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论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价值与功能不可或缺的条件.社会转型下,政府一元主体治理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难以使学校体育现代化价值与功能最大化.建立政府主导下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多元主体联动治理是合理的选择.政府是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治理的权威主体;学校是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治理的直接主体;家长是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治理的利益主体,社区、社团、媒体等是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治理的关联主体.  相似文献   

2.
以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综合哲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等知识,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方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教育与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中各自的优势,为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社区体育是新兴的体育组织,二者在全民健身运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学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两者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来解决它们各自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与关键、城市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与拓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多学科理论,采用综合方法,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与拓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现有的体育资源难以满足社区成员体育健身之需求.破解社区群众体育健身难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与拓展不仅满足了学校体育教育和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满足学生和社区居民个性化体育锻炼及体育教育的需求,对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互补、协调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社区体育具有教育性功能的角度出发,将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置于体育教育大体系中来探讨它们的发展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在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并提出一些对策,希望能为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与社区体育相比较,学校体育具有教学条件良好、师资力量雄厚、体育设施完善、科研成果丰富等多方面的优势。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的身体锻炼和体育教育与研究,不仅能加快社区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时对构建和谐社区、促进社区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也有重要作用。行动研究是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研究的好方法,其要点一是必须得到政府有关部门或体育协会的大力支持;二是最好借助于社区体育活动队完成行动研究;三是体育教师必须与体育科研人员和社区体育活动队队长很好合作;四是体育教师要尽量深入到社区体育锻炼人员中去;五是实验研究与个案研究并重;六是注意研究的动态性;七是加强与卫生工作的协调配合;八是加强与文娱活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儿童和青少年良好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形成,都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综合教育影响的结果,中国体育的发展需要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内涵与意义出发,分析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发展对策。结果表明: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结构变化;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促使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功能的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8.
试论学校在开展社区体育中的优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校在开展社区体育中具有良好的场地设施优势,人才集团优势和教育功能优势。以多种形式的社区体育组织为龙头,带动整个社区体育的发展,是学校开发利用自身优势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把学校潜在优势挖掘出来,从而最终达到服务于全民健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岳进 《体育科技》2011,32(1):77-78,90
搜集资料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就七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以学校为依托,社区体育发展的相关研究;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关系的探讨;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如何资源共享的研究;高校建立社区俱乐部和学区体育模式的相关研究;个别省市有关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探讨;国外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共同发展现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和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体育在学校教育和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愈来愈突出和重要,教育和社会现代化,呼唤学校体育的现代化。学校体育现代化要求我们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突出“育人”本质,制定体育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能力和未来需要相联系,教师角色必须从过去的权威者向现在的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转变,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场地器材应不断向多功能、高科技、人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是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健康促进"理论提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新理念。研究立足于学校体育作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重要途径这一根本,学校体育内容要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要以学校体育为主导。首先,学校体育应树立生命教育,加强对学生生命教育的理念;其次,学校体育教育要成为承载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途径;再次,应倡导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与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也要与时俱进,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将体育教育向科学化、生活化、个性化方向调整,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体系,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并加强终身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熊文 《体育学刊》2021,(2):13-20
体育作为中高考必考科目及中考主科化的改革取向存在诸多理论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为将体育考试(项目)与体育、健康等直接或过多关联,以及忽略体育中高考与受教育权、人才培养-社会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1)体育考试(项目)与体育某种意义相分离,并可能导致学校体育的异化。这主要缘于学校体育相关人文、素养等体育本质和属性并非体育考试所能体现,体育考试的个体-体能化、量化等取向将对学校体育实质造成消解和异化。(2)体育考试(项目)与健康很大程度相分离,并可能悖离健康机理。(3)体育作为中高考必考科目及中考主科化将对受教育权和教育公平构成挑战。其核心问题为学生的受教育权不能因为某些非基本运动能力的不足而受到影响。(4)体育作为中高考必考科目及中考主科化将对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和社会价值体系形成冲击。以上问题很大程度具有结构性、基本性,难以从操作层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推动着现有体育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社会化及现代化发展,其必将成为高中体育教育中一种有效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对足球教学CAI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探索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CAI课件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论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体育的50年启示表明,素质教育现代化是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又一次变革和飞跃,是学校体育深化和发展的方向.它跳出了原有的思想模式,形成新思想的坐标,是对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一种矫正,是现代教育对学校体育目的科学的表述.  相似文献   

16.
于晓东 《体育科研》2007,28(4):88-91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展体能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也是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应当充分发挥不同体育课程形态的作用,遵循体能发展的规律与原理,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村中学课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受应试教育影响依然严重,体育课不同程度地存在被挤占现象;教师接受培训次数较少,师生比例过大,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偏大;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等严重不足。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充实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加大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培训力度,加强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切实提高体育教师各方面的待遇;通过增加体育经费、完善场地器材、优化教学方法等来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国家及地方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通知及意见,大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生命哲学的视阈思考新时代学校体育中的生命教育问题.结论:塑造生命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逻辑主线;人的生命存在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生命教育;尊重生命规律,回归生命本原,建构完满与整全的人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本源回归的意义所在.新时代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与目标层次存在不清及人们的一些模糊认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学校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过程目标及其价值取向。指出学校体育所追求的体育价值必须要与学校教育价值相统一,学校体育必须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服务。要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关键在于更新教育观念,实现从体育运动教育向身体教育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20.
对英国、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和日本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几个国家中学体育健康课程内容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以学习领域来划分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视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内容;体育课程的内容呈现弹性和选择性,适应个别差异;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重视终身体育的内容,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对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改革的启示:适应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的需要;注重学校体育主体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增进学生的健康,重视体育与健康的有机统一,加强体育健康知识教育;形式上应呈现多样化、弹性化和乡土化;反映终身体育目标的要求,注重竞技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统一;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领域应给出达到内容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样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