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传统思维方式是历史文化发展形成的,同时也制约着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文章主要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视角下,针对传统武术发力的原理,结合宋氏形意拳与陈氏太极拳技术动作的特点进行剖析,得知两者打击力量的获得不单单是依靠肢体部分,而是身体整体部分的参与。可以发现,不论是武术套路的形成,还是武术套路的训练以及竞赛,无不受着整体思维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长拳与太极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在武术套路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流派繁多,百家争鸣,套路的归类也是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拳术有内家与外家之分,其中太极拳和长拳分别为这两家的代表项目,也是最为流行的套路。尤其是太极拳,近几年的发展更是有目共睹,不仅重新编排了五种不同的竞赛套路,并且专门设制了太极拳比赛大会,标志着套路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亦标志着这二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形意拳动作"发劲"的特点,从物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虽然太极拳以转动为主,而形意拳以直线运动(平动)为主,这仅是表像区别,但其内在本质是相同的。两者打击力量的获得,绝对不是依靠肢体部分进攻的运动,而是身体整体部分的参与。因此,不论是武术套路的形成,还是武术套路的训练等无不受传统文化整体思维观的影响。当下借助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进一步认识武术、指导武术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和西方的文化不同,中国文化属于精英文化、归纳文化。那些蕴含在套路动作背后的内涵.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生活阅历是很难体会到的。所以我认为,太极拳的普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那些从老祖宗那儿传下来的传统套路.普及起来就会更难,因为它的哲理性太强了。我觉得太极拳依靠学校教育等方式进行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不大。太极拳不应该属于赛场。  相似文献   

5.
周家和 《武当》2005,(11):12-13
太极推手是一项由两人进行的徒手对抗性运动。由于它不按固定的套路,而是因人因势灵活地运用太极拳招式、手法进行无伤害的攻防技击竞技比赛。所以不但要求运动员具有深厚的功力,大无畏的勇气.更要有灵活的头脑,积极的思维。太极拳的动与静、刚与柔、虚与实、蓄与发、开与合、呼与吸、攻与守、粘与走、意与力、内与外等等阴阳关系,对太极拳推手极为重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太极拳十大关系,学  相似文献   

6.
试论简化太极拳教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化太极拳,不仅要注意方式方法,更要重视发挥学生智力优势的作用,实践证明,这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提高掌握太极拳套路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与本质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揭示武术套路内涵的传统文化价值,从武术套路传统思维和本质特点入手,研究分析了武术套路传统思维的方式、内容与本质特点,提出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主要有形象性思维和关联性思维两种方式。形象性思维赋予武术套路表演艺术化、技术系统化、动作形象化的特点;关联性思维使武术套路技法多变、动作规格完整与严谨。武术套路传统思维的本质特点是注重具体现象、实用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8.
张凯 《武当》2023,(10):94-96
本文以太极拳为例,探讨了武术套路的起源与发展。通过文献分析和资料调研,总结了太极拳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套路的演化和变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发现,太极拳套路的演化和发展与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密切相关,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对武术文化和现代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目的:探讨武术套路的起源与发展,以太极拳为例,分析其演化和发展历程,总结其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为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天绪 《武当》2012,(1):12-14
一、上时曲蓄落时长(一)目的习练太极拳不应囿于某家某派或某某套路,而应细细品味和感悟太极拳的真髓和要义。太极拳所要向人们传达的不只是某招某式,她首先要给人的是思想的启迪。向人们昭示的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给人们灌输的是一种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力制大力的理念。所以,练太极拳以及学习太极拳推手时,要刻刻留心的应是太极拳的根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它们是  相似文献   

10.
1.要先练好一种流派的太极拳,再练其他。有公园的太极拳辅导站里,众多太极拳爱好者跟着辅导员听着音乐打太极拳,而且是一个套路接着一个套路地练,简化24式太极拳、48式太极拳、杨式竞赛套路、吴式竞赛套路、陈式竞赛套路、孙式竞赛套路、32式太极剑等等,整个练完也差不多一小时了,满头大汗。我个人认为这只仅仅达到了锻炼身体的要求,而要想练好太极拳是绝对不能这样的。虽然各种流派太极拳的拳理相通,但每个流派太极拳的特点不同,练习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在没有系统地掌握好一种流派的太极拳之前,每天每个流派的太极拳不断重复地打下来,一定会打成四不像的。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优秀拳种,蕴涵着丰富的东方文化哲理。和式太极拳是和兆元在继承陈清平拳架的基础上创造的"带理架"太极拳,历经数代传人的发展,已成为太极拳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不仅具有"理技相合"与"耍拳"的理论特色;而且体现出和顺中平、轻柔圆活的技术特点。文章在阐述和式太极拳概貌的基础上,进而对太极拳的理论研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因其博大而受世人的仰慕,又因其精深而受人们的求索。但是,随着时代发展,“语境”的变迁,以儒、道、佛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不再容易被人们理解。太极拳是一种拳术,更是一种动作化的语言,本文选择太极拳论中部分拳诀,进行分析与解读,旨在使人生哲学不再玄妙,传统文化不再抽象,同时,帮助人们通过修炼太极拳,去感触人生哲学,去体悟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探索传统的散打比赛上座率低的问题,通过对比得出能更好发展比赛的途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比法和专家咨询法.研究认为传统武术散打比赛可以改变下规则与运营方式,通过改变来提高比赛的上座率.研究总结:本文用对比法提出散打比赛发展的三种方向,并提出可能给武术散打比赛提高上座率的建议,希望改变散打比赛现在的状况,给散打比赛带来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孔子学院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有着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使命担当。太极拳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有着和合共生的理念追求,蕴含着中国哲学朴素的辩证思想,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的内在需求和务实发展的项目选择,也是实现中外文化距离冲突有效管理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15.
传统武术技击在建国后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一系列因素促使传统武术体现出更多的演练性而非实用性。因此,通过打造《武林风》"百姓擂台"这一国内首个传统武术搏击擂台,将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发展、推广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观看"百姓擂台",我们也可看出目前武术发展的一大困境,即传统武术技击与时代脱节的严峻现实。  相似文献   

16.
武术内家拳与道教同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家拳拳理的核心思想即道教的"道"的核心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习练或研究内家拳,最重要的目的是修身养性,领悟经典传承。道教内丹之学,源远流长,其养生观是一个注重有机整体的体系,是科学的养生观;内家拳的拳理体现出许多道教内丹养生思想的生命观和修持观,其精髓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其技击是本质特征,尽管进入近代以后,武术的技术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技击应该始终是武术发展的价值前提,现代散打是中国传统武功经过提炼和改造后,以擂台比赛为形式的一种现代体育竞赛项目。而传统打法和散打肯定是有区别的,在提倡挖掘抢救传统武术的今天,探讨武术传统打法就有着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柔道、太极推手的相关资料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结果发现柔道与太极推手有着"同源不同流"的渊源。本文从劲力与技法、思想、"对手的文化"角度论述了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论证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中华武术自身的视角分析其发展的现状。认为"技击本质"之争、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之争以及外来拳术的冲击是中华武术当前发展所处的境状,针对这一现状探讨中华武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为中华武术的深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女子拳击运动是一项对抗性极强的运动。为了保护女子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根据女子生理特征和拳击运动项 目的特点,对所选材料进行力学测试,经过对女子拳击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的调查后,设计研制出女子拳击护具,现已被 全国比赛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