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汉语语汇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言语汇的发展变化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时期,尤其是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它的发展变化更是迅猛。新时期汉语语汇的发展变化便是一个明证。其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一些应时词语迅速消退,新词语大量涌现,一些旧词语重新起用,固有词语增加新义,缩略词语大量出现,组合流行语应运而生。语汇的发展变化与语汇的规范是矛盾的统一,如何规范大发展大变化时期的语汇是摆在我们面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
感悟和积累语言只是学习语言的开端 ,最终目的是把书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情境之中。如何帮助学生内化范文语言、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呢 ?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   1 词语运用性训练———  学生感悟、积累了词语 ,为运用作好充分的“储备”。但是 ,如果教师不积极加以指导 ,使之经常使用 ,这些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词语 ,充其量也只能是“似曾相识”的消极语汇 ,不能够成为学生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熟练使用的积极语汇。加强运用词语的训练 ,使学生在感悟、积累词语的同时 ,把记忆在自己头脑中潜在的消极…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的普及,不知不觉中,“顶”“沙发”等新生词汇就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甚至一些字母、数字、标点等特殊语汇,如“FT”、“ID”、“94”、“88”、“:)”等,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生词汇,很多人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会因此受影响,并认为它们是对传统语言的破坏、颠覆。不过,也有很多专家认为,这些新生词语是汉语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汉语的丰富。  相似文献   

4.
《庚子西狩丛谈》是一部根据口述记录成书的见闻实录。因其“耳入而笔出”的特点,所以在语言上很有特色。其一是口语化特别强,保留了很多当时的语汇和方言土语;其二是书中有一些在清代开始使用的新词,也有一些在清代产生了新义的词语,这些新词新义对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的要素,社会生活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会在语汇中得到反映,每当新事物、新理念走进我们生活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新词语出现。近年来,社会生活的节奏在加快,人们求快、求大、求新的意识都在增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不仅要说得准确,还要说得鲜明、生动、形象、文明、有新意;很多新词语不仅能表现词语意义上的细微差别,还追求词语色彩的多样性,因此新程度副词“爆”、“超”、“巨”、“特”等就应运而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人教社王贺玲老师在《小学语文的语言训练及其改革》一文中提出:“学习语言要体现模仿———变化———创造的过程。”“这个步骤是小学阶段行之有效的语言学习过程,应当引起重视。”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促使课文丰富多彩的词句融入学生的语汇、阅读中,我们应从情节分析中跳出来,把注意力转移到研究课文活生生的语言上来。笔者以《海底世界》为例,谈谈自身的粗浅认识。一、模仿这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骤,也是语言的吸收过程。积累词语、学习句式、模拟章法以及触及的语言材料,都在语言学习的模仿之列。1.积累词语。请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相似文献   

7.
正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语言的变化最先体现在词汇的变化上。马来西亚华语是多姿多彩的,表现在词汇方面是产生了大量的特有词语。本文列举了一些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经过分析,发现这些词语借自汉语方言、马来语、英语和其他民族的词语,体现了马来西亚华语的多元性。同时,马来西亚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发展所催生的大量新词语,更丰富了马来西亚华语语汇,体现了马来  相似文献   

