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与《民法通则》中关于监护制度的规定相比较,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典草案》征求意见稿从几个方面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但仍存在一些缺陷,使得设立监护制度的目的难以实现。本文通过对《民法典草案》中监护制度所存缺陷的分析,提出了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变更体例;扩大被监护人的范围;增设遗嘱指定监护制度;明确规定监护人的权利;明确规定各机关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陈奕欣 《学周刊C版》2019,(19):187-187
学校对在校学生承担的为保护职责而非监护职责。《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下简称《办法》)的出台,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与监护责任不因为其监护人的不在场而自然而然地移转给学校,但监护人可以通过委托的方式将监护职责转移给学校。本文现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解析。  相似文献   

3.
浅析监护制度中被监护人的权利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法通则》确定的监护制度 ,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和未来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监护制度改革 ,要从保障被监护人的权利出发 ,吸取监护方面的先进理念 ,借鉴国外监护制度的改革成功的实践。特别是要根据我国新出台的宪法修正案 ,并结合近年来我国在监护方面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对被监护人权利保障的紧迫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研究 ,以推动我国监护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个案:某小学学生刘强(12周岁),下课期间,在攀爬篮球架时,由于左手抓空,从一米多高的篮球架跌落,造成左手骨折,花去医药费六千多元。家长提出要学校承担一半医疗费,学校拒绝支付,受害人起诉至法院。未成年学生(中小学生)与学校的关系问题,随着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伤害事故的增多,被社会各界尤其是校方所关注,曾一度争论不休。究竟学校对未成年学生是否承担监护责任呢?对此应做全面分析。一、学校并非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而是监护人受托人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监护制度,《民法通则》第…  相似文献   

5.
监护是民事法律的重要制度之一。澳门的监护制度规定于《澳门民法典》中,该法典继承和反映了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传统和思想,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它对被监护人、监护人、监护设立程序、监护内容等方面的规定有值得借鉴之处,从中可以认识内地监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向,以推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家庭与法     
我的儿子与前妻离婚后,孙子由我儿子直接抚养。儿子重新结婚后不幸去世,请问,我的孙子的监护权应该归谁?杭州王女士王女士: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同意的。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民法通则〉若干意见》第二十一条规定,夫妻离婚后,与子女…  相似文献   

7.
学校安全事故及纠纷的发生常常会引发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谁是学生的监护人?近年来,未成年学生在校伤害事件中,学校是否是在校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是否承担监护责任,已经成了判断学校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承担多大责任的焦点问题,甚至在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也没有定论。然而,舆论和公众则倾向于学校理所当然地具有监护人的身份,甚至教师也认为学校和教师自己是学生的监护人。这种认识是否符合法律的本意而又合情合理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监护制度是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和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其实质是对民事行为能力残缺的补充。监护制度创立于1986年的《民法通则》中,虽对我国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保护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民法通则》内容过于简单、抽象,监护制度存在着不少缺陷,这既不利于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为了更好的实现监护制度的目的,文章分析了我国监护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监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备受关注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终于出台。《意见》规定,性侵害、出卖未成年人等7种严重情形可以撤销监护人资格。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撤销监护权的规定已经有了很多年,但是这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将从《意见》实施开始。这使得公众对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意见》的有效落实充满期待和好奇。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观念倾向于将子女视为父母的"私产",父母管教和责罚子女天经地义,即使有虐待情形,外人也无权剥夺父母权利。但最近频频曝出的未成年人被残害事件,也让这一传统观念广受诟病。就在上周,河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监护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我国1986年问世的<民法通则>内容过于简单、抽象,监护制度亦存在着不少缺陷,这既不利于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为了更好的实现监护制度的目的,笔者针对这些弊端,就我国监护制度的完善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监护是对特殊民事主体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的监督与保护。监护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它通过不同法律部门的规定,对特定的民事主体进行民事行为能力补充,监督、保护其人身、财产利益及其他合法权益。我国的监护立法采取的是广义的监护立法方式,即不区分亲权和监护,统一用监护称呼之,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我国立法将监护责任的归责原则由单一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引向多元的区别主义的归责原则体系,即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监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对监护制度的完善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家庭关系的稳定和对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人身与财产权利的保障的课题.我国现行监护制度在监护的性质问题上存在着非常模糊的认识,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检讨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现行成年监护制度的合理性勿庸置疑,但与国外立法相比,仍存在着诸多的欠缺与不足。因此,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完善我国的成年监护制度,使其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监护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它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权益保障的最基本规定。但我国现行监护制度的概念界定、制度设计、监护人权利义务的规范及监护监督机制的设立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为更好地保障被监护人的权益,必须尽快完善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的权利能力的实现因民事行为能力之不足而受到影响,未成年人缺乏对自身行为的社会后果和法律意义的正确认识,可能实施不法行为而给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因此,对其监护人的民事责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我国的监护制度立法对在校期间的未成年人保护仍存在着很大缺陷,有待我国民法典能将监护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质疑"学校监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学校监护责任”问题存在许多模糊认识。对未成年学生在学校发生的伤害事故,许多人认为学校应无条件赔偿损失,承担无过错责任即监护责任。学生在校是其监护人适时适当的一种“监护脱手”,是一种特殊的监护形式,不构成监护关系转移给了学校。学校不是未成年学生的“委托监护人”,只有在有过错的前提下对事故承担适当的赔偿责任,而判断学校过错不能随意化。建议制订《学校法》以弥补教育法、民法监护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学生在校发生损害的民事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校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不负监护之责,而是负教育和管理的责任。未成年学生损害发生在学校保护范围内是学校承担其民事责任的前提。学校承担未成年学生在校发生损害的民事责任除了主要适应归责原则之外,还应适应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不履行监护职责的父母的监护资格。但是相关立法没有明确规定申请的有关人员和有关单位的范围,致使上述规定难以操作。考察域外司法,既有设立专门机构主动提起撤销父母监护程序的模式,也有赋予检察机关履行上述职责的模式。综合考虑行政成本和现阶段国情,笔者建议不妨先试行由检察机关担当我国撤销父母监护制度的提起主体。  相似文献   

19.
伴随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急救技术的发展脑损害者的存活率得到了提升,社会上植物人数量大幅增长。植物人具备民事权利主体资格却失去意识能力。我国现有的民事监护立法并未涵盖植物人监护问题,实践中有关植物人的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陷入无法可依的窘迫境地。完善植物人监护,应将植物人监护纳入成年监护范围内;尊重植物人的自我决定权,引入意定监护制度,并强化国家公权力在监护监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监护监督制度检讨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护监督制度旨在于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和谐与有序。指出我国现行监护监督制度尚存在理念落后等诸多缺陷,未来的民法典应借鉴吸收被监护人最佳利益原则以及世界各国的监护监督制度文明等,并对我国监护监督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