技术学习系统由实验室端的“干中学”学习子系统和用户端的“用中学”学习子系统构成,两个子系统各不相同、互为补充且互不替代,共同构成循环反馈的创新迭代机制;并且,学术创业团队主导并管控“用中学”子系统将有效提高创新迭代效率,政府有目标、有组织的供给新技术场景有力推进学术创业团队打通自主创新链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