8.
鲁迅著作不仅以内容的博大精深、笔触的幽然犀利而遐迩闻名,而且以语言的丰富隽永著称于世。鲁迅一贯主张“博采口语”,“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同时又注意从我国古代以及外国语言中吸取有用的成分。因此,鲁迅作品既有新鲜活泼的群众口语跃然纸上,又有生动凝炼的古语词、外来词活跃其间,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鲁迅先生对我国古代白话文献素有研究,从禅宗语录到小说词曲,他都广搜博览,谙熟于心,因此一旦挥毫,古代白话词语自然涌诸笔端。所谓古白话,是指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与文言相对待的古代书面汉语。它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渊源。古白话中许多语汇至今仍活在口语和书而语中。作为一代宗师的鲁迅在继承古白话的传统。丰富现代汉语语汇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研究鲁迅对古代白话词语的运用,既可看出鲁迅在这方面所作的贡献,又能从中探索某些语汇发展变化的踪迹,而加深对一些语言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紧密联系报刊新闻语言和社会语言的实际,从新词语的涌现、术语的跨度移用、港台词语进入共同语、缩略词语的不断产生,在语法上发生的变化,以及俚俗闲适语言风格的形成、引用或仿拟式标题的流行、板块语汇的横向互动等8个方面,论述了世纪之交报刊语言在词汇、语法和修辞语用上的变化趋向.对报刊语言变化的成因,以及这些变化对社会语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报刊语言某些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界对“语言的建筑材料”的称名并不一致,主要有称“词汇”、称“语汇”、分称“词汇”和“语汇”等不同的称谓。比较而言。对“语言的建筑材料”的称名。称“语汇”还是比称“词汇”、分称“词汇”和“语汇”等相对更科学一些。“语汇”具有特定的内涵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紧密联系报刊新闻语言和社会语言的实际,从新词语的涌现,术语的跨度移用,港台词语进入共同语,缩略词语的不断产生,在语法上发生的变化,以及俚俗闲话语言风格的形成,引用或仿拟式标题的流行,板块语汇的横向互动等8个方面,论述了世纪之交报刊语言在词汇,语法和修辞语用上的变化趋向。对报刊语言变化的成因,以及这变化对社会语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报刊语言某些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语言既有相对稳定性,又会有变化。旧的词语会逐渐消亡。新的词语会陆续产生。有一些词语,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因理解上的问题而“误用”,最终“以讹传讹”,成了“正果”,原有的用法反而被“冷落”一旁。  相似文献   

13.
王博 《作文与考试》2023,(30):42-43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作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自源古典语言,记录并传承了悠久而博大的中华文明。从先秦一路走来,汉语词汇在兼收并蓄中不断变化发展,丰富了中国人的表达与交流。其中,不乏本上词语“社稷”“牺牲”等,外来词语“咖啡(coffee)”“逻辑(logic)”等;也有随时代变化产生一些新造词“高富帅”“菜鸟”等;伴随国际化进程和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有些中学语文教师经常抱怨说,中学生文言文水平提高很慢,教师出力不少,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文言实词的教学上.应当承认,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最大障碍是文言实词.吕叔湘同志在《语言的演变》一文中指出:“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语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这种变化,给现代人阅读文言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文言虚词数量有限,学生还比较容易掌  相似文献   

15.
引言任何一种语言的基本语汇都有有一些表示人体器官及构成成分名称的词,如“头、手、足、血、肉、骨”等等。这类词表现的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事物和概念,无论哪个民族,哪个时期都离不开它。如果说基本语汇是语言中语汇的核心,那么,这类人体名称词则属于基本语汇的核心部分.这类词具有基本语汇的典型特点,不但使用广泛,使用频率高,而且构成新词语的能力非常强。最初它们仅仅表示人体器官或成份的名称,意义单一,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逐渐产生变化,不仅衍生出丰富的语义,而且滋生出一大批包含人体名称的新词和习语。英语…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五册教材“开始有步骤地安排读写训练重点”的 总体设计,这两组的训练重点是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运用词语。把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作为读写训练的第一个重点项目,是非常有见地的。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一种语言的学习与掌握,总是从词语的学习和积累开始的,衡量对一种语言的掌握水平。也是以掌握这种语言的词汇的多寡和熟练程度为重要标志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词语是进行阅读与写作的重要基础,从书面语言的学习中积累大量规范化的语汇,又是矫正口语中方言土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语言的基本语汇都有有一些表示人体器官及构成成分名称的词,如“头、手、足、血、肉、骨”等等。这类词表现的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事物扣概念,无论哪个民族,哪个时期都离不开它。如果说基本语汇是语言中语汇的核心,那幺,这类人体名称词别属于基本语汇的核心部分.这类词具有基本语汇的典型特点,不但使用广泛,使用频率高,而且构成新词语的能力非常强。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有些词语在两个不同的语境中会表现出彼此矛盾、相互对立的意义,因此被称为“双面”词语。熟悉下列“双面”词语有利于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语汇,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探究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如何息息相关,这就是语言学的新领域,也就是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的领域.我们在这种研究中,即从语言现象的发展和变化中,能够看到社会生活的某些奥秘.”各种语言的语汇中都有禁忌语、委婉语和吉祥语.禁忌语与社会现象“塔布”(禁忌)息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有些词语在两个不同的语境中会表现出彼此矛盾、相互对立的意义,因此被称为“双面”词语。熟悉下列“双面”词语,有利于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